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35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35分类目录 » 数据归档 订阅RssFeed

数据归档

数据归档

  • 成都师范学院教务处

    成都师范学院教务处

    成都师范学院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举办、四川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是1955年创办的四川省教育行政学校,历经四川省教育干部进修学院(1964年)、四川省教育学院(1978年)、四川教育学院(1984年)等历史发展阶段。2012年3月,教育部批准改制更名为成都师范学院。学校坚持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服务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秉承爱、真、笃、为的校训,践行让学生在成都师范学院这段生活成为人生有价值的旅程的教育理念,探索学生成长、成才、成师的规律,促进职前职后教育有机结合,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构建师德养成、师能培育、师知传承的教师教育核心基地。学校占地面积1100余亩,学校现有温江校区、人民南路校区、白果林校区3个校区,校本部设在成都市温江校区。学校建筑面积31.0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958余万元,藏书145万余册,数字资源12TB。建有有线无线一体化的万兆校园网络,集中的虚拟数据中心,涵盖教学、管理和科研业务的数字化校园应用系统。学校设有教育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数学学院、物理与工程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美术学院等17个学院。现有普通本科专业24个、涵盖了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9个学科门类。普通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3479余人。学校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现有专任教师686人,高级职称教师223人(其中教授7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427人。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成员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省级专家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8人,四川省师德标兵2人。学校现有四川省高水平研究团队1个,四川省教育厅科研创新团队5个,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学校加强教学质量管理。近4年,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个,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建有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项目7项,获得省政府教学成果奖4项。学校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实践、创新、创业能力,实施了面向行业产业需求的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和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强化实践育人环节,推进校地共建、校校合作、校企协作、产学研一体、教学做合一的人才培养,建有11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着力提升学生适应基础教育和行业产业需求的实践能力。学校强化科学研究。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四川省心理学会挂靠学校。有四川少年儿童组织与思想意识教育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四川教育信息化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0-3岁儿童早期发展与教育研究中心、四川东南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四川中小学教师师德研究中心等省级研究中心。近4年,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6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55项、市厅级项目286项,校级项目181项,横向项目28项;公开发表论文1918篇,其中全国中文核心期刊327篇,被SCI 和SSCI收录39篇、EI收录 33篇、CSSCI收录108篇,出版著作(含教材)117部;其中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7部;获得实用新型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1项、外观设计专利2项;获得科研成果奖励90项,其中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8项。学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大力开展学生品牌社团建设和学科竞赛,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现有59个品牌学生社团,组织参加了40余项学科竞赛项目,学生在各类全国学科竞赛中成绩突出。近4年我校在校大学生各级学科竞赛获奖1559项次(其中国家级264项次,省级503项次,校级792项次)。学校大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中心,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5%,连续五年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以色列、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10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通过海外留学、合作办学、国际交换生以及海外带薪实习等多种形式,在教育国际化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

