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35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35分类目录 » 最近更新 订阅RssFeed

所有时间内24小时内三天内一周内一月内一年内最近更新

  • 黔南师院教务处

    黔南师院教务处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本科层次的民族师范院校,也是贵州省第一所升本的地方高校,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2年。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良好等次;2011年获批成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2012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院校;2013年获建省级院士工作站;2014年加入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并成为教育部20所转型发展案例院校之一。学校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都匀市,校园总占地90.13万㎡,校舍总面积45.52万㎡。学校东偎莲花山,南面剑江河,西临川黔出海黄金通道——贵新高等级公路、厦蓉高速公路和黔桂铁路、贵广快速铁路,北望斗篷山国家级自然风景保护区。学校地势平坦,依山傍水,环境优雅,宁静美丽,是一所集实用性、多功能性、民族性与现代化特色于一体的大学校园。学校以师范性、民族性、地方性、应用型为办学特色,四大特色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开办有研究生、本科、少数民族预科、专科等分层次、分类型教育。学校现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17个二级学院和教学单位,设置7个教育硕士招生专业方向,有51个本科专业,隶属于文学、理学、教育学、法学、经济学、历史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农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亿元。有设施齐全的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天光画室。万兆校园网络已链接Internet和CERNET,满足了教学科研需要。学校建有国家、贵州省各类教学、科研、工程中心平台45个及一批国家级、省级研究基地。黔南民族文化展览馆,被批准为黔南州水书文化研究基地。《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与美国安娜门德斯大学等4所高校开展了加强教育、研究、文化交流合作项目,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广州大学、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等开展了技术援助、人才支持、科研帮扶项目等合作,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与美、英等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大学、科研院所建立了学术交流关系。美国哈佛大学、亚利桑那大学、伊朗德黑兰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著名学府曾多次邀请学院教授前去讲学。学校在英国伦敦大学、中国原子能研究院、华东师大、北京师大、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聘任客座教授来校任教、讲学、考察和进行科研合作。与省内外众多高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并经常选派教师出国进修、讲学和科研合作,提高学校的学术水平。培养了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200余名外国留学生,塑造了良好的办学形象。另外,学校每年选派部分学生到广州大学、台湾台东大学、大叶大学、美国安娜门德斯大学等高校交流学习。学校现有教职工922人,其中专任教师695人,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363人;享受国务院、省、州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9万人,他们在校学习努力,综合素质得到不断提高。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科技、体育和艺术等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大学生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校园学习生活环境,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成为学院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奖励。近三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国际竞赛二等奖一项,国家级奖项278项,省级奖项360项。我校毕业生基本功扎实,敬业精神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就业情况好,就业率高。学校已培养十三届本科毕业生三万多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5%以上,研究生就业率100%。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发展,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崇德博学、敬业创新的校训,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创新发展的精神,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核心竞争力,建设新型民族师范大学。

    jwc1.sgmtu.edu.cn - 2019-12-28 - 收藏
  • 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

