所有时间内24小时内三天内一周内一月内一年内最近更新
景德镇学院教务处
景德镇学院坐落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闻名的千年瓷都——江西省景德镇市,是一所公办多科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确立了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走特色化、差异化、国际化发展之路,确定了把学院建成一所合格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学院占地面积1006.2亩,校舍建筑面积28.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8.6万平方米。纸质图书100余万册,有中外文期刊1200种,电子图书21万种,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678万元。有实验实训中心12个,共117个实验室,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8个。学院现有在校生10300余人,教职工622人,其中专任教师46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228人(其中教授77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257人(其中博士23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和省级人选、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级艺术大师、省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46人。学院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了以文学、理学为基础,以工学为主干,以艺术设计和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了一批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现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2个、省级高校首届双语教学示范课程5门,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建设提升项目2个,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6项。近几年来,学生参加省级及以上竞赛获奖163项,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电脑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等重要比赛中屡创佳绩。学院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机制,加强平台和科研团队建设,提升学术科研水平。学院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江西省特色资源植物重点实验室获批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组建项目;江西省陶瓷旅游产品研发设计基地项目获批江西省科技厅第二批江西省软科学培育研究基地;女性现代陶艺创新研究中心获批江西省文化厅重点研究基地。依托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分别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梅花草属系统学研究、中国亚热带地区三种古老植物比较谱系地理学研究。参与中国科学院大科学装置开放研究项目依托种质资源库的植物DNA条形码研究,主持梅花草属(Parnassia L.)的分子条形码专项。获批了基于物联网的分布式城市环境监测系统研究产学研项目和华木莲群体基因组学研究科学前沿项目两个重大项目。承担景德镇区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重大专项,编制景德镇市现代农业十三五规划、浮梁县休闲农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和生态旅游景观设计等;学院依托景德镇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陶瓷文化艺术研究中心、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为平台,开展陶瓷文化研究和艺术创作,取得了一批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近五年来,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383篇,其中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408篇,被SCI、EI、ISTP等收录论文67篇;课题立项23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省级课题立项166项;出版专著、教材共109部;获得省、市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3项。办学40年来,学院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6万余人,成为景德镇及周边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景德镇市中小学中,80%以上的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由学校培养。学校还培养了一大批陶瓷艺术领域的高级人才,其中国家级大师20余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90余名。学院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兴校的指导思想,本着自强不息,泽土惠民的校训精神,围绕建设一所合格的、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地方本科院校目标,团结一致,艰苦奋斗,凝心聚力,共图大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状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等光荣称号。
www.jdzu.jx.cn/jwc - 2019-12-20 - 收藏安财教务处系统
安徽财经大学是一所以经、管、法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招生、就业的多学科性高等财经院校,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大学。学校于1959年5月始建于安徽合肥,时名为安徽财贸学院。1961年迁址素有珍珠城美誉的淮河流域中心城市蚌埠,校址设在交通路。1983年,校本部迁至龙湖西校区,先后隶属于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商业部、国内贸易部。2000年2月,国务院决定,安徽财贸学院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政府管理为主。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安徽财经大学;同年9月,学校迁入龙湖东校区。学校现有交通路校区、龙湖西校区、龙湖东校区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983450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7969.46万元,图书藏量211.48万册,各类中、外文期刊1700余种。学校现设有12个学院,1个教学部,29个校级研究机构;62个本科专业,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4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8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活动中心,8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6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0门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视频公开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1403人,其中专任教师99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53人,硕士博士化率达83.8%。在校普通本科生21783人,硕士研究生1732人。自2010年起,学校进入一本招生,2016年一本生源比例达97.19%,录取分数线在省属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体育设施及实行公寓化管理的学生公寓,学习条件良好,生活环境优雅,先后荣获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安徽省高校学生公寓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食堂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荣获全国百佳食堂称号。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选派教师赴日本、美国、意大利、德国、法国、加拿大、英国、奥地利、瑞士、丹麦、罗马尼亚、匈牙利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进修、访问、攻读学位,积极推动与国内外院校之间的交流。先后与美、英、澳、日、韩等国家高校建立校际关系,共同开展留学生教育和2+2、3+1、3+2等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近年来,学校始终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紧密结合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充分发挥财经类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研究人员主动融入服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学科项目建设,为解决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供销合作系统等行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提供基础研究和理论支撑。学校自主编撰的《安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安徽省县域经济竞争力报告》和《安徽省贸易发展研究报告》影响力日益明显,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从更新教育理念入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秉承诚信博学,知行统一的校训精神,汲取传统商业文化的精髓,承接徽商文化和淮河文化的底蕴,顺应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把安徽财经大学建设成为经济、管理类学科优势突出,在同类院校中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jwc.aufe.edu.cn - 2019-12-20 - 收藏翰林学院教务处
