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35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35分类目录 » 数据归档 订阅RssFeed

数据归档

数据归档

  • 国立交通大学

    国立交通大学

    交大簡介-特色與願景本校特色本校為研究型大學,向以理工著稱,尤在電子、資通訊及光電等領域已佔世界頂尖領導之地位,另於優勢基礎之上,發展管理與科技領域之結合、開拓人文社會新興領域及開展國際客家文化。近年更結合既有優勢領域進入新興生醫電子領域並發展問題解決為取向之科技應用工程領域。未來發展願景本校以成為世界頂尖一流大學及全球高科技產業研發與創新之重鎮為長程發展願景,期以「培育跨領域領導人才」及「尖端研究及應用」為柱,以「國際化」、「校際合作」、「教研相長」為樑,達成發展目標。為達成發展目標,除加強落實行政E化、強化行政評鑑及開源節流作為行政革新及永續經營的策略外,本校亦提出六項主軸策略含:一、培育優質跨領域人才。二、推動科技整合、跨領域研究。三、延攬傑出人才及留住國內優秀人才。四、深化產學合作。五、推動國際化。六、校園空間整體規劃及永續經營。未來本校將持續依發展優勢,在教學方面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實施全人教育,強化專業知能;在研究方面,提升研究能量,質量並重,以對學術產生貢獻;在社會責任方面,促進關懷與服務,進行產學合作,並加強與校友之合作,以回饋社會。

    www.nctu.edu.tw - 2020-01-12 - 收藏
  •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成立於民國六十三年八月一日,為我國第一所技術職業教育高等學府。建校之目的,在因應我國經濟與工業迅速發展之需求,以培養高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為目標,同時建立完整之技術職業教育體系。本校校地約48公頃,校本部位於臺北市基隆路四段四十三號,現有大學部學生5,600位,研究生4,900位,專任教師420位。本校自民國八十六年改名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目前設有工程、電資、管理、設計、人文社會、應用科技及智彗財產學等七個學院,分別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營建工程、化學工程、電子工程、電機工程、資訊工程、工業管理、企業管理、資訊管理、建築、工商業設計、應用外語及全校不分系等系及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光電工程研究所、管理研究所、財務金融研究所、科技管理研究所、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應用科技研究所、醫學工程研究所、專利研究所及色彩與照明科技研究所等獨立研究所,此外尚有人文社會學科負責人文、社會、法律、音樂、環保類等課程之教學,以及師資培育中心專以培養學生未來擔任中等學校工、商、管理、設計等科之合格教師,合計共有二十四個獨立系所、師資培育中心及人文社會學科等教學單位,招收博士班、碩士班及大學部學生。本校大學部設有四年制、二年制及二年制進修部等三種學制;凡高職、高中畢業生,皆可以報考本校大學部四年制,而二專、三專及五專等專科學校以上之畢業生,可以報考本校化學工程系、企業管理系及應用外語系大學部二年制。應用外語系設有二年制進修部學制,利用夜間及暑假期間上課。凡在本校大學部修畢應修學分且成績及格者皆授予學士學位。本校自民國六十八年起開始招收碩士班研究生,凡國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相關學系畢業,具有學士學位,或符合同等學力所規定資格者,都可以報考本校碩士班。此外,針對長期在社會就業且具碩士班報考資格人士,本校部分系所也設有碩士在職專班,提供回流教育管道。凡修畢各所規定學分,完成碩士論文並經考試及格者授予碩士學位。本校自七十一年起開始招收博士班研究生,招生對象為國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獲得碩士學位、或符合同等學力所規定資格者皆可以報考。自九十年起部分系所也開始招收博士在職專班研究生。凡修畢各所規定學分,完成博士論文並經考試及格者授予博士學位。本校至今各系所畢業校友逾六萬人,工作地點遍佈全國各地。畢業校友中,除部分出國繼續深造外,大多數都能立即投身於國家建設行列中,貢獻所長。由於實作經驗豐富,理論基礎完備,工作態度認真,畢業校友皆深受服務單位的肯定。