    jwc.cdnu.edu.cn - 2020-01-12 - 收藏
  • 福建工程学院教务处

    福建工程学院教务处

    福建工程学院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举办的以工为主,涵盖工、管、文、理、经、法、艺等多学科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试点高校,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13年,经国务院学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当前,学校正致力于实现从新建本科高校向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的新型应用技术大学转变,积极推动人才培养水平与办学层次新提升,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国内高水平示范性应用技术型大学。历史悠久桃李芬芳学校于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与原福建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办学历史溯源于1896年清末著名乡贤名士陈璧、孙葆瑨、力钧,著名闽绅林纾、末代帝师陈宝琛创办的苍霞精舍,解放前为享有盛誉的福建高工。办学以来,已培养了14万多名面向基层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校友遍及海内外,在建筑、机械、电子电气等各行业做出不凡贡献,素有福建建筑业的黄埔军校、机电工程师的摇篮美誉。设施齐全条件良好学校位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占地面积136.88公顷,校舍建筑面积62.24万平方米,其中大学城新校区107.20公顷,已投入使用的建筑面积42.4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9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40.87万册,电子图书201.7万册。建成覆盖校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各项配套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各类教学、生活、运动等设施齐全。学科专业以工为主学校传承大机电、大土木优势,紧密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相关产业链,瞄准区域急需推进结构调整、开展前瞻布局,构建以服务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建筑行业为重点的建筑类、装备制造类、城市建设与管理类、电子信息类、互联网经济类、交通运输类、文化产业类和生产性服务业类等八大专业集群。学校现设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管理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交通运输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数理学院、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等14个院(部)及继续教育学院。另有3个经省教育厅批准成立的校企合作办学机构:国脉信息学院、软件学院、海峡工学院。现有52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5个省一级重点学科:交通运输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有学术型硕士授权一级学科3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工程硕士(机械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电气工程领域)和工程管理。全日制在校学生25560人。师资队伍素质优良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总数1223人,其中高级职称458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997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暨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人,闽江学者13人。学校聘请美国工程院院士林幼堃(Y.K.Lin)、两院院士沈志云、中国科学院院士孙钧、中国工程院院士阮雪榆、刘宝琛、陈清泉、陈一坚、郭孔辉、侯立安、杨永斌等以及国内130多位知名专家为名誉教授、特聘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学校全面实施教育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现有国家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精品课程32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部级高等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33项,列入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2014 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城乡规划、土木工程、建筑学、工程管理类专业(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已顺利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和认证。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学校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主线,大力开展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活动。2011 年以来,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上共获得国家级奖项730多项。其中,2016年度GE高校自动化大奖赛获得全国第一名并获一等奖;2016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无人机创新设计、方程式赛车等项目成绩在省内名列前茅。文体活动亦是成绩斐然,校男子篮球队于2016年6月获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阳光组)冠军。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七年就业率在97%以上,初次签约率在80%以上,位居福建省高校前列。科研产业服务社会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产学合作紧密。十二五期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038项,参与国家863重大课题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人文社科基金项目 35项;主持福建省科技重大(重点)专项 65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福建省科学技术奖和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其中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三等奖各2项;获得授权专利460项,其中发明专利97项。学校紧密结合大机电、大土木的行业企业需求,积极开展人才交流、培训和继续教育等人才培养工作;着力推进与地方政府、行业主管部门、行业企业、科研院所等的合作,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住建厅、省审计厅、中建海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福建省农科院、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福建乾达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福建省招标采购集团有限公司等300多个单位签订了合作协议,产教融合深入开展。交流合作前景广阔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高等工程教育质量。近年来,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外高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2012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近年来,与多所台湾高校开展了闽台教育合作与交流项目,促进了教师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深入发展。

    jwc.fjut.edu.cn - 2020-01-12 - 收藏
  •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务处

    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成立于1954年的湖北省中医进修学校,是湖北省唯一一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优秀学校。2003年,原湖北中医学院与原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成立新的湖北中医学院。2010年3月18日,教育部批准湖北中医学院更名为湖北中医药大学。在半个世纪的高等中医药教育实践中,湖北中医药大学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办学基础,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已形成中医中药并举,文理工管相融的办学格局。学校是我国较早开办中医本科教育和最早开办中医研究生教育的高等院校,是湖北省第一所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高校,湖北省首批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省属高校。学校是全国第一批有条件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享有对港、澳、台地区招收本科生、研究生资格,在校港澳台生及留学生规模位居湖北省省属高校前列。学校办学层次齐全,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生教育;办学类型较为丰富,包括国内普通高校全日制教育、海外留学生教育、成人继续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等。学校现有教职工1212人,其中专任教师859人,正副教授374人;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8000多人。学校现有27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拥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获批3个教育部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试点学院。学校现有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5人,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3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4人,楚天学子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8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5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湖北中医大师8人,湖北中医名师15人,武汉中医大师4人,武汉中医名师4人,湖北省中青年名医6人,基本形成以国家级名老中医为核心,以省级名师、名医、百人计划特聘专家、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代表的优秀人才队伍。学校现有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优势学科群;建有5个国家重点专科、9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2个省级重点专科。学校建有老年病中药新产品、针灸治未病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Ⅲ级实验室、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中药创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学校是全国十大国家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中医药防治肝病基地、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重点培育联盟——湖北省中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带一路国家级中医药国际合作专项——中(中国)马(马来西亚)中医药中心、湖北省重大科技项目——茯苓等6种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技术升级与产业链构建、湖北省产业技术创新基地——道地药材与创新中药新产品研发技术创新基地的依托建设单位,也是全国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培训和研究中心、全国中医医院信息管理中心、湖北省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学校附属医院、黄家湖医院、国医堂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学校自1986年开始接受来华留学生和港澳台地区学生的培养,涵盖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多个层次。学校是湖北省省属高校对外交流的窗口,多次代表湖北高校随省政府代表团出访世界各地,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大学、医疗机构和专业团体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在昙华林和黄家湖两个校区办学,占地总面积1610亩,建筑总面积51万平方米,黄家湖校区是主校区。黄家湖校区是学校主校区。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约1.6亿元,馆藏图书118万册。近年来,学校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学科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自2003年起连续六届获评省级文明单位,2015年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学校连续三次获得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连续三年获得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先后被授予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十周年优秀单位、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先进高校、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湖北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高校、湖北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湖北省先进党委中心组等荣誉称号。