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始建于2002年3月,2005年5月被教育部批准为独立学院。2010年9月,学院移址素有文昌水秀,祥泰之州之誉的苏中历史名城泰州市办学,坐落在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为首家进驻中国医药城的全日制本科院校,也是全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独立学院之一。多年来,学院建设了一支以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师为骨干,专任教师为基础的专兼结合、高素质、高水平的优秀师资队伍,聘请了在中国医药城工作的全国千人计划14位高级专家为特聘教授。学院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人才,积极探索和创新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狠抓内涵建设,努力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结构,逐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内部运行规范高效,形成了体现时代特征、医药特色、校城融合、重应用能力的人才培养格局。学院现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学、护理学、应用心理、中药学、药学、生物制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中药资源与开发、药事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15个本科专业,具有相关专业独立的学士学位授予权、高校教师资格认定权和高校教师中级职称自评权。学院秉承南京中医药大学治学严谨,继承创新的优良传统,依托母体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注重质量,稳步发展,具有优良的办学条件。校园依湖而建,建筑新颖、环境优美、景色怡人。校内各项教学、实验及生活设施先进齐全,是莘莘学子理想的学习深造场所。母体大学一大批实习实践基地及泰州国家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边数百家企事业单位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实习、产学研结合的场所,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学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加强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在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着力培养其开拓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科技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形成了翰林情新生文化节、翰林韵大学生艺术节、翰林人大学生风采系列大赛及康健泰州志愿者服务等一批品牌活动。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励和支持大学生勤奋学习,掌握过硬本领,学院设立了较高比例的奖学、助学基金,另有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资金等,帮助贫困学生克服经济困难,完成学业。学院立足泰州办学,确立了以人为本、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人才培养为中心,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和谐校园建设为保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全院师生将凝心聚力,励精图治,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办学规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质量适应区域经济和泰州中国医药城产业发展的新型独立学院。
jwc.hlxy.edu.cn - 2019-12-20 - 收藏北京工业大学教务处
北京工业大学校本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平乐园100号,东临东四环南路,南抵左安东路,西邻西大望路,北望平乐园小区;另有三地分校区。学校占地面积90.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6.43万平方米。北京工业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创建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1981年成为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12月学校通过国家211工程预审,正式跨入国家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大学的行列。学校共有31个教学科研机构:机械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学院、信息学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应用数理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教学部、激光工程研究院、固体微结构与性能研究所、循环经济研究院、高等教育研究所、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城市交通学院、实验学院、樊恭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北京科学与工程计算研究院、北京古月新材料研究院、北京智慧城市研究院、北京知识产权学院/研究院、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京津冀绿色发展研究院。目前学校已覆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哲学、教育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3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及工程硕士、工商管理、建筑学、应用统计、工程管理、社会工作、公共管理、艺术硕士、教育硕士、城市规划等10种专业学位类别,19个工程硕士培养领域;62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培育基地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行业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2015年成立北京未来网络科技高精尖创新中心。截至2016年12月底,在职教职工总数2960人,其中专任教师1680人。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中国工程院院士8名,北京市战略科学家、欧洲科学院院士1名,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1名,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简称千人计划)入选者15名,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简称万人计划) 入选者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11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名。截至2016年4月底,学校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00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130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3900余人,留学生1000余人。建校56年来,北京工业大学已为北京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培养了13万余名毕业生(硕士、博士研究生24000余人),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发挥着骨干作用。北京工业大学已经成为北京市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成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科技创新与研究开发的重要力量,成为展现北京市属高校发展建设成果的示范窗口。励精图治铸就辉煌历史,奋楫直行谱写时代新篇。北京工业大学将继续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立足北京,服务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宗旨,科学谋划学校未来的发展蓝图,落实《北京工业大学十三五发展建设规划》,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和开放办学三大战略,基本实现从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的战略转变。学校将继续秉承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校训,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育人质量的提高,努力将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undergrad.bjut.edu.cn - 2019-12-20 - 收藏湖大教务处