    www.ntust.edu.tw - 2020-01-12 - 收藏
  •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拉萨市娘热路43号。其前身为拉萨市文教局1964年创办的师训班。1975年8月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拉萨市师范学校,1978年迁至现址。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2006年2月14日,经国家高校设置委员会批准,升格为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现占地265亩,预备用地300亩,建筑面积58255.25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607.57万元。现有教职工260人,其中专任教师210人。教师职称情况:教授5人,副教授45人,讲师72人。专任教师学历情况:博士5人,硕士9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46人,其中,男生1123人,女生1623人。师生员工中共有藏、汉、蒙、回等11个民族。学校现下设15个二级机构,其中管理部门6个(校办、政工人事处、纪检委、教务处、学工处、财资处),系部7个(语言文学系、数学和自然科学系、教育系、信息技术系、体育艺术系、公共教学部、继续教育部),教学辅助单位2个(基础教育研究所、图书文献中心)。学校主要任务是立足拉萨,面向全区,为全区培养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专科层次的小学、幼儿师资,承担全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校长及其他教育管理干部的在职培训和提高的重任。现有26个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6个:语文教育、综合文科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物理教育。非师范专业10个:藏汉翻译、旅游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社会工作、法律文秘、应用电子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心理咨询、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农村能源与环保。38年来,学校为全区输送全日制和函授毕业生25000多人,培训各类学员6400多人,是自治区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工作母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语言文字先进集体、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院校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 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治区文明学校、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学习使用发展藏语文先进集体、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自治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拉萨市先进基层党委、拉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拉萨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拉萨市定点扶贫工作先进集体、拉萨市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先进集体、拉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 拉萨市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先进驻村(居)工作队、 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先进工作队、 拉萨市市直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综合考评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拉萨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对口支援省市和对口支援高校的重要优势,拉萨师专将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积极实施实施以德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民主治校、外力助校五大战略,力争把学校办成全国有名的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并在此基础上建成拉萨大学。学校分三个阶段实现上述目标:第一阶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从提升内涵、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入手,逐步建立与区、市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专科学校办学体制,成为合格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做到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并举,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并举。第二阶段,办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质量的,专业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大力发展小教本科教育,培养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小教本科层次的师资人才。第三阶段,实现办学现代化。将学校建成西藏最好、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民族师范学院。同时,面向拉萨及全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开放型的办学模式,在充分展示民族师范水平和特色的基础上,建成综合性的拉萨大学。

    www.xzlssf.org - 2020-01-12 - 收藏
  • 山东建筑大学教务处

    山东建筑大学教务处

    山东建筑大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弘扬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强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位于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校舍面积64余万平方米。目前,学校设有17个学院(部)和2个研究(设计)院,58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5余万人。学校拥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乡土文化遗产保护重点科研基地,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6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纸质藏书181.2738万册,电子图书15324GB,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552亿元。拥有现代化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校园环境。学校现有教职工1948人,其中专任教师1362人,高级岗位人员870人,博士生指导教师30人,在岗硕士生导师510人。拥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人员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2人,泰山学者优势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专家8人(其中全职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人,山东省级教学名师13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3人。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6个土木建筑类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9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3.5亿余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2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1251篇,出版专著教材388部,获得国家专利559项。拥有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山东建筑大学学报》获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自学校深入实施《服务山东建设事业行动方案》以来,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50余项,有400余项成果实现技术转化和产业推广,主持或参与制定了40余部国家与省相关行业规范标准。承担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奥体中心、园博园等40余项大型工程的项目管理,参与完成世博会山东馆、全运会自行车馆、中国足球篮球学院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学校荣获山东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现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注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现开办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10余个学生访学项目,开办了留学生英文授课本科项目。重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通过聘请高层次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和讲学,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近五年来,学生在挑战杯、数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100余项。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连续11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首批)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首批)创客之家等荣誉称号。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早日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进!