    jwc.hbtcm.edu.cn - 2020-01-12 - 收藏
  • 南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南阳师范学院教务处

    南阳师范学院是河南省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已形成了师范教育和非师范教育并存、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200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获批为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并顺利招生。2014年被河南省教育厅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整体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6年被省教育厅遴选为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学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南阳市。南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楚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地,也是科圣张衡和医圣张仲景的故里。校区坐落于南阳卧龙岗上,紧邻驰名中外的诸葛武候祠景区。北眺独山秀峰,南揽白河胜景,书香墨韵与青山白水相得益彰,环境幽雅,景色宜人,是莘莘学子修身治学的理想场所。学校占地1875亩,现有校舍面积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价值2.6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0万册。学校下设22个学院,与韩国全州大学、澳大利亚南澳大学以及美国、瑞典、芬兰等国家的著名大学合作办学,开展本专科、研究生联合培养、学生互换、教师访学进修、科学研究等多形式、宽领域的合作。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郑州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中科招商集团、中科博阳有限公司、河南天冠企业集团公司等国内著名院校及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现有包括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在内的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成人在籍生17000人。学校现有66个本科专业,具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特色专业、省级重点学科、省级精品(资源)课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省级教学团队等教学质量品牌,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农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学校建有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以及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基地、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民政部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中原曲艺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汉史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平台15个。河南省社科院南阳分院、南阳发展战略研究院、南阳玉文化研究院、南阳智慧城市研究院也落户我校。学校逐渐成为豫西南区域科技创新高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高地、文化传承创新高地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学校强力推动人才兴校战略,启动了引进海内外杰出人才计划,面向海内外招聘高层次人才。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62人。教师中有教授128人,副教授36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1004人,其中博士342人。拥有国家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管专家、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等200余人。初步形成了以高层次专家为核心,以教授、博士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强校工程,2013年以来,我校共获得国家级项目102项,其中连续三年在全国600余所新升本科院校中名列第一。获得教育部、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国家旅游局、国家民政部、国家体育总局等省部级项目近400项。先后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省科技进步奖等640多项。授权专利300多件,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并被《SCI》《EI》收录的学术论文1000余篇。学校主办的《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均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学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工程,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完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保障的长效机制,按照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培养原则,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卧龙学子人才培养品牌享誉中原。学生在国家、省市组织的各类大赛中频获殊荣,学生考研成绩突出,深得社会好评。学校高度重视就业创业工作,实施招生—培养—就业—创业一体化的教育管理模式,率先在全国开展大学生专业技能岗位对接培训,积极开展职业规划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推介,是劳动部最早授予的全国大学生职业指导教学训练基地,也是全国本科院校中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指导工作室建设试点单位。南阳师范学院—河南天冠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立为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卧龙众创空间获批河南省高校众创空间,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南阳分市场在我校挂牌。重职业意识训练,重职业技能培训,重就业创业市场建设已成为我校的显著特色,被《中国教育报》称誉为给大学生一把就业的金钥匙。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超过90%。2016年学校被评为河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和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学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党建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校务公开示范单位河南省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学生宿舍食堂评比第一名河南省高校德育评估第一名河南省属本科高校行风评议第一名河南省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平安校园建设先进单位河南省维稳安保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根据《中国大学评价》2007年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我校跨入全国发展最快大学行列。在2010年度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学)校大型调查评选中,学校荣获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荣誉称号并受到表彰。2011入选河南高校综合实力20强,2012年入选河南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2013年被评为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本科院校。2014年被评为值得推荐的20张河南教育名片之一。2015年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学校遵循博大、厚重、睿智的大学精神,弘扬博学求是、笃行自强的校训,秉承勤勉严谨,和谐进取的校风,肩负大学使命和社会重托,立足南阳、服务中原、面向全国,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育人的高地、人才集聚的高地、创新的高地、服务的高地,力争为社会培养出一批德才并具、通专兼备的创造性人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全体南阳师院人正在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学校三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和任务,坚定不移地推进转型升级、双轮驱动特色引领、重点突破协同创新、借势跨越三大发展战略,为早日实现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区域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而阔步前进!