湖南大学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校区位于湘江之滨、岳麓山下,享有千年学府,百年名校之誉。她不仅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现任党委书记蒋昌忠教授,校长段献忠教授。学校办学起源于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 创建的岳麓书院,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变迁,始终保持着文化教育的连续性。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定名湖南大学,1937年成为国民政府教育部十余所国立大学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李达为新中国第一任湖南大学校长,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学校曾先后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和湖南工学院,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原称。1963年起隶属国家机械工业部,1978年列为全国重点大学,1998年调整为教育部直属高校。2000年,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南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继承和发扬传道济民、爱国务实、经世致用、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积淀了以校训实事求是、敢为人先、校风博学、睿思、勤勉、致知为核心的湖大精神,形成了基础扎实、思维活跃、适应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培养特色。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大批高级专门人才,许多毕业生成长为著名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和优秀的党政管理人才,师生中先后有34人当选为学部委员和两院院士,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居在湘高校第一,并稳居部属高校第一方阵。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3个学院,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2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3个专业学位授权,建有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 2 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5个。学校现有教职工近4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00余人,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院士8人(含双聘院士),千人计划53人,万人计划学者13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青年学者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3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创新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4人,湖南省百人计划学者64人,湖南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人,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8个,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5000余人,其中本科生20000余人,研究生15000余人。设有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教学基地、国家理科(化学)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教学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拥有7个国家级教学团队、6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6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卓越计划国家级试点专业、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获得国家精品课程25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近五年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近1400项,其中包括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大赛一等奖、 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冠军、美国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美国SAE方程式赛车新秀奖、中国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冠军等。第十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获得"理论设计与操作"团体赛总分第一名,并获得唯一特等奖。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我校代表队获得全国一等奖。2016年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三项。在国际上,有本科学生获得了有全球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德国IF国际设计大奖(iF Design Award)和全球设计界公认最高奖项的德国红点设计大奖(Red Dot Award);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获得金奖等。学校设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与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科工局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5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4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4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工程实验室、4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3个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15个湖南省省级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学校目前参与组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牵头建设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近十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近8000余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4项、国家专利金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奖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7项,二等奖24项,湖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36项、二等奖60项,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1项,二等奖24项,三等奖30项。学校还建设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在长沙高新区麓谷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建立了56个高水平校地企产学研平台,与32 个省(市,自治区)和上千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学校运营管理的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是国家设立的第三家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现已为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企事业等近数百家用户单位提供高性能计算、云计算及大数据处理服务。目前,学校已与世界上16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聘请的长短期外国专家达300多人次,全年招收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留学生,以及港澳台学生1000余人。与韩国湖南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成为湖南省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高校。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53.19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593万平方米。拥有藏书690余万册,其中中外文数字资源本地镜像128TB。全网支持下一代互联网IPV6,万兆骨干地面有线网已覆盖所有的教学楼、办公楼和学生公寓,无线校园网已覆盖南北校区教学区,校园网联网计算机达3万多台,出口带宽6.7G,结合移动技术实现多渠道的信息化教学、管理及服务,数字化校园建设成绩显著。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大学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充分肯定,刘少奇、华国锋、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朱镕基、温家宝、李克强等领导同志来到学校视察,留下了湘楚人才的摇篮惟楚有才,今斯更盛千年学府,百年名校等赞誉。麓山巍巍,湘水泱泱,宏开学府,济济沧沧;承朱张之绪,取欧美之长……历经千年沧桑的湖南大学,将继承和发扬岳麓书院优秀的教育和文化传统,遵循现代大学办学规律,重点突破,整体提升,改革创新,强化特色,为创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jwc.hnu.cn - 2019-12-20 - 收藏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
