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归档
派斯学院教务处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2003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教发函[2003]541号文件),是一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市合川区城区内,校园古朴典雅、环境怡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三个专业群相互支撑,文学、工学等专业相互促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万余名本专科毕业生,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时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胡德平曾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时任重庆市市委副书记滕久明、市人大副主任陈雅棠、市政协副主席黄立沛以及教育部、市教委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学校的办学成就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肯定,重庆市政府授予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称号、重庆市教委评定为平安校园、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认定为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10236人。有一支品德高、知识渊博、教育技能强的教师队伍。设有会计学院、管理学院、金融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基础部等7个二级学院(部)和教务科研处、学生工作部、后勤基建处等管理部门,开设有会计学、金融学、投资学、税收学、金融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审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英语、商务英语、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物流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22个本科专业和市场营销、会计、证券与期货等3个专科专业。其中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专业在重庆三特行动计划专业评比中被评为市级特色专业。学校教学条件完善。建有校园网和图书馆,图书馆藏书丰富,并常年订有数百余种中文学术期刊、中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图书文献资料;建有功能齐全的二级学院实验室(实训基地)及二级实验(实训)室;建有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食堂、体育馆、球类运动场和塑胶标准田径运动场等。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建立了教学督导机制,狠抓教学质量和全面素质教育,增强实践能力;开设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未来发展准确定位;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多渠道拓宽信息源,邀请用人单位来校选拔人才;鼓励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支持专科毕业生专转本,学校考研、专升本率稳步提高。学校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以素质拓展工作为推助器,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落脚点,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了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十佳评选、宿舍安全文化月等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们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共同构建了和谐文明、富有挑战、敢于创新的育人环境。学校将传承和发扬含弘自强、经邦济世的派斯精神,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jwc.paisi.edu.cn - 2019-12-15 - 收藏山大教务处网站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百余年间,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踔厉奋发,薪火相传,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近年来山东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的综合水平和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目前有15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名列国内高校第八位),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70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学校规模宏大,实力雄厚。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八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青岛校区、威海校区)的办学格局。现有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拥有在职教职工7759人(不含附属医院)。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0822人,研究生17984人,留学生3407人。学校汇聚了一批杰出人才,共有教授1082人,博士生导师897人。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 Grünberg受聘为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莫言教授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48人,终身教授10人,人文社科一级教授16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22人,"青年千人计划"1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6人,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59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6人。 学校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70个,覆盖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领域,实现了各学科的协调发展;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6项,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另有大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形成了结构完整、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历史发展中,山东大学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特别是经过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在青岛办学时期的辉煌与发展,奠定了"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享誉甚高的人文学者,以及像《文史哲》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阵地。2015年8月,学校成功举办了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这是大会成立115年来首次走进亚非拉国家,创造了大会举办以来在注册参会国家数量、发展中国家历史学家参会人数和青年学者参会人数等多方面最高纪录。上世纪末三校合并以来,新发展的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校上下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加快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推动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早日建成具有山大特色的"综合性、创新性、国际性、引领性"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
www.sdu.edu.cn - 2019-12-15 - 收藏淮南师范教务处手机版
淮南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国家园林城市淮南市,学校位于八公山下、淮河之滨,山水相映、风光秀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淮南市政府命名的花园式学校、园林式单位。连续五届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学校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取得良好成绩,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占地面积1216亩,建筑总面积48万平方米,拥有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馆藏各类图书170万册。拥有配套齐全实验实训中心21个,各类实验室236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30多个。学校现有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金融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少儿舞蹈研究中心)等15个二级学院。开设60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9275人。学校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940人,专任教师78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240人;具有硕博士学位人员641人。