    www2.nynu.edu.cn/xzbm/jwch - 2020-01-12 - 收藏
  • 广州大学教务处

    广州大学教务处

    广州大学是以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广州命名的综合性大学,于2000年合并组建,有着近90年的办学传统。学校立足珠三角区位优势,强化大学的使命与担当,锐意改革,开拓进取,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一所快速发展、充满活力的大学,是广东省和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广州大学正在向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迈进。学校现有大学城、桂花岗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880亩,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较完善的科研设施。学校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较全,现有在校全日制学生33833 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798人,博士研究生122人,有87个本科专业,涵盖十大学科门类,具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2574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580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者1026人,博士占比51%。拥有两院院士3人,其他以千人计划、国家杰青为代表的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承担了一批973项目、863项目、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校以德才兼备、家国情怀、通达睿智,具有创意、创造和创业三种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目标,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育了一批创业团队。拥有广州芭蕾舞团、广州歌舞团等高水平的艺术团体和一批科技文化含量高、学生乐于参与的学生社团和文化品牌项目。先后与30个国家或地区的20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教育与科技合作关系, 2002年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中法旅游学院;先后与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美国卫斯理安学院和伊朗马赞德兰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与淡江大学、帕多瓦大学、林雪平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科研平台和机构,开展合作办学和合作研究。学校坚持把办学发展深度融入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进程,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2004年以来,学校共承担服务社会项目5200多项,到校经费累计超过12亿元,其中2015年承担项目867项。博学笃行、与时俱进。今天的广州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三个面向,深度实施与广州发展的三个对接,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内涵建设、特色发展和创新引领,全面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建设成为与广州城市发展深度融合、与广州城市地位相得益彰、具有学科、城市区域和国际化特色的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jwc.gzhu.edu.cn - 2020-01-12 - 收藏
  • 成都大学教务处