西南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首批211工程特色985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研究型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成都。学校创建于1896年,前身为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Imperial Chinese Railway College),是中国第一所工程高等学府,中国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矿冶工程高等教育的发祥地,交通大学最早两大源头之一,以唐山交大唐院之名享誉中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毛泽东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建校以来,学校先后定名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中国交通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等。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学校部分系科调入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兄弟院校,1964年根据中央建设大三线精神内迁四川,1972年更名西南交通大学,1989年迁成都。现有九里、犀浦、峨眉三个校区,占地5000余亩,犀浦校区为主校区。在121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坚守大学使命、服务国家社会,逐渐形成了竢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严谨治学、严格要求的双严传统和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的校训,培养和造就了以茅以升、竺可桢、林同炎、黄万里、刘大中等为代表30余万栋梁英才,师生中产生了3位两弹一星元勋、24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和59位海内外院士,改革开放以来轨道交通领域产生的9位院士有8位出自我校。邓小平同志给予学校高度评价:这所学校出了不少人才。学校以工见长,形成了工、理、文、生四大学科群,设有25个学院/系,1个中外合作办学学院、2家附属医院(成都军区总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个异地研究生院(青岛研究生院、唐山研究生院),拥有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车辆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等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电气工程、物理学、建筑学等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理论经济学、数学等3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等1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交通运输工程学科位居全国第一,材料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学校建有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筹)、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等11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32个省部级科研基地,构建起了世界轨道交通领域最完备的学科体系、人才体系和科研体系,围绕高速铁路、磁浮交通,新型城轨、真空管道超高速(1000+)、超级高铁等领域大力开展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构建了以世界公认的沈氏理论和翟孙模型为标志的铁路大系统动力学基础研究体系,科技成果三次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在轨道交通领域获得的国家科技奖励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第一,为中国轨道交通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还在国防科技、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以及物理科学、人文社科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4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国家千人计划16人、国家万人计划7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长江学者2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教育部和科技部创新团队9个。此外,还聘请了42位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以及5名诺贝尔奖获得者担任兼职(名誉)教授。学校构建起了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四维一体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有全日制本科生28836人、硕士研究生15863人、博士研究生2093人,茅以升图书馆藏书400万册。拥有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9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位居全国第九。有国家级精品课程3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学校实施本科生大类培养,建有茅以升学院(唐臣书院)、竺可桢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 同美国康奈尔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57个国家和地区的190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成立西南交大-利兹学院。美国西北大学本硕4+1、中法4+4本科双学位等留学、游学、访学项目涵盖全部年级。作为中国政府指定高校,与印度铁道部合作援建印度铁道大学。有2个国家外专创新引智基地,办有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Biosurface and Biotrib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 Transportation》。学校坚持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美国通用电气、中国中车、中国神华、中国中铁等深入合作。与成都市共建世界一流大学,打造环交大智慧城,助力成都建设世界轨道交通之都。学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作为副组长单位对口支援建设西藏大学,对口精准扶贫马尔康市、峨边县。设有上海研究院、深圳研究院、天府新区研究院等8个产业研究院和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科技—孵化—产业互助成果转化模式,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誉为科技领域的小岗村实验。竢实扬华,交通天下。今日之西南交通大学,正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主动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努力建设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一流大学,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矢志奋斗!
dean.swjtu.edu.cn - 2019-12-20 - 收藏西工大教务处
