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网站目录
“高等教育”网站目录
贵州大学教务处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2004年12月,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05年9月,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2012年,被列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14所高校之一。2016年4月被列为国家一省一校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学校占地面积6117.70亩。图书馆现有馆藏纸质文献368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210万余册。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及艺术学12类。下设39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46549人,全日制研究生7575人。现有教职工3920人,其中,专任教师2364人,教授451人、副教授843人,具有博士学位701人、硕士学位987人。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青年千人计划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科技人才14人、贵州省核心专家14人、贵州省省管专家51人。此外,入选2015、2016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8个、省部级重点学科21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7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3个。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级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4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教学基地及示范点16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5个。学校全面服务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重培育发展特色优势学科。近年来,新建了药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烟草学院、医学院、茶学院等一批特色学院。新建了东盟研究院、阳明文化研究院、长征文化研究院、中国西部发展能力研究中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院、大数据产业发展应用研究院、公共大数据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一批特色研究机构。学校注重推动中西部及贵州高等教育发展,发起成立了中西部一省一校国家重点建设大学(Z14)联盟和贵州省9+1高校协作联盟,并被推选为秘书长单位。是浙江大学对口帮扶高校,与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天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广西大学等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全省9个市(州)、20多个县(区)人民政府以及170多家企业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与茅台集团、瓮福集团、中铝贵州分公司、中烟贵州分公司等加强科技合作,实施贵州省博士科技兴村教授、博士进企业百千万科技特派员系统工程等行动计划。不断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提升合作层次,推动地方发展。学校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所高校或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是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中国政府奖学金院校、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在美国普莱斯比学院建立了孔子学院。此外,学校在IAUP(国际大学校长联盟)、AUAP(亚太大学联盟)等国际组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2008年以来,学校承办、协办了9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面向未来,学校秉承明德至善 博学笃行的校训,坚持以兴学育人为根本,立足贵州、服务地方,努力建设有区域特色和国内外影响力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为实现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aa.gzu.edu.cn - 2020-01-12 - 收藏河南农业大学教务处
筚路蓝缕,栉风沐雨,河南农业大学走过了百余年的办学历程。学校源自1902年创办的河南大学堂,先后经历了河南高等学堂、河南高等学校、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农科、河南大学农学院等办学阶段。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重新独立建制,更名为河南农学院。1984年12月更名为河南农业大学。2009年9月成为农业部与地方省政府共建的第一所省属农业高校。2012年11月成为国家林业局与省政府共建高校。2013年5月学校牵头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2011计划。学校下设20个学院,设有农、工、理、经、管、法、文、医、教、艺10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6个一级学科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5个博士点,80个硕士点,3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84个本科专业(方向)。各类在校生32000多人。学校在职教职员工180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664人,博士学位53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8人,省百人计划人选2人,中原学者7人,河南省特聘教授16人;获国家中华农业英才奖专家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国家骨干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1人,农业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岗位科学家10人。学校建有国家2011计划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郑州国家玉米改良分中心、教育部作物生长发育调控重点实验室、农业部农村可再生能源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等34个国家和省部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学校建有郑州市文化路、龙子湖和许昌新区三个校区,占地面积5000亩。建有两地三校区互联、全方位覆盖的信息网络环境,以及数字化校园综合应用信息共享平台、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学校面向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长期以来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近年来,学校坚持科学发展,坚持规模与内涵并重,以改革为动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突出办学特色,正在努力建设一所以生命科学及其相关基础学科为先导、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特色明显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努力成为河南高级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农业科技创新的依托基地、农业高新技术的孵化基地、农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基地。
jwc.henau.edu.cn/theol/index.jsp - 2020-01-12 - 收藏湖师院教务处
湖州师范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6年的钱塘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9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原湖州师范专科学校、湖州师范学校和湖州教师进修学院合并成立湖州师范学院。2000年5月,原湖州卫生学校并入湖州师范学院。2005年11月,学校以良好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是具有培养本科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学校、国家卓越医生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第一批录取学校。学校位于历史悠久、山水清远、交通便捷的浙江省湖州市,湖州东邻上海、南靠杭州、北接南京,与苏州、无锡隔太湖相望,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占地1600余亩,校舍总面积57.9万平方米。有商学院、社会发展与管理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求真学院,有6所附属医院、1所附属中学、2所附属小学。全日制在校学生18000余人(其中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117人、求真学院学生近7200人),成教在册函授学生5000余人。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4万平方米,总藏书量340余万册(含电子图书),国内外期刊1500余种。学校涵盖教育学、工学、农学、医学、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11大学科门类,正按照做优教育、做大工学、做强农医、做精数理、做特人文、做活经管的建设思路,积极扶植和培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新兴学科,构建科学合理的学科体系。