    jwc.sdjzu.edu.cn - 2020-01-12 - 收藏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务处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等多学科互相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设有松江、长宁、虹口等校区,其中松江校区是主校区,位于上海市龙腾路333号,长宁校区位于上海市仙霞路350号,虹口校区位于上海市逸仙路88号。主校区坐落于上海松江大学城,占地近1400亩,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一座现代化、信息化、人文化、园林化的美丽校园矗立在浦江上游,镶嵌在佘山之侧,为师生员工提供了良好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作为国家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目前,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1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全日制在校生近21000名,硕士研究生近1800名。学校各本科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除外)实行完全学分制,标准学制4年,学生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学校坚持依托现代产业办学,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办学定位,以现代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学科群、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和技术链,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构筑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 三协同模式,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成为优秀工程师和工程服务人才的摇篮。学校现有机械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管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中韩多媒体设计学院、航空运输学院(飞行学院)、服装学院、中法埃菲时装设计师学院、城市轨道交通学院、社会科学学院、基础教学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教学部、工程实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等19个院(部/中心),以及上海飞行仿真技术研究中心、能源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激光工业技术研究所、纳米技术应用研究中心、经济研究所、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政府公共决策支持研究基地、上海国际邮轮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保障问题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基地)。学校拥有8万平方米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现代工业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民航飞行与运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城市轨道交通实验中心;学校还拥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已成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综合性科技创新平台。学校建设了一批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入选上海市第Ⅲ类高峰学科,艺术设计待批上海市第Ⅳ类高峰学科,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和高强激光智能加工装备关键技术产学研开发中心被列为上海市地方高校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项目。高能束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检测技术认定为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载运工具运用工程现代民航工程及管理等学科被列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培育)学科;现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工程现代交通工程学科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会展艺术与技术创新中心被确定为上海高校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上海创意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被确定为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被列为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建设项目;上海服装创意设计与数字化技术现代公共服务平台被列为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高水平的学科平台为本科教学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秉承开放办学的理念,积极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学校以培养熟悉国际规则,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综合能力,拥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瑞士、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20个国家的近60多所国际知名大学与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与交流关系;每年聘请100多名长短期外籍教师来学校任教及科研合作。学校还与法国国际时装学院、美国劳伦斯理工大学、韩国东西大学和瑞士库尔技术与经济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了1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每年有2000多名学生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接受国际化教育。学校为学生提供双学位联合培养、学分互认、联合毕业设计、海外实习及国际产学研合作等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目前在校留学生近千名。产学合作教育作为学校多年来凝练形成的办学特色,以培养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全国率先构建并推进了一年三学期,工学交替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学校毕业生具有显著的就业竞争优势,活跃在全国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学校在2006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同时评估专家对我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两点意见建议。一是需进一步加强青年教师培养,采取多种措施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二是进一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尤其加强新兴学科和新专业的建设,促进学科专业之间的资源整合和协调发展。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全面深化改革与发展的进程,全校教职员工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团结一致、振奋精神、开拓进取,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努力奋斗!