西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西工大)坐落于陕西西安,是我国唯一一所以同时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工程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大学,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工大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1960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七五、八五均被国务院列为重点建设的全国15所大学之一,是全国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1995年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是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高校等荣誉称号和表彰奖励。学校秉承公诚勇毅校训,弘扬三实一新(基础扎实、工作踏实、作风朴实、开拓创新)校风,扎根西部、献身国防,历史上书写了新中国多个第一,今天在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上续写新的辉煌。学校办学资源富集,学科特色鲜明。现有学生26000余名,教职工3700余人,拥有友谊与长安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100亩,设有16个专业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教育实验学院,拥有65个本科专业,32个硕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120个硕士点,22个博士学位一级授权学科、71个博士点,17个博士后流动站。其中,化学、工程、材料、物理等4个学科群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前1%,材料学科进入世界排名前1‰,形成了以三航学科群为引领,3M(材料、机电、力学)学科群、3C(计算机、通信、控制)学科群、理科学科群和人文社科学科群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学校坚持引培并重,打造人才高地。实施从青年教师到杰出学科带头人全过程的翱翔人才工程,构建青年教师成长支持体系,建设层级合理的人才梯队。完善准长聘机制,激发人才活力。打造优质中小幼服务,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设立校内人才特区、海外工作特区,形成高端人才聚集的环境和效应。学校现有两院院士(含外聘)26 人、千人计划入选者21人、长江学者3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973首席科学家7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教育部创新团队7个、国防创新团队8个。学校立德树人,精心育才。以学生为根、以育人为本、以学者为要、以学术为魂、以责任为重的办学理念深植人心,着力培养基础扎实、专业能力强、有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历史上,铸造、航空宇航制造工程、飞行力学、航空发动机、水中兵器、火箭发动机等6个学科的全国第一位工学博士由我校培养。在我校为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输送的18万多名高级科技人才中,有24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和48位将军,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师昌绪、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吴自良等45位两院院士及清华大学原校长高景德、天津大学原校长史绍熙等教育家,还有6位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等科技先锋和龙湖地产董事长吴亚军等商界精英。在航空领域,一半以上的重大型号总师、副总师为我校校友。中国航空工业成立60周年纪念表彰了10位航空报国特等金奖,6位西工大校友获此殊荣;航天领域有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等200多位校友担任集团公司、院所、企业党政领导干部及副总师以上职务;航海领域同样有大批的杰出校友活跃在船舶工业、水中兵器行业的重要管理岗位与核心技术岗位上。大批西工大学子成为行业精英、国之栋梁,在人才培养领域形成了独有的西工大现象。近年来,学校积极推动教学模式改革,逐渐形成了以本科生翱翔英才计划追梦班、研究生精英人才计划翼鲲班卓研班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等为特色的拔尖领军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加强教育研究,教学成果丰硕。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欧盟QB50项目(注: 欧盟大气层探测计划)亚洲区唯一发起单位与亚洲区总协调单位,建有该项目亚洲区最大卫星测控地面站。在每四年评选一次、代表全国教育教学最高荣誉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屡获佳绩:2009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8项,居全国高校第7名;2014年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居全国高校第6名。一大批优秀学生代表学校站上了国内外诸多重要赛事的领奖台,学校在微小卫星、航空航天模型、海洋航行器竞赛、机器人足球、舞蹈机器人、MEMS传感器、数学建模、模拟联合国等方面成绩名列国内高校前茅。2016年,学校斩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3项;翱翔系列微小卫星获第二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冠军,并与太阳能Wi-Fi无人机项目同获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在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中国机器人大赛、国际大学生ICAN创新创业大赛中国总决赛等比赛中,学校均名列榜首。学校科研能力强,科技贡献大。学校充分发挥三航特色优势,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技前沿,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历史上,全国第一架小型无人机、第一台地效飞行器、第一型50公斤级水下无人智能航行器和第一台航空机载计算机均诞生在我校。现建有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防科技创新中心,3个国家地方联合创新平台,6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十二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百亿元,进入全国高校前十。在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学校重点参与了大飞机、载人航天与探月等10个重大专项的论证及科研攻关,深度参与了两机专项论证,参与了神舟系列飞船研制,是为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作出贡献单位的两所高校之一。学校开我国无人机研制之先河,实现了我国第一个无人机技术与整条生产线出口,拥有我国唯一的无人机特种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无人机系统国家工程中心。60周年国庆阅兵中,无人机方队全部3个型号、10架飞机均由我校研制生产,目前正在筹建我国第一家无人机专用试验测试中心,全面推进无人机科研与产业发展。西工大两次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联合褒奖,均是全国唯一高校。近十年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3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12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学校加快成果转化,推进军民融合。在鼓励潜心研究学问、专注教书育人的同时,产学研融合发展,与军工集团公司牵手共建平台,与在陕军工厂所合作共赢,与西安高新区共建西工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园、与陕西省科技厅共建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与陕西省网信办共建陕西省网络创新研究院、与陕西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搭建四主体一联合研发平台。学校教师以知识产权入股组建的鑫垚、铂力特等公司,在增材制造(3D打印)、陶瓷复合材料、高性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通用飞机、智能水下航行器等领域,已经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中坚力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源头,逐步形成了行之有效、效而有果的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西工大模式和军民融合的西工大路径。学校海纳百川,对外开放。通过以学生国际化培养为核心的翱翔四海计划、以教师国际化为核心的国际化办学能力提升工程、以国际学术声誉提升为核心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提升工程和以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国际化培养模式教育改革试点项目,积极探索国际合作办学的多种模式。创建了中外学生同堂授课、同卷考试、同室科研、同班活动的本硕博贯通培养国际化人才本土教育模式的国际班。先后与149所海外高校建立亲密合作关系。2014年,在国家主席习近平与比利时首相共同见证下,学校与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VUB)签署合作协议;2016年,西北工业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获教育部正式批准,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担任中俄工科大学联盟2016-2017年度轮值主席单位、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2016年度轮值主席。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200余位国际著名专家、学者受聘为学校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其中有9位外国专家荣获国家友谊奖,获奖人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工信部及陕西高校首位。同时,学校公派留学生人数总数位居985高校前列。风劲帆满海天阔,三航领军铸华章。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新长征路上,西北工业大学将努力扎根中国大地,着力提升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防科技工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推动世界科技进步的能力,坚守使命,改革创新,凝心聚力,追求卓越,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昂扬的姿态,更加开放的胸怀,更加扎实的工作,为早日建成学科特色鲜明,在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具有重大影响的世界一流大学再谱新章!