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12 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教坛新秀19人。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5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教学团队,3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近年来,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6项,立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86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搭建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高校智库,15个校级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化学、应用经济学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授权学科。近五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1项,淮南市科技进步奖4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主持在研国家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150余项;各类专利500余项。学校设有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 绿色化学合成重点实验室 、 中小微企业研究所等20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先后与英、美、德、韩、澳、加拿大等国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校际交流关系,与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许多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广泛开展教育教学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大学开展灵活多样的在校生文化交流和学生互派活动。学校注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性的学科竞赛中成绩骄人,先后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荣获北极光创投?公益创业赛全国金奖、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中国大学音乐超级联赛总决赛全国季军等众多奖项。学校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未来教师大奖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等学校传统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以及30多个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培养、锻炼、展现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努力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基础、强技能、重应用、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我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各地用人单位的青睐,学校连续四年被获得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被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全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在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发展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学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办出了自己的鲜明特色,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首批应急管理示范点、安徽省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安徽省首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沿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描绘的蓝图,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着力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综合实力,为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jw.hnnu.edu.cn - 2019-12-15 - 收藏江大教务处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8个学院(部),包括: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药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和体育部。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3个和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个。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873人(含研究生导师1002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62.6%,博士学位人员比例61.3%,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36.2%。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4人、万人计划入选者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部省级创新团队34个。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6年有52个本科专业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56人、博硕士研究生7932人、留学生924人。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含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精品开放课程)30门,精品、规划教材56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学校积极探索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成立至善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稳定在25%左右,位列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依托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创业企业300余家,创业汇客厅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完善奖、助、勤、贷、补、免帮扶机制,并探索基于人才培养的勤工助学新模式。学校与33个国家、地区的163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26%的学生拥有海外交流、交换经历;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建立全球首家以中华食品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史馆、设计馆、民间服饰传习馆、钱绍武艺术馆、酒科技馆等文化展馆首批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每年举办创新江南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意创业文化节、江南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在校生参演广州亚运会闭幕式等大型活动,艺术作品获文化部文华奖;学校推进体育精神育人,建有棒球、女足高水平运动队,棒球队连获第九、第十届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总决赛高水平组冠军。学校是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功能食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经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省级平台39个;牵头组建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教育部、外专局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5个及国际联合实验室16个;十二五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纵向项目243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89项;近年来获中国专利奖金奖和优秀奖6项,在中国大学专利奖排行榜上并列全国高校第20名;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7项,并列全国高校第20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国际合作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科技创新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6项。学校现与全国30多个城市及中粮集团、光明乳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建有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江南大学无锡创新设计研究院等校地联合研究院/所7个;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5A级大学基金会。学校坚持师生为重、服务为先,倾力打造曲水流觞的现代化生态校园,为学生提供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优质舒适的成长环境。