    成都大学教务处

    成都大学座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的教育、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西部交通通信枢纽城市——成都市,学校创建于1978年,是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1983年因响应国家高等教育结构改革试点改办成专科层次职业大学,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更名为成都学院,保留成都大学校名。学校秉承扎根成都、依靠成都、服务成都的立校宗旨,遵循师生为本、教学为要、科研为基的治校理念,依照崇尚学术、鼓励创新、追求卓越的兴校思想,立足四川、服务全国、面向世界,致力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建成了以人文学科、管理学、社会学科、工学为主,涵盖工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医学、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普通高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5个省级重点学科(含省级医学重点学科、专科),5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点),28个硕士二级学科(领域),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其中药学一级学科从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已有34届毕业生。拥有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3个,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及普及基地4个,四川省教育厅高校重点实验室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推进有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水平全面提高。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之一;2012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0项。有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2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8个,省级教学改革项目24项,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2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5项。近两届,获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7项。学校注重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努力构建系统育人机制,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创新创业、文化艺术和社会实践活动。近五年,学生获得省级二等奖及以上各类竞赛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级214项;应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5%以上,连续获评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综合素质较高。有专任教师1205人(不含附属医院),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156人(教授123人),副高级职称教师35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22人。学校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其后备人选23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4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四川省千人计划专家3人。特聘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1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新西兰院士(皇家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长江学者3人,特聘博导11人,特聘高端外专21人,特聘研究员(副研究员)51人。学校科学研究综合实力明显增强。近五年立项省部级及以上项目236,其中国家级项目70项,尤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数逐年上升,2016年立项19项,排名四川高校前十;年均科研经费4875.19万元。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近五年,发表论文被SCI收录359篇,EI收录147篇,CSSCI收录265篇;获专利授权265项,其中发明专利130项。学校主办的《中国抗生素杂志》是国内目前抗生素及微生物药物领域唯一的学术性核心期刊,在药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十。王清远教授于2014、2015年连续两年入选高被引学者榜单,分别列全国排名115位和118位。建立了中国工程院周宏灏院士工作站,研究以基因检测为支撑的个体化诊疗新技术。学校积极推进开放合作,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服务成都国际化能力不断提高。2010年,学校与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积极推广汉语教育和中华文化,成为省内第二所在海外建立孔子学院的高校,2015年我校与其成功续签第二个五年合作协议。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高度赞誉我校孔子学院在美方大学评估中得到良好评价与各方认可。近五年,累计在校留学生已达1000余人,生源国近40个。学校聘请了泰王国诗琳通公主为学校名誉教授,同时也成功获批多个国家外专局的国家级高端外专项目。学校积极推行各层次国际合作办学模式,与新西兰、韩国、泰国等国家的高校开展了多学科、多专业的硕士及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在良好且深入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基础上,学校促成了成都市与泰国清迈府、新西兰汉密尔顿市建立国际友城关系。学校基础设施完备,办学条件优良。校园占地面积超过2519亩,校舍建筑面积66.18万平方米,形成了位于十陵历史文化风景区的主校区,环境幽雅、绿草如茵,又充满活力,朝气蓬勃。图书馆馆藏图书210万册,报刊3174余种;订购数据库20种,含电子刊物2.28万种,电子书128.76万种。校外实习基地233个,其中附属医院建筑面积约4.17万平方米,床位833张,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学校信息化建设以覆盖全校、快速便捷的网络为基础,为教学管理、科研协作、学习交流提供了较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先进,功能完备。学校还建成了一批先进的教学实验中心和多媒体教室。学校建校以来,已为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人才,遍布全国各地以及海内外,尤其在成都地区。他们在科技、教育、文化及企业等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卓有成就,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现在的学校,办学水平与办学条件稳步提升。展望未来,成都大学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按照十年跨越三步走的战略构想科学谋划,不断优化有学校特色的办学模式,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建立与成都市地位和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知识和技术创新体系,努力成为我国地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jw.cdu.edu.cn - 2020-01-12 - 收藏
  • 河南警察学院教务处