jiaowu.nwpu.edu.cn - 2019-12-20 - 收藏南阳师范教务处
南阳师范学院是河南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已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并顺利招生。2014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6年被省教育厅遴选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地,也是科圣张衡和医圣张仲景的故里。校区坐落于南阳卧龙岗上,紧邻驰名中外的诸葛武候祠景区。北眺独山秀峰,南揽白河胜景,书香墨韵与青山白水相得益彰,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修身治学的理想场所。学校占地1875亩,现有校舍面积7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2.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80余万册。学校下设22个学院,与韩国全州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以及美国、瑞典、芬兰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合作办学,开展本专科、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互换、教师访学进修、科学研究等多形式、宽领域的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郑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科招商集团、中科博阳有限公司、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公司等国内著名院校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有包括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在内的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学校现有66个本科专业,具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精品(资源)课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教学团队等教学质量品牌,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学校建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以及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中原曲艺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汉史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15个。河南省社科院南阳分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南阳玉文化研究院、南阳智慧城市研究院也落户我校。学校逐渐成为豫西南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地、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学校强力推动人才兴校战略,启动了引进海内外杰出人才计划,面向海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15人。教师中有教授128人,副教授36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004人,其中博士342人。拥有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管专家、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20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高层次专家为核心,以教授、博士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强校工程,2013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102项,其中连续三年在全国600余所新升本科院校中名列第一。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国家旅游局、国家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省部级项目近400项。先后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科技进步奖等640多项。授权专利300多件,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并被《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1000余篇。学校主办的《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均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工程,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的长效机制,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原则,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卧龙学子人才培养品牌享誉中原。学生在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大赛中频获殊荣,学生考研成绩突出,深得社会好评。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招生—培养—就业—创业一体化的教育管理模式,率先在全国开展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积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介,是劳动部最早授予的全国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基地,也是全国本科院校中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指导工作室建设试点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立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卧龙众创空间获批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南阳分市场在我校挂牌。重职业意识训练,重职业技能培训,重就业创业市场建设已成为我校的显著特色,被《中国教育报》称誉为给大学生一把就业的金钥匙。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0%。2016年学校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和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我校长期开展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环保志愿服务项目荣获2016年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项目,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召开的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座谈会上,我校党委书记黄荣杰应邀参会领奖并做大会发言。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务公开示范单位河南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学生宿舍食堂评比第一名河南省高校德育评估第一名河南省属本科高校行风评议第一名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根据《中国大学评价》2007年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校跨入全国发展最快大学行列。在2010年度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学)校大型调查评选中,学校荣获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荣誉称号并受到表彰。2011入选河南高校综合实力20强,2012年入选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2013年被评为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本科院校。2014年被评为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之一。2015年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学校遵循博大、厚重、睿智的大学精神,弘扬博学求是、笃行自强的校训,秉承勤勉严谨,和谐进取的校风,肩负大学使命和社会重托,立足南阳、服务中原、面向全国,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育人的高地、人才集聚的高地、创新的高地、服务的高地,力争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德才并具、通专兼备的创造性人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全体南阳师院人正在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学校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双轮驱动特色引领、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借势跨越三大发展战略,为早日实现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而阔步前进!