校园占地面积3250亩、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37万册;生均教学科研仪器2.81万元;智慧校园建设日臻完善;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文浩科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场馆和16个学生公寓组团;学校获教育部校园规划一等奖,被评为全国高校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不断提升。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名,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蝉联第一,轻工技术与工程位居第二,设计学并列第四,纺织科学与工程位居第五;在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上,学校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跻身前1‰,学校位居ESI综合排行中国大陆第54名;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US NEWS)发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学校位居全球第706名、中国大陆第46名;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发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上,位居全球第788名、中国大陆第50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大学评价》中,位居全国第50名;在人民网发布的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居全国第22名。学校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屏障九龙好,山高水又长。未来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机制活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努力推进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建设和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jw.jiangnan.edu.cn - 2019-12-15 - 收藏大连大学教务处入口
大连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始建于1949年4月成立的大连大学(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1978年10月成立大连工学院旅大分校,后为大连工学院分院,1983年11月大连工学院大连分院独立办学更名为大连大学)、1948年3月成立的关东文法专门学校(后为大连师范专科学校)、1950年10月成立的旅大市卫生学校(后为大连市卫生学校)。1987年10月,大连大学、大连师范专科学校、大连市卫生学校三校合一,组建新的大连大学,大连大学设工学院、师范学院、医学专科学校。时任大连市副市长赵亚平出任新的大连大学校长、党组书记。2008年12月,大连铁路卫生学校并入大连大学。现任大连大学党委书记王志强,校长潘成胜。多年来,大连大学在先进大学文化的引领下,秉承让每个人都成功、让每个人都快乐的核心理念,倡导崇尚学术、崇尚科学的优良校风,坚持面向未来,发展是硬道理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以贡献求支持、求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法学、经济、教育、文学、艺术、历史、理学、工学、医学、管理11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学校现有教职工5500余人(含2所附属医院),正高职人员452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577人,专任教师1399人。各类在校学生21800余人。学校总占地面积12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70余万册。学校设27个学院,64个本科专业,21个一级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2所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大连大学注重吸引国外智力,积极开展国际间交流与合作。先后与118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友好合作关系,聘请外国专家与知名学者来校任教、讲学、访问,学校也组团或派教师出国进修、考察及学术交流。目前,大连大学已经进入了调结构、建特色、上层次、努力创建全国一流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的新的发展阶段。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方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地方能力为重点,以人才队伍建设和大学文化建设为支撑,以特色建设和内涵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动力,凝练学科方向,转变发展模式,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培养会做人、能做事,会学习、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5年到2020年,力争实现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的突破,初步建成规模适度、质量优异、结构合理、特色明显,优势突出,部分学科居于省内领先地位、综合实力处于国内地方高校一流水平的教学研究型地方大学。
jwc1.dlu.edu.cn - 2019-12-15 - 收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务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雁塔、草堂两个校区和一个科教产业园区。雁塔校区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古城墙;草堂校区坐落在秦岭北麓,毗邻千年名刹草堂寺;华清科教产业园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林带南段,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两校区和产业园区总占地4300余亩。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1956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类学科精华,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是新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本科学制的建筑类高等学府,我国著名的土木、建筑"老八校"之一,原冶金工业部直属重点大学。1959年和1963年,学校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现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项目"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陕西省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共建高校。经过并校60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实力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一所以土木建筑、环境市政、材料冶金及其相关学科为特色,以工程技术学科为主体,工、理、管、艺、文、法、经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被国际建筑师协会(UIA)授予"建筑教育特别贡献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学校党委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学校是国务院批准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3个(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省级重点学科34个。在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对陕西省的贡献度位列省属高校第二;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冶金工程等四个学科均进入全国前10名;建筑学、城乡规划学位次百分位进入全国前20%,风景园林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前30%;2016年11月我校工程学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设有研究生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兼具博士后流动站),二级学科博士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4个;具有9种类别的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获准17个领域。博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硕士点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哲学、法学、教育学等7个学科门类,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现有15个院(系),65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第一批招生,有权招收保送生,实行本硕连读。建筑学、城乡规划和风景园林学三个专业为五年学制,其它本科专业均为四年制。建筑学、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环境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工程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艺术设计等9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城乡规划、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8个本科专业相继通过教育部专业评估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科技成果研究推广中心各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陕西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陕西省重点实验室5个,陕西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3个甲级资质设计研究院。