    河南警察学院教务处

    河南警察学院是一所本科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前身是1949年2月成立的中共豫西区党委社会部保卫干部训练班,历经河南省公安干部学校、河南省人民警察学校、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时期。2010年3月,经教育部、省政府批准设立河南警察学院。2012年8月,经省编办同意,开封警校、洛阳警校正式并入河南警察学院。学院是我省唯一的公安院校,是全省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双重职能,实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学院现有三个校区,分别位于郑州、开封和洛阳,占地总面积1800余亩。现有教职工763人,具有专业技术职务人员53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8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279人。拥有公安高等教育部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公安系统模范教师、二级英模3人,公安部特聘教官3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23人,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师德标兵3人,河南省优秀人民教师和文明教师8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5人,入选 河南省百名优秀青年社科理论人才培养工程1人,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1人,河南省优秀教育管理人才1人。全日制在校生近八千人,含改制生2695人。学院共招生14个本科专业(方向),其中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治安学、禁毒学、刑事科学技术、交通管理工程、警务指挥与战术、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管理学、治安学(公安法制方向)、侦查学(反恐怖方向)、公安管理学(警务心理方向)公安类专业12个;法学、应用心理学非公安类专业2个。现有交通管理、治安管理两个公安类专科专业。侦查学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及公安部重点培育专业,治安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交通管理工程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刑事科学实验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专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公安部精品课程4门、河南省精品课程4门,河南省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院级精品课程14门。近年来,共成功申报国家社科项目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教研项目83项、地厅级科研教研项目413项;获省部级科研奖12项、地厅级科研教研奖165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2个,馆藏图书98万余册。学院立足于为河南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服务,为河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突出地域和行业特色。以本科教育为主,保留专科教育,适度开展继续学历教育,强化在职民警培训。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性、复合型公安高级专门人才。学院教育分四个层次:①面向高中毕业生的普通高等学历教育。②面向高校毕业生及复员退役士兵招收的政法干警即改制生教育。改制生招录规模一直处于全国前列,已逐步成为全省公安机关补充警力的主渠道。③成人教育。④全省公安民警在职培训教育。每年培训各级各类中级警官12000人次左右,为提升全省公安队伍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提供重要智力支持。学院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2012年,学院在公安部组织的全国公安院校首届教学技能大赛中荣获本科组一等奖,2013年在首届全国公安院校培训基地文艺大赛中囊括金、银、铜奖、优秀奖和优秀组织奖。2015年学院被省政府评为上合会议安保工作先进集体。2016圆满完成G20峰会安全保卫增援任务荣立公安部集体二等功。自1978年开办学历教育以来,学院毕业生中涌现出以时代楷模任长霞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其中有多人获全国公安系统英模称号,近万人立功受奖。目前,全省公安民警中学院毕业生将近半数,绝大多数已成为公安队伍的中坚力量,学院被誉为中原警官的摇篮。

    jwc.hnp.edu.cn - 2020-01-11 - 收藏
  •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教务处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教务处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是2002年6月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以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实施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也是山西省唯一的一所师范类本科独立院校。学院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解放东路85号。学院充分利用山西师范大学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和合作方充足的资产以及有效的运行机制,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坚持以质量为中心,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果;办学14年来已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16600余人,成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基地、文化传播基地,赢得了良好社会声誉。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武书连主编的《挑大学选专业——201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独立学院版)》中,学院的综合实力排名位列山西省8所独立学院第二,2016年跨入全国独立学院百强。学院现有在校生近万人,设有16个系、34个专业及方向。所设专业涵盖了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文理学科为主体,教师教育学科为特色,应用学科为增长点,多学科相互渗透、互为支撑的学科专业体系。学院高度重视教学工作,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形成了领导重视教学、制度规范教学、教师热爱教学、经费保障教学、督导促进教学、管理服务教学的良好局面。学院现有高层次人才15人;在658名专任教师中,具有教授、副教授职务教师254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8.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61人,占专任教师比例70%。优秀的师资队伍,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学院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针对学生特点,制定教学计划,强化教学常规管理,狠抓教风、学风、考风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教育实习全程监控力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成校外实习、实训基地60余个。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保障机制,实行院、系两级教学督导和综合评教制度,全面接受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检查与评估,办学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学院的办学经验和教学成果多次被《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山西日报》等媒体报道。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质量为目标,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坚持实行早读、晚自习和期中考试制度,严格课堂纪律,完善听课、评课督导机制,学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把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最大程度地让学生认识和充实自我,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可能。用科学的管理和人性化的制度引导学生,督促学生自觉学习、刻苦钻研,形成了求实创新、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学生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毕业生考研率、就业率位于全省独立学院前列。学院将按照国家对独立学院办学的规定与要求,不断充实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202.207.166.127 - 2020-01-11 - 收藏
  • 南通大学教务处