    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是1983年10月经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从事本、专科学历教育的正规化、多学科、综合性的公办高等院校。学院自建立以来,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已培养出40,000多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管理人才,成为山东省唯一一所既开展高等学历教育,又培养高、中级国家公务员和全国大型企业领导干部的高等学府。学院占地总面积1304亩,其中新校区占地1100亩,一期建设15.6万平方米,2007年新生开学即可投入使用;学院老校区占地204亩,建筑面积13余万平方米,建有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礼堂、学生餐厅、学生宿舍楼等配套齐全的基础设施。另外,我院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举办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学分互认试点,租用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容纳1460余名学生的教学、行政用房及相关教学设备。学院有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较高标准的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40个。学院现有计算机、电教设备1380多台(套);图书馆藏书56.15万册。此外,校园网等其他设施配套齐全。学院设金融系、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管理工程系、行政管理系、经济贸易系、财务与会计系、基础部、公务员培训部、工商管理培训部、成人教育部等10个教学系、部。目前,我院设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电脑艺术设计、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管理与实务、金融与证券、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法律事务、旅游管理、涉外旅游、市场营销、国际金融、工商企业管理、商务管理、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秘、商务英语、金融保险、公共关系、审计实务、连锁经营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物流管理、商务日语、劳动与社会保障等28个普通专科(高职)专业;其中会计、工商企业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为我院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学分互认试点专业,实行2+2办学模式,列专科(高职)一批招生。同时设有成人本科专业7个,成人专科专业18个。学院建设以管理学、经济学、法学为重点,以文、史、理、工为基础,形成了多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管理学科体系。学院有一支结构合理、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占35.1%;学历结构较为合理,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占60%以上;已有100多名教师承担过本科教学任务。遵照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我院始终坚持把为社会培养大量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干部培训促进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办学水平逐年提高。学院重视科研,不断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组织领导,通过广泛的科学研究,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截至2006年底,累计完成科研成果2042项,出版著作、教材378部;近三年有38项课题获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立项。《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办刊质量逐年提高,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为提高办学层次,学院努力创造条件,与相关普通高校联合开展普通本科、研究生教育,分别在1986年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联合开设了普通大学本科班,1993年与大连理工大学联合开设了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自2001年起与天津财政大学联合开设工商管理在职MBA班。2005年与山东科技大学联合举办普通本科学历教育学分互认试点,取得初步成效。作为省级对外友好交流单位,学院与美国代顿大学、德国巴伐利亚州行政学院、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新莫斯科学院等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在教学、科研、培训、学术交流等方面均有合作。学院还具有先进的高层次的经济管理、政府公务员培训的经验。学院还是山东省成人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干部培训、职工教育先进单位,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十五期间全国第一批高级工商管理培训资格院校之一。2005年在 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我院被评为优秀院校。

    www.sdpc.edu.cn/jgy.asp - 2019-12-28 - 收藏
  • 聊大教务处首页

    聊大教务处首页

    聊城大学坐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聊城市,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2年山东大学堂内设的师范馆。1970年山东师范学院迁至聊城办学,1974年山东师范学院聊城分院建立,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更名为聊城师范学院,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聊城大学。2012年学校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学校拥有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和开展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教育硕士等专业学位培养资格,并与海内外诸多高校合作培养博士学位研究生。传承百年办学传统,独立办学近半个世纪,学校秉承敬业、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发扬崇教、尚学、敦厚、奋进的聊大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20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学校现设25个学院,9个研究院所,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 91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医学等12大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0000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900多人,其中教授226人,副教授654人。现有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海外特聘专家4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获得者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全国师德标兵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高等学校首席专家、齐鲁文化英才等21人,山东省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3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7个。聘请中国科学院吴培亨院士、魏江春院士、石钟慈院士等为学校双聘院士。学校拥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机构1个,山东省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学科1个,山东省重点学科10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2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基地3个,山东省重点新型智库1个,山东省理论工程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山东省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个,山东省高校优势科研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山东省高校优势学科人才团队1个。近年来,获批国家级课题206项,省部级课题387项,120项科研成果分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1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省级重点建设专业2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全国首届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9项。省部级及以上教研教改课题41项,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微软办公软件核心技能世界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华龙舟大赛等各项竞赛活动中,我校学子每年获得奖励5000余人次,其中冠军或一等奖获得者达几百人次。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绩优秀。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与20多个国家及中国港澳台地区的6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开展了包括教师交流、学生交流、合作办学等在内的30多个交流合作项目,常年开展学生交换留学项目。与约旦费城大学合作开办孔子学院。学校占地面积3000亩,校舍面积75.3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亿元。东西校区两个图书馆总面积49500平方米,共有30多个书库和阅览室,阅览座位6000余个,现有纸质藏书241.8万册,中外文期刊1950种,电子图书309万余种,中文电子期刊13000余种,外文电子期刊11179种,各类中外文数据库55个。校园环境优雅,湖光山色,四季常青,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场所。教学相长、学风浓郁,享有学在聊大的美誉。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优秀项目办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示范文学校园中国最美校歌济南军区国防生培养工作特别奖山东省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亮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全力推动学生成长、学者发展、学术增长、学科建设,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