陕西省依托学校成立了"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学校现有在校学生4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8900余人,研究生7600余人,留学生70余人;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在册学生14400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8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170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者875人;拥有在职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双聘院士5名,国家教学名师、全国师德标兵1名、全国优秀教师4名、全国模范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名、全国先进工作者1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万人计划"3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者106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3名、陕西省重点领域顶尖人才1名、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名、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教授29名、陕西省"三五人才"5名、陕西省"三秦学者"特聘教授3名,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名、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获准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入选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29个、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4个,形成了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素质优秀、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十二五以来,学校先后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在国家重大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先后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和国家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平台和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院校;入选教育部首届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工程硕士教育创新院校。我校学生包揽第25届国际建筑师协会(UIA)世界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第一名和第二名,荣获第51届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国际大学生设计竞赛第一名。并校60年来,学校扎根祖国西部,铸就了"传承文明、开创未来、育材兴国、科技富民"的办学宗旨,凝练了"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树立了"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的优良校风。先后为国家建设输送了26万余名德才兼备的栋梁之才,成为国家土木建筑、环境市政及材料冶金类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十三五"期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将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和"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开放办学"的办学理念,按照"以质量特色求生存,以改革创新促发展,以服务奉献谋支持,以精细管理提效率"的发展思路,对标国家"双一流"、陕西"四个一流"和追赶超越目标,系统科学谋划,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内涵建设,自强不息,奋发有为,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知名、国内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jwc.xauat.edu.cn - 2019-12-15 - 收藏潍坊学院教务处系统
潍坊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山东省潍坊市。学校现占地2100亩(14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4.2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8.86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5亿元。学校建有集文献服务、信息咨询、数字资源检索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71万册、电子图书25TB。建有反映潍坊悠久历史文化的潍坊文化名人馆。公开出版党委机关报《潍坊学院报》和学术期刊《潍坊学院学报》。建有高标准的大型体育运动场和面积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建有北海文化研究院、山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潍坊金融财政研究院、文博研究院、新型电磁材料研究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等60个研究院所和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体的285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学校建有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校园网,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潍坊地区网络中心、全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学校现设22个教学单位,有68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农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和艺术学10大学科门类。现有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8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省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支持计划专业、省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省级成教品牌专业等30个;有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省级成教特色课程66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开展教育部国培计划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6项。学校现有教职工2021人,其中专任教师1382人。教职工中博士学位245人、硕士学位1043人,高级职称649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2人。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50余人。聘任两院院士刘以训、钱逸泰、许绍燮、束怀瑞、麦康森、傅廷栋、姚建铨、潘建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23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特聘(兼职)教授或专业委员会负责人。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发扬和衷共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的潍院精神,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区、市)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5700余人,接收1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近年来,学生在全国、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活动中获奖2710余项,在校生获授权专利124项,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上线率30%以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保持在93.34%以上。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主动对接蓝黄国家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深入开展服务潍坊行动,紧紧围绕机械装备、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海洋化工、设施农业、文化旅游等地方支柱产业开展科研攻关,提供科技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80余项,省部级项目730余项;教职工取得授权专利111项;出版著作、主编教材等77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40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746篇,被SCI、EI等收录1872篇。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借鉴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同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办学。近年来,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分别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教育改革试验区首批试点建设的山东省教师教育基地、国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山东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山东省平安校园等称号,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和人民网、光明网、大众网、山东省教育厅网站等媒体多次报道。