    jwc.sues.edu.cn - 2020-01-12 - 收藏
  • 牡丹江大学教务处

    牡丹江大学教务处

    牡丹江大学始建于1983年,是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由校本部、海林校区、青梅工业园实训基地和继续教育学院四部分组成,占地面积3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4.5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亿元,图书馆藏书59.5万册。学校下设10个学院、2个教研部、1个附属中专。现有教职工562人,其中专任教师345人,教授、副教授156人,博士和硕士学历教师115人,外籍教师4人,省级名师2人,省级教学新秀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一个,省级精品课 5 门,全日制专业在校生6056人;2个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6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其中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计算机信息安全存储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学校建立校内实训中心19个,校内实训室153个,校外实训基地125个,校办企业2个,学校先后与十几家企业深度合作, 共同开发教材,共同设置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展实训,共同管理学生,共同招生就业,实现了学生就业数量与质量的双提高,实现了实习、实训、就业一条龙,就业基地遍布黑龙江、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地。近三年,教师主、参编教材(著作)84部,科研成果及科研成果获奖87项,专利40项。经过30多年的发展,牡丹江大学逐渐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结合的综合性高等专科学校,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了十余万落地型人才,为黑龙江省的综合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牡丹江大学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在学科、专业建设上紧密与俄、日、韩等国的经济联系,以经营大学为理念、开放办学、放开办学,走与国外大学联合办学、校企合作之路,独树一帜的确立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jw.mdjdx.cn - 2020-01-12 - 收藏
  • 吉林动画学院教务处

    吉林动画学院教务处

    吉林动画学院创建于2000年6月,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为民办普通本科高校。目前,学校下设动画艺术、游戏、漫画等10个学院,开设动画、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等24个本科专业,涵盖艺术学、文学、工学、管理学4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在校生12200余人。学校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大部分省份与重点院校或普通公办院校同批次录取。十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很多毕业生就职于国内动画、游戏、数字媒体行、传媒行业著名企业,已成为所在领域中坚力量。多年来,学校秉承自尊、自强、创新、创造的校训精神,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行业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深化开放式国际化、学研产一体化、创意产品高科技化三大办学特色,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为国家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深化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学产对接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围绕10个学院、24个专业,以动漫游、设计、电影、电视、广告、互联网六大产业群,带动专业群建设。一二年级进行基础教学,三四年级打通专业壁垒,根据兴趣自主选择平台进行实践教学,全面提升文化、艺术、技术、市场的交叉融合,教学与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为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理念、企业思维和市场意识的培养提供有效平台。努力提升技术创新对艺术、文化和市场的支撑作用。建有现代动画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游戏与互动媒体技术吉林省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吉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吉林动漫文化研究基地,联合21所高校和企业创建了吉林省动漫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多项重大项目。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意产品高科技化水平,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继续加快国际化办学进程。承办中国·吉林国际动漫游戏论坛、全球龙玺杰青·年度巅峰对决广告创意高峰论坛、中国文化产业峰会、中韩影视传媒高峰论坛等高峰论坛20余次。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外国驻华大使、公使、参赞、总领事等1000余人来校交流、任教。聘请我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天宫》原画、上海美影厂原厂长、《宝莲灯》导演常光希,国际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国际漫画大师蔡志忠,奥斯卡获奖影片《星球大战》导演罗伯特·布莱拉克等国内外高水平客座教授、特聘教授377位。全面开拓创新、创造、创优、创业新局面。充分发挥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不断完善、优化创新创业体系和生态建设,搭建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学生在校期间自主创业提供全方位扶持,大力提升师生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与市场对接能力。不断深化吉林动画学院特色创新创业文化,打造创意硅谷、创业硅谷。学校师生多项作品在国内外展赛中斩获大奖,如中国动画行业最高奖项美猴奖、上海电影节白玉兰奖、第十四届日本广岛国际动画节最佳影片大奖、中国创意设计年鉴金奖、工业设计国际最高权威奖德国红点提名奖、中国校园戏剧节最高奖优秀剧目奖、中国游戏优秀制作人和最佳优秀创意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中国大学生在线摄影大赛一等奖等。师生原创3D动画电影《青蛙王国》先后获得中国动画电影‘天马杯’最佳动作设计奖、优秀编剧奖、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中宣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和文化部‘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第二届动漫奖’最佳动画电影奖,并成为我国唯一入围第八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动画片奖的动画影片。学校先后被评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国家动画产业基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是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单位,与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被评为泛亚太地区动漫教育机构十强称号。被业内专家评价为一所很有思想、特色突显和充满潜力的高校,是我国民办高校成功的范例。多年来,学校发展得到党和国家领导的殷切关怀,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刘云山、刘延东等领导相继来校视察,对学校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特色以及办学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在未来发展中,学校将继续深化学研产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内涵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为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百年名校而努力奋斗!