    南通大学教务处

    南通大学坐落于素有江海明珠、中国近代第一城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江苏省南通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交通运输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于1912年创办的私立南通医学专门学校和南通纺织专门学校。2004年,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南通师范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新的南通大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南通大学现已建设成为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门类齐全、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明显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现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3700余亩,有23个二级学院、1个独立学院和1所大型综合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6万余人,设有100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医学、艺术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管理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教育部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重点专业,以及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精品教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一大批优质教学资源。学校是江苏省首批教学工作先进高校、首批创新创业示范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信息与通信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排名前1%,拥有省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江苏省重点学科、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等,构建了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学科建设长效机制。学校坚持科技强校与自主创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省级工程中心、省级工程实验室、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等一批高端科技创新载体。合并组建以来,共承担973计划课题、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金600多项,获发明专利授权500多项,荣获包括国家技术发明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中华医学成果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科学技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内的多项高层次奖励。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177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1461人,博士、硕士生导师113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首届江海杰出英才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教育部优秀骨干教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特聘教授、双创博士、省六大人才高峰、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杰出人才。学校广泛开展境外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意大利、荷兰、德国、丹麦、乌克兰、澳大利亚、阿根廷、日本、韩国、马来西亚、香港、澳门、台湾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71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多个国际交流项目。学校是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典型莫文隋精神的发源地,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文明学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和江苏省研究生招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校党委被评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校党校获得江苏省红旗基层党校称号。

    jwgl.ntu.edu.cn - 2020-01-11 - 收藏
  •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

    安徽师范大学教务处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学校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建设高校,是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项目建设高校。学校前身是1928年创建于安庆市的省立安徽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安徽大学,1949年12月成建制迁至芜湖。后又经历安徽师范学院、合肥师范学院、皖南大学(刘少奇同志题写校名)、安徽工农大学等几个办学阶段。1972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定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郭沫若同志题写校名)。2005年,芜湖师范专科学校整体并入安徽师范大学。在8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刘文典、周建人、郁达夫、苏雪林、陈望道、朱湘、朱光潜、王星拱、杨亮功、程演生、陶因、张慰慈、丁绪贤、项南、许杰等一大批知名的专家学者、社会贤达先后汇聚在菱湖之畔、镜湖之滨,著书立说,弘文励教。经过一代代师大人潜心耕耘、励志践行、培育后学、薪火相继、言传身教,砥砺出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淀出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风,培育出勤学慎思、质朴谦逊、知行合一、求实求新的学风,凝炼出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校训。建校以来,累计为国家培养全日制高等专门人才20余万名。学校现有文学院、政治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数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17个学院,以及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并办有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附中、附小和附幼。学校学科门类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学、艺术学等,形成了博士——硕士——学士教育等不同层次,全日制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留学生教育等不同类型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个博士后流动站,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8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87个本科专业。有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5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3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学校现有教职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10余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81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皖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讲席教授7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28人、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7人,5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教学名师,12个省级教坛新秀。各类在籍学生37400余人,其中,研究生4800余人,普通本科生218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成人本专科生16000余人。校园占地总面积195.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06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4.75亿元。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丰富,种类齐全,现有图书285万册,古籍善本600多种,其中《洪武正韵》为国内唯一全本、元刻明递修《通志》、明嘉靖刻本《李太白全集》、《杜工部集》均为海内珍本,还拥有国内外主要网络资源及数据库,馆藏资源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学校办有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安徽师范大学学报》、《高校辅导员学刊》、《学语文》、《安徽师大报》等多种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和报纸。学校是全国首批获准招收公费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也是国家华文教育基地、安徽省汉语国际推广中心。学校先后接收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进修和学历教育留学生3000多人次,与美国、英国、德国、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日本、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几十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团体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并与澳大利亚查尔斯·达尔文大学共建了孔子学院。学校还是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教育部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基地、国家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安徽卓越司法人才培养基地、安徽省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基地、安徽省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旅游中职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春华秋实,桃李芬芳。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学校正在围绕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在更高的起点上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依法治校、文化荣校战略,坚持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不断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好安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tao.ahnu.edu.cn - 2020-01-11 - 收藏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