jwc.wfu.edu.cn - 2019-12-15 - 收藏大连海事大学教务处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是交通运输部所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海事院校之一。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1911年,以船政科为基础创办邮传部上海高等商船学堂。1912年,改名为吴淞商船学校。1929年,经停办后正式复校,定名为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决定,交通部吴淞商船专科学校与交通大学航业管理系正式合并,成立上海航务学院。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由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前身为国立辽海商船专科学校,系由1927年东北航警处创办的东北商船学校演变而来)、福建航海专科学校(成立于1952年,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学校有着较深的历史渊源)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惟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3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和国际海事组织(IMO)在学校设立了亚太地区国际海事培训中心;1985年,世界海事大学在学校设立分校;1994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年,被国家批准进行211工程重点建设;1998年,学校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国家港务监督局和挪威船级社(DNV)的认证,成为我国第一所获得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和DNV三个认证规则证书的大学;2004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专家组对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的评估检查,并获得优秀;2006年,交通部、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就支持加快大连海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达成了共建协议。通过不断地建设和发展,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层次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同类院校的前列。大连海事大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在国内外所享有的声誉得到了中央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993年,江泽民、温家宝、曾庆红、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了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同志亲笔为学校题词坚定、严谨、勤奋、开拓,建设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2009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活动,李长春、张德江、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学校致信或题词祝贺,刘延东、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视察了学校。大连海事大学位于中国北方海滨名城大连市西南部。学校占地面积136.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7.7万平方米。学校拥有设施和功能齐全的航海类专业教学实验楼群、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水上求生训练馆、教学港池、图书馆、游泳馆、天象馆等;拥有航海模拟实验室、轮机模拟实验室等100余个教学科研实验室,拥有2艘远洋教学实习船。大连海事大学设有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系、物理系、体育工作部、继续教育学院、交通运输高级研修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学院、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院(航海教育研究所挂靠)等19个教学科研机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共计20000余人,同时招收攻读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外国留学生。并校60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级专业技术人才9万余名,其中大多数已成为我国航运事业的骨干力量。学校拥有50个本科专业, 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9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7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 (MPA)、法律硕士(J.M)、翻译硕士、工程管理硕士、国际商务硕士、社会工作硕士、工程硕士(14个领域)专业学位授予权。学校现拥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个省重点培育学科; 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科技合作基地,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大连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大连市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专业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 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项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本科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省级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本科重点支持专业,11个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7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个省级课程体系国际化试点专业,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省级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大连海事大学拥有一支整体素质好、层次结构较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46名,其中教授324名,专职博士生导师172名,聘任二级教授32名,三级教授67名,并涌现了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在海上交通工程、航海信息工程、船舶智能化、船舶动力系统及节能技术、船机修造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海洋环境保护、海事法规体系等领域,集中了一批专业理论深厚、科研能力较强的知名专家、教授和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的青年骨干。学校还聘请共享院士 7名、千人计划教授5名、长江学者7名、讲座教授85名,通过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实质性工作与交流,使大连海事大学师生能够近距离接触各学科前沿理论,进一步拓展了视野,活跃了学术气氛。大连海事大学十分注重对外交往和校际交流。改革开放以来,先后与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英国、韩国、澳大利亚、瑞典、埃及、越南、斯里兰卡等3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所国际著名院校、单位正式建立合作关系,在合作办学、师生交流、合作科研等方面一直保持着实质性联系,合作的领域正在不断拓宽。2005年3月学校与世界海事大学合作举办的海上安全与环境管理硕士班首次招生,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合作办学层次。学校在斯里兰卡科伦坡国际航海工程学院建立了我校海外校区,并于2007年在斯里兰卡开始招生,实现了我国高等航海教育的首次输出。学校还与多个国际组织和机构保持了长期合作关系,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劳工组织(ILO)、国际海事大学联合会(IAMU)、全球海事培训协会(GlobalMET)、国际航海教师联合会 (IMLA)、亚太经合组织(APEC)、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国际航运协会(ISF)、国际船级社协会(IACS)、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英国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以及日本邮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学校还积极开展教育创新,不断拓宽办学渠道,引进教育资源。新百年、新海大、新征程、新贡献,大连海事大学在交通运输部、教育部和省市的正确领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瞄准新目标,践行学汇百川,德济四海的校训,传承坚定、严谨、勤奋、开拓的海大精神,坚持尚德、励志、感恩、济世的育人主线,弘扬同舟共济,艰苦卓绝,科学航海,爱国为根为主体的校园文化,承载使命,抢抓机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学校建设成世界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并向着具有鲜明航运特色的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努力奋斗!