    jwc.jlai.edu.cn - 2020-01-12 - 收藏
  • 天津音乐学院教务处

    天津音乐学院教务处

    天津音乐学院的前身是中央音乐学院。1958年10月中央音乐学院迁址北京,留下中央音乐学院部分师生员工在该院原址组建天津音乐学院(初名河北音乐学院,翌年更为现名)。之后,学院曾与天津市的部分美术、戏剧(戏曲)、舞蹈等艺术院团合并,先后更名为天津五七艺术学校、天津艺术学院等。1980年,国务院批准复名天津音乐学院。同时,学院被批准为全国首批有硕士学位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天津音乐学院首任院长为著名音乐教育家、理论家缪天瑞。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学院已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近万名创作、表演类艺术人才,他们活跃在艺术院校、文艺团体、研究机构等单位,为社会文化事业的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 天津音乐学院已经发展成为北方地区重要的培养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教育学府。学院分为南、北两个校区,现有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艺术硕士(MFA)授权点,设音乐表演等11个本科专业,设音乐学等13个教学系和继续教育学院、附属中学,形成了完备的专业、业余、函授等多层次、多类型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和中专→本科→研究生一条龙式的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师资队伍,一批在国内外音乐界具有一定影响的著名音乐家、学者和学术带头人。现有在职教职工413人,硕士生导师115人,在职专任教师271人,近年来学院以引进、延揽、培养为主要方式,坚持五湖四海的原则,不断拓宽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维度与力度。十二五期间101人次获得了天津市千人计划、特聘教授、青年拔尖人才、五个一批、131等教委级以上的各类人才项目。 学院坚持高水平、有特色的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办学宗旨,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有天津市品牌专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教学成果奖、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成立了歌剧中心,开设了天籁讲坛的开放性学术交流平台;获多项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其中原创歌剧《岳飞》充分展示了我院学科优势资源的整合利用,体现了人才协同创新培养的成果;学院成立了天津音乐学院青年民族管弦乐团、天津音乐学院青年交响乐团、天津音乐学院青年合唱团、天津音乐学院青年话剧团等多个艺术表演团体,活跃在国内外音乐舞台上。 学院不断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加强国际校际合作,开展高水平艺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经教育部批准与世界顶尖学府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合作,筹备设立天津音乐学院茱莉亚研究院,这是茱莉亚音乐学院唯一在美国本土以外有学历教育的合作办学项目;与丹麦皇家音乐学院等多所国外著名高等音乐院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与备忘;举办了四届天津五月音乐节、四届天津国际手风琴节暨国际比赛、五届国际手风琴大师班,以及天津国际现代音乐节暨中青年新作品交流会等多项丰富的大型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著名的作曲家、理论家、演奏家进行学术讲座和大师班教学,为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将用更高的标准、更开阔的视野,立足天津、面向全国、融入世界,努力把天津音乐学院建设成为顺应国际艺术教育发展潮流、有一定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音乐艺术院校,为音乐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