    jwc.lcu.edu.cn - 2019-12-28 - 收藏
  •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务处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务处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是一所于2004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高校本科层次独立学院,由南京师范大学和泰州高教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组建。2015年底成立了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管理委员会,研究和决定学院的重大事项。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博士生导师陈双林教授担任院长、法定代表人,郭宁生同志担任党委书记。经过近13年的砥砺奋进,学院内涵建设不断提升,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成果,成为泰州历史上第一座万人本科大学,先后荣获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和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多次报道我院办学业绩。学院按照《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教育部令第26号)规范办学,位于泰州市高教园区,占地面积1035亩,规划建设教学、办公、活动及生活用房32万㎡,已建成27万多㎡,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江苏省教育厅专家组对学院办学条件的检查。学院培养以文、理、经、管、工、艺和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本科应用型专门人才。设有健全的管理机构,建有13个二级学院(部),有经教育部备案的44个本科专业,普招录取分数稳定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目前在校生1万余名;历届毕业生平均毕业率为99%以上,学位授予率为87%以上,平均就业率为96%以上,已向社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2万多名。师资队伍保障有力。南京师范大学选派具有高级职称或副处级以上职务的教学与管理骨干担任学院领导、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学院聘请了百余名学术界、政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担任学院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专业建设主持人;每学期从江苏省知名高校聘任一大批长期兼课教师,其中高级职称者约占87%。学院实施两个双百行动计划(培养百名博士、百名高级职称人员;聘请百名具有实践经验的兼职教授参与学院教学,培养百名双师型教师),开展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十佳大赛、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评选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标兵科技新秀等,激励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近几年,学院培养博士(含在读)57名、博士后2名,有54位青年教师晋升为副教授,自有教师中共有副教授51人;有7名青年教师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名被评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3名被列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5名被列为泰州市311工程培养对象;青年教师获国家社科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在全国独立学院中罕见;有青年教师参与研究的课题获江苏省第13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是泰州建市以来获得的最高社科奖项;有的青年教师正在成为学科带头人或已经成长为二级学院(部)负责人,有的211工程高校引进我院优秀青年教师;许多教师荣获地区五一劳动奖章及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师德模范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科技工作先进工作者十佳文化新人等称号。办学特色明显,应用型人才培养成果凸显。学院大力实施质量工程发展战略,确立了素质高、基础宽、能力强、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教授走上大一新生讲台、博导走上本科生讲台,名家开设系列学术讲座;着力优化专业结构、改革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构建实践教学平台、加强教学督导、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学院师范教育特色彰显,是全省同类院校中师范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学校,有10个专业可以招收培养师范类学生,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推行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实行4+1跟岗见习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连续4年在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013—2015年我院师范生入职数约占当年江苏省新入职教师数近10%,2014年新入职小学教师人数列全省师范生培养学校首位,2015年新入职教师总数在江苏省24所培养本科师范生学校中排名第6。