jpkc.nynu.edu.cn - 2019-12-20 - 收藏吉艺艺术学院教务处
吉林艺术学院萌生于1946年创办的东北大学鲁迅文艺学院。1948年东北大学成立音乐科,后东北大学更名为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科改为音乐系。1958年在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基础上,组建吉林艺术专科学校。此后,陆续合并了吉林省文化干部学校、吉林省艺术学校、吉林省歌舞剧院附设的音乐舞蹈学校、吉林市艺术学校、长春电影制片厂附属长春电影学院等五所各具特色的艺术院校,形成了培养多种艺术人才的综合性办学格局。1978年升格为大学,改称吉林艺术学院。2000年吉林省戏曲学校并入吉林艺术学院。学院身处长春市得天独厚的城市中心繁华地带,拥有表演、造型、综合、城市艺术四个校区,设有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戏剧影视学院、舞蹈学院、新媒体学院、动漫学院、艺术教育学院、艺术管理学院、流行音乐学院、戏曲学院、城市艺术学院等13个本科教学单位。拥有全日制在校生8178人,其中本科生7295人,专科生53人,硕士研究生830人。学院培养人才的摇篮,传承文化的基地,艺术创新的源泉、引导审美的窗口的办学功能日益彰显。学院秉承传统,弘扬优势,坚持以独具特色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为主轴,以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和创新型艺术人才培育工程为两翼,不断完善项目带动教学,科研深化教学,展演促进教学,实践检验教学的教学机制,努力培养高素质艺术人才。目前学院拥有41个本科专业,基本涵盖了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内的各个艺术类专业,其中音乐学、艺术设计、表演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绘画、音乐表演、视觉传达设计、表演为吉林省品牌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等6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12门省级精品课程、36门省级优秀课程;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教育实践基地,1个省级吉剧人才培养基地。学院拥有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均为吉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其中音乐与舞蹈学、设计学为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拥有艺术、风景园林、新闻与传播3个专业硕士点,1个国家级基地(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1个吉林省社会科学重点领域研究基地(吉林省艺术研究中心),2个吉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吉林省设计艺术研究中心、吉林省艺术理论研究中心),1个吉林省重点实验室(数字媒体与动画技术重点实验室),2个吉林省重大需求协同创新中心(长白山文化产业与艺术创作协同创新中心、互联网+下的艺术创意与设计服务协同创新中心),1个吉林省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3D艺术实验工程研究中心)。学院艺术类学科专业整体建设水平在省内居领先地位,国家级特色专业数、省级重中之重学科数均位居国内同类艺术院校前列。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员工659人,其中专任教师481人,副教授以上教师207人,聘有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00余人。在这些教师中有3人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人为省高级专家,3人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人为长白山技能名师,8人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5人为省级教学名师,5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省级创新团队,他们在为学院培养人才的同时,先后获得了一大批国家和省级艺术大奖:两次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中国音乐界最高奖——金钟奖金奖、全国美展金奖、桃李杯舞蹈大赛金奖,6次获中国戏剧奖(小品小戏奖4次,校园戏剧奖2次),首届中国好声音冠军,中国油画展艺术奖第一名、中国动画金猴奖、CCTV服装大赛金奖、国际拉赫玛尼诺夫大赛最佳歌剧演唱奖,获省级政府奖励34项(吉林省教学成果奖、长白山文艺奖、吉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等)。学院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在这悠久的历史艺术殿堂中,有一大批著名的艺术家、教育家工作生活在这里:董清才、王恩显、吕金藻、姚涌、尚德义、甘柏林、韩冈觉、刘尚焜、徐光荣、王庆淮、潘素、靳之林、王丙召、孙天牧、李守仁、胡悌麟、英若识、李巍、傅植桂、周仲元、王福龄、仲佩茹、陈鸿英、徐风、杨村夫、郭溥澜等,他们为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建院以来,学院为国家培养了众多优秀的艺术家和知名学者,其中代表性的有中国国家交响乐团首席刘云志、著名作曲家唐建平、中央民族乐团琵琶首席赵聪、中国青年交响乐团首席大提琴董瑶;著名画家贾涤非、亚洲博鳌论坛整体视觉设计者张梦、舞蹈家王晓燕,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毕铭鑫,著名青年作家金仁顺,著名影视演员张凯丽、侯天来、丁海峰、闫学晶、杨童舒、张晓龙、王韦智等,还有一批文化与艺术事业的管理者,如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国家大剧院副院长杨静茂、星海音乐学院院长唐永葆等,他们为繁荣当代文化艺术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艺术教育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韩国、日本、新加坡、台湾地区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3所著名艺术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连续举办教育部俄罗斯艺术大师班、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长春国际陶艺作品展,被教育部确定我院为全国唯一的中俄高校艺术交流基地,并于2012年牵头成立了中俄艺术高校联盟。目前学院已与英国约克大学、诺森比亚大学开展了2+2、3+1的学生联合培养项目,并邀请众多的国际高水平艺术家来我院演出、工作,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与交流机会,进一步拓宽了学院艺术教育的视野,提升了学院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学院积极主动服务社会和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组织牵头人民大会堂吉林厅设计、国庆五十周年和六十周年吉林彩车设计制作,上海世博会吉林馆主题陈述方案策划与设计和宣传片制作;承办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第六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开闭幕式、全国第十二届冬运会的视觉形象设计,中国长春国际钢琴艺术节、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展、全国艺术纤维展等;参与东博会、汽博会、农博会、国际电影节、国际动漫节等所有重大展会,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反响,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好评。