    jw.tjcm.edu.cn - 2020-01-12 - 收藏
  • 湖北理工学院教务处

    湖北理工学院教务处

    湖北理工学院地处近代中国民族工业摇篮的湖北省黄石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快速发展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校于1975年建校,1977年曾开办本科专业,经历了湖北省高等学校黄石高工班、武汉工学院(现武汉理工大学)黄石分院、黄石高等专科学校等办学阶段,2004年升本成立黄石理工学院,2010年全国首批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1年更名为湖北理工学院,2014年成为湖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改革高校。湖北省属高校中率先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占地14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6.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09.37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18个(含电子图书225.95万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9亿元。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3416人、专科在校生2706人,留学生35人,成人教育学生12022人,折合学生数17429人。师资1001人,其中正高职称100人,副高职称349人,博士171人,硕士541人;兼职博、硕士生导师58人。教师中有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国务院津贴专家4人,省政府津贴专家9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4人;学校从国内外著名高校聘请了2名院士及30多名有影响的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 学校设有21个教学院部,拥有工、理、经、管、医、文、教、艺等8个学科门类和55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艺术学理论和药学4个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国家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环境工程专业,省级综合改革试点本科专业6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6个;4门省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学校拥有院士工作站2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个、省级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6个;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个、省级中小企业共性技术推广中心1个。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4个、省级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1个、省级环境监测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知识产权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校大学生创新活动基地1个。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协同育人。先后与省内外地方政府、国家级科技园区、国内知名企业共建了3个非独立设置的二级学院;与本地医疗集团共建了2个非直属的临床学院;与省内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3个专业3+2应用型人才贯通培养模式;与省内外企业共建了近20个研究院和研发中心;与武汉大学、武汉纺织大学等武汉地区高校联合培养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63名;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关系,近三年50名教师赴境外进修培训、访学交流,28名学生赴境外游学、留学,学校招收了35名留学生。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近三年学生在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机械创新设计、书法、绘画等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15项、省级奖项403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0项、省级78项;培育和孵化大学生创业公司190余家;获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26篇;毕业生研究生考取率连年攀升,高于本省非211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稳定在92%以上,就业工作多次被评为湖北省先进集体。 学校师生员工秉承明德、格物、经世、致用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开放创新的理工精神,不断解放思想、克难攻坚,全神贯注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满怀信心地为建设高水平地方性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www.hbpu.edu.cn - 2020-01-12 - 收藏
  • cumt教务处