www.dlmu.edu.cn - 2019-12-15 - 收藏邢台学院教务处网
邢台学院前身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始建于1910年(宣统二年),是当时直隶省最早成立的四所师范之一。1912年民国建立后,改称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校,曾用名河北省第四师范学校、邢台师范学校等。1984年升格为邢台师范专科学校;1996年3月,与原邢台教育学院、邢台经济管理干部学校三校合并,成立邢台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目前是河北省唯一一所一脉单传、在原校址上不断建设延续传承发展而来的高校。学校在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等不同时期,为民族利益和国家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1925年5月,直隶四师党支部委员会成立,是当时冀南地区建立最早的中国共产党支部之一;1931年3月,四师学潮运动,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推进了高校民主治校进程。学校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和著名专家学者,省部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如原全国总工会主席刘宁一、河南省委书记、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张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书记乔晓光以及著名书画家白寿章、著名诗人王亚平、著名史学家胡如雷等。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得到了快速发展,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学校的毕业生遍及邢台的各个工作领域,为邢台基础教育培养了大批师资,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门人才。在邢台教育领域乃至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2000年11月,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莅临学校视察;2002年7月,原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到校视察,均对学院改革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给予了充分肯定。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近年来,学校按照资源整合、集中办学、走出债务困境,推动学校实现新时期的新发展的整体思路,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争取邢台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全面加强了校园基本建设,校园环境改观,办学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各方面工作均取得了重要成就。进入十二五,学校工作重心逐步由以外延发展为主转向内涵建设上来,正在加大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力度,激发学校内在的发展动力;贴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加大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坚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促进教学的指导方针,搭建科研平台、组建科研团队,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积极开展服务地方的应用性研究;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文化传承引领作用等等。全院上下正在按照十二五规划所确定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的目标而努力!目前,学校总占地面积943.16亩(另有发展预留用地758亩),建筑面积33.88万平方米,普通本、专科在校生1.7万余名。学校图书馆藏书98.4万册,仪器设备总值9385万元,电子图书220余万种。学校现有教职工1243人,教师91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60人,博士、硕士543人。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系部),76个本专科专业,涵盖文、理、工、经、法、管、史、教育、艺术9个学科。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被评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人才培养创新高地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美术学、国际贸易学、会计学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发展学科。
jwc.xttc.edu.cn - 2019-12-14 - 收藏宜宾学院教务处
宜宾学院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宜宾市。学校是2001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四川教育学院宜宾分院合并组建而成的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占地1266.89亩,校舍面积3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多元,藏书301.15万册(含电子图书153.65万册),拥有固定资产近6亿元。现有教职工1010人,其中高级职称383人,博士、硕士548人;有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等8人。另聘有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校外专家教授和双师型教师160余人。学校现有18个二级学院,开办有覆盖文、理、工、管、经、法、教、艺、农九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59个,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学校建有固态发酵资源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酒文化研究中心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思想家研究中心、中国酒史研究中心,建有四川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四川省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农村幼儿教育研究中心、四川省水运经济研究中心,建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发酵资源与应用、计算物理、香料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分析与控制等。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全国造林绿化 400佳单位、四川省园林式院校、四川省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2012年以来,学生参加国家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各类学科竞赛活动的人数大幅增加,获奖层次明显上升,共获得国家级竞赛奖139项、省级竞赛奖328项,其中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VEX机器人大赛、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等竞赛的全国一等奖39项;近几年,学生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数量显著增加,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学校是教育部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院校之一,是四川省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之一。学校和同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大学等6所国内知名大学建立了联合办学机制,每年选派优秀学生到合作学校学习;与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签订协议,在校生可赴德国攻读硕士德制工程师;学校是举办成建制的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培训项目的高校,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目前,学校与有关国家签订了合作协议,正在努力建设中美应用技术学院、中德同济工程师学院、中俄四川萨拉托夫艺术学院等国际化学院;学校还与日本、俄罗斯、韩国、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有合作办学关系,形成了健全的师生交换往来的机制。学校树立了制度为先、师生为本、育人为首、学术为魂的治校理念。在这个基本理念的引领下,坚持依法治校,建立和完善内部大学制度的管理理念,坚持办学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发展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坚持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为教师成功搭建平台、为社会发展提供支撑的服务理念,坚持遵守学术规范、弘扬学术传统、坚守学术品格、追求学术精神的治学理念,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围绕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型综合大学的办学目标,实施 人才建校、教学立校、科研兴校、服务强校的发展战略,坚持 务求实干兴校,力戒空谈误事的工作总要求,在抢抓机遇,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升内涵的工作主题引领下,努力构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依法治校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进十三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设创新型、应用性、国际化的办学格局,正在为创办人民满意的大学而不懈努力。
dep.yibinu.cn/jwc - 2019-12-14 - 收藏
推荐资讯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