学院艺术教育和文化产业蒸蒸日上,通过大力加强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教育,精心组织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开拓校园文化建设新载体,大力加强校园人文环境、校内文化设施和校园景观建设,充分发挥大学校园的育人功能,营造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学院师生编排的大型民族歌剧《江姐》得到阎肃等老一辈艺术家的亲切褒奖,多次成功公演并广获赞誉,荣获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学院沐浴京剧大师梅兰芳的荣光,自主编排的舞蹈《梅君吟》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长期开展的新学期第一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和品牌,荣获教育部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奖。积极推进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与法国格勒诺布尔第二大学、德国依尔姆瑙大学、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格林卡音乐学校、英国林肯大学、美国贝佩斯学校、英国提赛德大学以及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与中央音乐学校、中国台湾东吴大学等建立师生培养交流关系。学生管理体系健全。学院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校风正、学风好,为学生学业有成提供充分保障。拥有教师—教务员—辅导员—班主任四位一体的高素质的学生服务管理团队;构建出全员参与、院系联动、阶段培养、全面育人的管理机制,抓好思政教育建设、优良学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管理队伍建设等四大建设,实施就业指导服务、心理咨询服务、勤助贷款服务、安康指导服务等四大服务。建成较为完备的学生工作体系,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价值观念养成进行了合理的成长规划。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硕果累累。在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学生成绩已连续10多次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在英语专业四级、专业八级考试中,学生成绩名列全国独立学校前茅。学生在国内外、省、市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500余项,其中突出的有:国际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六次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二等奖,全国商学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2013年央视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五十强称号等。学生科研论文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和国际SCI收录的期刊上发表。学生钱峰在读大三年级即被阿里巴巴公司提前签约。毕业生中考取硕士研究生、公务员、村官和教师编制的人数连年攀升。大力推行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党建工作出色。学院领导班子一直致力于探求符合独立学院发展路径的现代大学制度,开展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报告会,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教代会、工会、院长书记零距离 等活动构成了民主治校的丰富图景,领导班子、教职工代表、学生代表积极互动;加强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和监督,处理好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外部关系,认真探索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民主管理、政府监督、社会参与、依法办学的现代大学制度。学院以根植泰州、服务泰州为己任,积极在泰州事业发展中挑大梁、作贡献。成立了泰州历史文化研究院、泰州金融研究所,与泰州市共建泰州市歌舞剧院,与中国医药城合作建立医药法研究所,与市人大合作建立泰州市地方立法研究院,加强政产学研合作。学院体育场所设施面向泰州市民开放,师生承担全市部分中小学的体育中考、体质健康考务工作;师生多次承担泰州市大型活动的组织、展演;学生设计的话说泰州旅游宣传动漫等获得泰州市领导和市民的广泛赞誉;教师编著的《泰州历史文化丛书》(4卷)由凤凰出版社出版,作为地方历史文化通史在苏中苏北尚属首例。学院志愿者服务有声有色,获得泰州市百姓好评。每年开展蒲公英计划、一路同行、幸福阳光、青春华章等系列特色志愿服务活动近50项,其中扶苗行动荣获江苏省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项目称号。学院社会影响力和办学声誉大幅提高。学院的发展始终得到中央和省市领导的密切关注和大力支持。2008年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接见全国人大代表、时任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现任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同志时说:依托老校、名校发展教育是一条捷径。希望你们继续努力!谢谢你们!李源潮同志在沈健同志的来信上亲笔批示:希望把南师大和南师大泰州学校办得更出色!2009年8月教育部郝平副部长来我校视察指导,他高度赞扬我校:办得特别好,建得特别好!。经过近13年的办学实践与探索,学院形成了适应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思路和运行机制,为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新的发展时期,学院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按照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办学要求,秉承蕴德论道、励学力行的校训,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深入促进内涵式发展,稳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为创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而不懈奋斗!