    cumt教务处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作为一所具有一百多年办学历史、特色鲜明的多科性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对我国煤炭能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引领和支撑作用。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学校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校园占地面积4413亩(文昌校区1555亩,南湖校区2858亩),校舍建筑面积130余万平方米。中国矿业大学的前身是由英国福公司创办于1909年的焦作路矿学堂。焦作路矿学堂是晚清时期由外国人在中国开办的三所私立高校之一和唯一的私立工科高校,同时也是在我国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至今的矿业高等学府,并跻身于中国最早一批近代大学的行列。从1920年代起,学校先后经历了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的变迁。抗战爆发,学校先迁陕西西安,再迁甘肃天水,于1938年与东北大学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北洋大学工学院在陕西城固合组为国立西北工学院。抗战胜利后,焦作工学院于1946年在河南洛阳复校,其后又几经辗转,迁河南郑州、江苏苏州,于1949年9月迁回焦作原址。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将焦作工学院拨归燃料工业部领导,1950年3月,又将新开办的华北煤矿专科学校并入焦作工学院,并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在天津建立了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中国矿业学院。在经历了天津-焦作两地办学的短暂过渡期后,1951年2月,焦作工学院的师生员工及图书仪器设备全部迁至天津;4月,中国矿业学院举行成立典礼——焦作工学院的历史宣告结束。1952年院系调整期间,北洋大学、唐山交大、清华大学的采矿系调整到中国矿业学院,学校因此聚集了全国一流的采矿科学技术人才。1953年,为实现更大的发展,学校迁至北京,改称北京矿业学院,成为北京学院路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文革期间,学校迁至四川省合川县位于华蓥山下的三汇坝镇,更名为四川矿业学院。1978年,学校在江苏徐州重建,恢复中国矿业学院校名并在北京学院路原址设立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199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设立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1998年,煤炭工业部撤销,学校划归国家煤炭工业局管理,同年,北京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并入学校,成为学校北京校区东校园,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园的办学格局。2000年,学校整体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其后,北京校区东校园又划转北京广播学院。学校徐州校本部和北京校区逐步演变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办学实体。学校的命运始终与国运的兴衰紧密相联。伴随着历史的风雨,历经时代的沧桑,中国矿业大学与中国工业化进程同步发展,与人民共和国一起成长,100多年来,历经14次搬迁、12次易名,历经艰辛,颠沛流离,却依然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在旧中国,学校把教育英才,备物质建设之先锋;从事研究,求吾国学术之独立作为历史责任。在新时代,学校把开发矿业、开采光明、建设祖国、造福人类作为神圣使命。经过一代又一代矿大人的努力奋斗,铸就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一流品牌和独特的精神文化品格,形成了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优良校风。学校建设与发展,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毛泽东同志开发矿业的题词曾激励着一代代矿大人为事业不懈奋斗;邓小平同志亲笔批示指引学校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中兴之路;江泽民同志来校视察学校科研工作并为我校建校90周年题词;胡锦涛同志为我校建校100周年发来贺信;习近平同志出席了我校与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签署两校教育与科技合作协议。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当今全国唯一以矿业命名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在上级主管部门、煤炭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矿业为特色,理工文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基本格局。在煤炭能源的勘探、开发、利用,资源、环境和生产相关的矿建、安全、测绘、机械、信息技术、生态恢复、管理工程等领域形成了优势品牌和鲜明特色。学校设有矿业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力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化工学院、环境与测绘学院、电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管理学院、文学与法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体育学院、孙越崎学院、国际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22个学院。学校另有徐海学院和银川学院等两个独立学院。学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35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8个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4个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和1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省重点序列学科。在教育部2012年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分别排名第一、一、三、四位。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各类教职工3100多人。在1910余名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10人,副教授716人;博士生导师364名,硕士生导师920名,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达70%以上。教师队伍中,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4个、江苏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拥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含外聘),先后有1人获聘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3人获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1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4人被列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对象,63人被列入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获首届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1人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3人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5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4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0人获孙越崎能源大奖,10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3人获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5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学校始终坚持以育人为本,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教学成果丰硕。学校以孙越崎学院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为拔尖人才培养、个性化教育建立绿色通道。建校以来,先后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20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当中许多人已成长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及行业发展的科技精英、管理骨干和领军人物。2002年以来,学校先后获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优秀教材奖,建成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拥有1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和3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拥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仿真模拟实验教学中心和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高校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建设了国家级大学生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先后有16篇博士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和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及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校,2012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称号。目前全校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900余人,各类硕士、博士研究生11000余人,留学生460余人。围绕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和国家及行业的战略需求,学校致力于科学研究,提升学校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科技成果。十一五以来,共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发展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22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69项;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7项,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项,获国家级科技奖励数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获省部级科技奖励483项、授权专利5425项(其中发明专利1276项)。研究与发展经费快速增长,目前年均科研经费超过5亿元。学校建设了完备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拥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1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含研究基地),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低碳能源研究院和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建成了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学校图书馆拥有藏书270余万册,数字图书328万册。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煤炭科技博物馆(矿业安全博物馆)每年接待社会各界的参观者14000多人。学校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服务行业人才培养、科技进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以校董事会为平台大力推进社会服务,校董事会成员单位发展到121家,全面合作单位达到78家,与8个地级市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14家国有大型企业共建了研究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被评为江苏省唯一的A类(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称号;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被誉为中德科技合作的典范。学校承担了国家安监总局十二五期间万名煤矿总工程师培训任务,在煤炭行业影响力显著提升。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推进国际化办学。目前,学校同25所世界排名前200强的高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协同模式,成立了国际学院,建设了中澳矿业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联合10多所国外知名高水平大学发起成立了国际矿业、能源与环境高等教育联盟。在澳大利亚格林菲斯大学创办了旅游孔子学院。多次成功举办了国际矿业科学与技术大会、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学术年会等国际性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日益活跃。源深流自远,行健天同功。学校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2011--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我校总体办学水平实现新的跨越提升,努力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矿业大学。目前,中国矿业大学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校师生员工正在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引下,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创新的工作举措,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jwb.cumt.edu.cn - 2020-01-12 - 收藏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