学院注重繁荣社会文化生活,营造浓厚的艺术氛围。学院在服务社会、开放办学的理念指导下,不断推动艺术走进社会、走进大众、走进生活。尤其是近些年来,学院以学院艺术节和大学生校园文化艺术节为载体,结合高雅文化进社区和百校美育工程两项品牌社会实践活动,每年不间断地举办音乐会、设计作品展、绘画展、话剧小品、舞蹈专场等活动近千余场,免费接待社会群众5万余人次,受到了社会群众的热烈欢迎和广泛赞誉。其中的百校美育工程活动,已经连续开展了近20年,范围广及长春、吉林、通化、辽源、四平、白城、松原、白山、伊通等十几个市、县。因此,多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七十年的栉风沐雨,七十年的辉煌征程,今天的吉林艺术学院正秉承博学、求真、至善、尽美的校训,发扬尊重艺术个性,完善社会人格的艺术教育理念,朝着充满生机活力、特色鲜明、面向世界、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的宏伟目标不断迈进。
jiaowu.jlart.edu.cn - 2019-12-20 - 收藏天津商业大学教务处
天津商业大学的前身是天津商学院,由国家商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于1980年创建。1998年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7年更名为天津商业大学。学校以建设商科特色鲜明、对接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大学为目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位于天津市北辰区光荣道409号,总占地面积1410余亩,建筑面积52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8亿元。图书馆现有中外文藏书207万余册,期刊杂志1394余种,中外文数据库 79个,电子图书390万册。学校在校生近2.2万人,设置有机械工程学院、经济学院、商学院、生物技术与食品科学学院、法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TUC-FIU合作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设计学院、艺术学院、高职与继续教育学院15个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体育教学部3个教学部。现有55个本科专业(方向),68个硕士点,其中一级学科硕士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个。具有港澳台研究生招生资格和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管理学、经济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相互支撑,着力推进冷链物流和现代服务业学科群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商科特色。学校现有5个市级重点学科、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1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天津市高校智库,另建有多个校级研究院、所、中心。学校坚持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商学素养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建立起了教育、实践、指导、支持、服务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平台。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市级精品课16门,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天津市品牌专业、5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金融学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天津市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建有国际酒店管理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国旅游及饭店业优秀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商业大学-烟台冰轮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为天津市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试点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0个,天津市级虚拟仿真教学实验中心1个。近年获市级教学成果奖13项,市级教学名师9人,市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市级教学团队9个。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993名,其中正高级152名,副高级322名;具有博士学位者338名,硕士学位者485名。拥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人、天津市千人计划专家6人、天津市特聘(讲座)讲授1人、天津市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第一层次人选6人、天津市五个一批人才3人、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培养团队1个、天津市高等学校创新团队3个,现有兼职博导19名,合作博导11名。学校坚持国际化发展,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日本、韩国、罗马尼亚、波兰等国家的30多所高校建立了紧密型合作伙伴关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交流。与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澳大利亚查理斯特大学、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等学校开展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酒店管理(中美合作)专业获得2014-2015年中国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竞争力排行榜第一名。学校践行笃学、弘毅、明德、济世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育经世之商才,授致用之术业的办学理念,转型发展,争创一流,深化内涵建设,主动服务于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为建设商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www.tjcu.edu.cn - 2019-12-20 - 收藏
推荐资讯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