    jwc.nnutc.edu.cn - 2019-12-28 - 收藏
  • 长沙医学院教务处管理系统

    长沙医学院教务处管理系统

    长沙医学院是国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二本),由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何彬生教授创办。其前身为湘南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1996年更名为湘南卫生中等专业学校,1999年升格为湘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校本部迁至长沙市,2005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长沙医学院,2011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12月将接受教育部临床专业认证评估。学校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依法治校。坚持千年长医、济世惠民的办学宗旨;坚持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弘扬厚德、博学、储能、求真的治学精神;坚持医学与人文相通,博学与专精兼取,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育思想;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发展战略,全面促进学校科学发展。学校坚持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主要为城乡医疗机构培养高素质医护人才;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观,力求专业学习与人文修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能力为主、素质为重的质量观,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办学条件日益完善,办学实力不断提升。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3万余人,外国留学生数百人。有32个本、专科专业,学科结构以医学为主,医学、文学、工学、理学各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建有临床、护理、中医、生命科学等实验楼群,各类实验室388间,部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已处于国内医学院校先进水平,配备了价值1.3亿元的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现有直属和非直属附属医院19所,实习医院37所,实习床位2万余张。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建设学科、省级示范实验室、省级精品课程、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省级优秀实习基地、省级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和省级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等一大批国家和省级质量工程项目。学校始终坚持引进与培养相结合,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837人,其中教授229人、副教授667人,博士87人、硕士866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9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湖南省优秀教师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手10人、教学奉献奖1人,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课题230项,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7项。一流的师资队伍,完善的办学条件,良好的教学质量,诚信的办学声誉,赢得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认可,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在同类高校中一直名列前茅。多年来,已为国家输送了8万余名高素质的应用型医学卫生人才和其他专业高级人才。学校依法治校,科学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办学单位、中国十佳诚信民办高校、全国学校规范化管理示范单位、全国就业先进院校、湖南省十佳民办学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园林式单位、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十三五规划确定长沙医学院的发展目标和远景规划是:创建一支优秀的教学和医疗团队,积极引进50名高科技研究型人才,在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护理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等专业的国际认证工作和完成附属第一医院创三级甲等建设工作基础上,引进美国医疗技术团队和国内外医疗骨干人才,建设好3000张床位的附属第二医院,推进教学、科研、医疗的深度融合,突出办学特色,打造一流品牌,早日升格为长沙医科大学。

    www.csmu.edu.cn/jwc - 2019-12-28 - 收藏
  • 济南大学教务处成绩查询

    济南大学教务处成绩查询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68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聚向上、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22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学校现设24个学院,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9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5916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34人,其中教授305人,副教授70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4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4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海外特聘专家20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学校建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及研究平台54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含自主培育建设)2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十二五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4个。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5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6个,省级校企共建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5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近年来,主持国家级教研教改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55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研究成果奖75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活动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11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48项、二等奖125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3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347项,省部级项目81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38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66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4799篇,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四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14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济南大学学报》等8种学术期刊。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的74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港澳台地区的13所高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美国南达科他州阿伯丁和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建有孔子学院3所。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藏书及电子文献460万册,中、外文现刊4200余种,电子期刊23000余种。济南大学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所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eadwww.ujn.edu.cn - 2019-12-28 - 收藏
  • 南农大工学院教务处

    南农大工学院教务处

    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校园面积716亩,南临长江,北依秀丽的老山。现有教职工450多人,全日制在读本科生5000多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人,成人教育学生500多人。六十年多来,培养了包括专家、学者、企业家、党政管理等各类人才3万余人。学院由我国最早创办的两个农业工程系——原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两校农业工程系合并、发展而来,是我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发源地之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时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系,同年,在浦口校区成立华东机械化农业学校(1955年更名为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1958年,农业机械化系与江苏省南京农业机械化学校合并成立南京农学院农业机械化分院。1970年,搬迁至镇江,与镇江农业机械学院(现江苏大学)合并。1985年,迁回浦镇原址成立农业工程学院。2000年,更名为工学院。现有农业机械化系/交通与车辆工程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管理工程系、基础课部和培训部等教学单位。设有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交通运输、工业设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工业工程、工程管理、物流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等12个本科专业。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为省级特色专业。《农业机械学》、《汽车拖拉机学》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设有农业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农业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工程硕士(农业工程、机械工程和物流工程领域)和农业推广硕士(农业机械化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长期以来,学院瞄准国家战略目标和社会发展需求,依托农业工程优势学科,在现代农业装备理论与技术、土壤-机器系统、耕种收农业机械设计、拖拉机电液控制技术、设施农业环境模拟与控制、先进制造技术、农村能源等领域开展重点攻关,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瞩目。近五年,承担国家科技支撑、国家863计划等各类项目100多项,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1000多篇,被SCI、EI、ISTP收录300多篇,出版著作、教材近百部。面向未来,按照学校党代会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奋斗目标,学院秉承学校百年办学传统,践行诚朴勤仁校训,发扬艰苦奋斗、务实奋进的优良传统,营造团结融洽、和睦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农业工程学科优势,坚持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农工融合,为建设有特色高水平学院努力奋斗。

    jwc.pk.njau.edu.cn - 2019-12-27 - 收藏
  • 辽宁科技大学教务处主页

    辽宁科技大学教务处主页

    辽宁科技学院坐落在辽宁省本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药都,是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教育部、辽宁省政府、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共建高校。学校的前身是始建于1948年的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1958年升格为本溪钢铁学院,2004年5月,更名为辽宁科技学院。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辽宁省首批10所向应用型转变的本科试点学校,2016年被确定为教育部重点支持的100所向应用型转变高校,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试点院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学校占地87.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6.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7.2万平方米、学生宿舍 7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原值4.0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原值1.67亿元。图书馆藏书96.1万册。现有校内实验室(中心)29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个。学校设有14个二级教学单位,开设以工为主,涵盖工、管、文、艺、教育等五大学科门类的32个本科专业和8个高职专业。有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重点建设专业1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以上特色专业8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校级教学团队13个,校级科研团队10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钢铁冶金学科被列为省级特色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学校现有教职工919人,专任教师62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76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395人。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有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0677人,其中本科生8519人,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一直保持在95%以上,居省属高校前列。面向行业和地方积极开展应用型科学研究,近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86项,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10项,省级以上项目143项,获省、市科技进步奖24项,省级新产品奖1项,省、市哲学与社会科学政府奖74项,共获得授权专利265项,发表学术论文1625篇,其中三大检索论文208篇。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项目156项,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2项。近年来,学校以转型发展为突破口,搭建校企、校政、校校合作的产教融合平台,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技、政务咨询等社会服务。在转型发展重大项目上,取得了全新的突破,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获批国家《本溪市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方案》项目;与中科曙光集团合作办学,共建大数据学院;与美国应用技术教育联盟(GCC-GATE)合作,共建中美应用技术学院。启动服务地方行动计划,面向辽宁省产业发展实际,不断提升协同创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现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3个,省级产业集群窗口服务平台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4个。与本溪市政府全面启动战略合作,依靠学校人才技术优势成立了本溪市大材料应用研究院、本溪市钢铁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本溪市旅游产业发展研究所、本溪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所、本溪市旅游地学学会、本溪市地域民俗研究所、人力资源管理研究所、档案保护技术研究所、药都生态文化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已成为本溪市重要的研究咨询服务基地。与本溪高新区合作,建成了国家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公共实训中心、本溪市生物医药技师工作站、本溪市旅游人才培养基地等社会服务机构。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东北电力集团、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北京神州数码、北京钢铁研究总院、首钢集团公司、宝钢集团公司、鞍钢集团公司、武钢集团公司、济钢集团公司、本钢集团公司、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等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办学机制,搭建了稳定的校企合作平台,接受学生实习、实训、就业。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辽宁科技学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型发展为契机,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始终坚持应用型、地方性、行业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立足辽宁,依托行业,凝练特色,打造品牌,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振兴作出更大贡献。

    lkyjw.lnist.edu.cn - 2019-12-27 - 收藏
  • 安徽中医学院教务处

    安徽中医学院教务处

    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学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郭沫若先生题写校名。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2005年以良好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中医学专业试点认证。学校现占地总面积1171亩,有梅山路、史河路、少荃湖三个校区。东校区坐落于合肥市梅山路103号,西校区坐落于合肥市史河路45号,少荃湖校区坐落于前江路。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8907万元。图书馆藏书近200万册(其中纸质图书96.16万册),古籍部珍藏古籍线装书3.3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药标本中心储藏了11万份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是全国医药院校珍藏标本最丰富的标本馆。新安医学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033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1147人)。现有13个二级学院(部)、3所直属附属医院、4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2500多人(含附院),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500余人。国医大师1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5人,博士生导师22人,硕士生导师50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3人、省政府特殊津贴8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25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老师26人。有来自国内外的57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我校客座教授。学校现有2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5个,19个专业列入一本招生),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省级B类重点学科11个。有7个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专科、23个安徽省中医药重点专科。学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牢固确立教学中心地位,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注重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坚持弘扬新安医学,培育中医人才的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5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近5年来,先后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一等奖10项。学校注重办学特色的彰显,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举办新安医学教改实验班,建立临床客观结构化考试中心。设立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创业基金;开展百人获奖、千人参与、万人受益的大学生知识技能竞赛和挑战杯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活动。2010—2015年学校共有学生200余人次在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领域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和奖励80 余项。学校曾被授予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2010年以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4%以上,连续获得安徽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或标兵单位称号。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强校战略,积极促进教学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项目1100余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安医学传承与发展研究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为提升我校科研软实力打下坚实基础,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为代表的人文社会研究项目取得新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了我校的科学研究水平。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200余项,科研经费2亿余元。取得研究成果3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现有10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8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安徽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战略联盟。学校被国家科学技术部授予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别贡献奖。学校不断加强产学研用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能力不断增强。学校与黄山、亳州、六安、桐城、庐江、绩溪、舒城等10余个市县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与河南宛西、江苏康缘、深圳三九、亿帆鑫富、海南海力药业等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有亳州济人药业等30余个产学研合作基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积极为政府在出台有关中医药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学校在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建设中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一附属医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全国首家也是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是国家第三批重点建设的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病学研究所附属医院是一所国内外有影响的以肝豆状核变性诊治为优势的专科医院,国医堂是一所为广大患者以纯中医方式为主要医疗手段的医疗单位,其都成为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力量。 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个医疗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1994年获准招收国外留学生,先后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来校攻读硕士、学士学位以及临床研修。与美国、瑞典、新加坡、日本、韩国及港澳台地区的院校开展学者互访和学生交流活动。在58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以至精至诚、惟是惟新为校训的优良传统。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办学层次齐全,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坚定中医信念,弘扬中医精神,秉承至精至诚、惟是惟新的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特色弘校、文化塑校、和谐融校的办学方略,围绕特色,强化优势,提升质量,着力培育精诚是新中医药人才,构筑安徽中医药协同创新高地,弘扬北华佗南新安中医药文化,引领安徽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建成富有特色、卓有贡献、高水平有影响的安徽中医药大学,为建设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jwc.ahtcm.edu.cn - 2019-12-27 - 收藏
  • 上饶师院教务处

    上饶师院教务处

    上饶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上饶师专,1959年更名为赣东北大学,文革期间停办。1977年复校,2000年3月经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上饶师范学院。2005年11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目前,校园占地面积1116亩,规划面积15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8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学生17020人。在上饶师范学院编教职工925人,有专任教师722人,其中教授58人、副教授200人。教师队伍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赣鄱英才555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高校教学名师6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14人,兼职博导1人,兼职硕导20人。图书136.6万册,教学仪器总值12150多万元。设有15个二级学院以及现代教育技术与实验中心、计算机网络中心、图书馆、学报编辑部等教学教辅机构,以及朱子学研究所、哲学研究所、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方志敏研究中心、数学与应用数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农业科学研究所、赣东北经社会发展研究所、书法教育研究所、教育经济研究所、美国文化研究所和南方油茶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有省级重点学科5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江西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学上饶师范学院校教学科研设施较为完善,拥有数字化校园网络、各专业实验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体育馆、标准塑胶田径场等先进的教学实验设施。近5年来,学院教师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332项,出版专著56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898篇,有28项科研成果获厅级以上奖励。 近年来,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指导思想,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内部管理,推进各项改革;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遵循教育规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规模与质量、发展与投入、教学与科研、改革与建设的关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快推进学校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多学科、地方性、教学型大学。目前,学校正在围绕这一发展目标,狠抓学科建设,注重内涵发展,提升办学质量,提高办学效益,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创造条件向前迈进。

    jwc.sru.jx.cn - 2019-12-27 - 收藏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