学校拥有53个本科专业,1个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省重点(工程)实验室,2个省2011协同创新分中心;1个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1个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8个省级一流学科;2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6门省级精品课程;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是浙江省教师教育基地、浙江省农村社区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学校生源充足,毕业生就业质量持续提高。学校现有教职工1340余人,专任教师900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106人,副高职称教师232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30余人。有共享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长江学者1人,部级岗位科学家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省高等学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省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省151人才工程重点资助人员1人、第一、二层次人选13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23人。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9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百名两课优秀教师1人;获全国曾宪梓教育基金奖9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拥有第35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1人,另有一名校友获第42届南丁格尔奖。学校曾获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省高等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省高师院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1项;获第十届全国统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博士论文奖)1项,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7项、三等奖12项、进步奖4项。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3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48项。与湖州市政府共建湖州发展研究院、湖州市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州马克思主义讲习所等,拥有5个湖州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与省内外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承接服务地方项目1000余项。实施开放办学和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学校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2015年底在阿塞拜疆设立孔子学院。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1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40多所院校和机构签署了交流合作协议,实施中青年教师海外培养计划和国(境)外校际学生交流项目近30个,每年出国(境)学生数达200人以上。招收美国、俄罗斯、乌克兰、孟加拉等30多个国家的500多名长短期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设立陆增镛教师奖、陆增镛励志奖学金、赴港交流项目、众富基金会赵孟頫奖学金等多个专项基金。学校是教育部中美合作平台1+2+1培养计划浙江省第三家单位。学校努力构建特色文化,打造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根植湖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拥有沈行楹联艺术馆、赵紫宸赵萝蕤父女纪念馆、陆增镛纪念馆、湖州历代状元馆、胡瑗广场等一批以湖州文化人物为主的场馆,开设胡瑗大讲堂,举办胡瑗文化节,倡导君子之风,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文化印记;校园环境优美,四季景色宜人,绿化面积达500余亩,兴建思源广场、安吉园、长兴广场、德清湖等一批集聚着地方爱心毓校情怀的文化景观。学校以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的明体达用教育思想为校训,坚持校地共育,共建共享的道路,努力培养卓越应用型人才。当前,学校正按照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来校视察时的指示,朝着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区域性的大学——湖州师范大学的目标迈进。
jwc.hutc.zj.cn - 2020-01-12 - 收藏内蒙古民族大学教务处
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拥有霍林河、西拉木伦和滨河园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236.6万平方米,校舍面积41.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8.4万册。学校设有27个教学单位、7个教辅单位、1个附属单位,开设本科专业72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国家特殊需求人才项目——蒙药学博士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涵盖了73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具有教授自评权。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461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20630人、少数民族预科学生121人、普通专科学生410人、硕士研究生825人、博士研究生7人、留学生468人,另有成人教育学生9935人;有教职工1739人,其中专任教师1054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6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21人。在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全国劳模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1人。实施了柔性引进人才计划,成功引进了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等高层次人才95名。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有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有国家民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重点实验室3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工程中心2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4个。十二五以来,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9项,SCI、EI、CSSCI收录论文656篇,获自治区级科研成果奖19项。有6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社会科学(汉文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国首家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的专业期刊。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与俄罗斯布里亚特农业大学、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美国杰克逊威尔州立大学、澳大利亚纽卡斯尔大学、日本上越教育大学、韩国江源大学等25所国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其中与蒙古国国立医科大学的合作交流成效显著,在蒙古国共建了蒙药研发工程重点实验室、蒙药制药厂和合作国际蒙医医院。学校是国家留学基金委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SEC)项目培养单位,已开设ISEC项目专业3个。与美国托马斯大学开展了护理学本科专业双学士学位联合培养项目。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多项荣誉。2011年学校附属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蒙西医结合重点医院,2012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和自治区涉外院校信誉等级一级院校,2013年学校被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2014年附属医院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蒙医药学院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经过近60年的发展与建设,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较为雄厚、教学设施相对完善、办学形式多样、教学质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民族大学。学校将继续秉承博学明理、崇德至善的校训精神,坚持务实办学、创新办学、开放办学、特色办学,不断深化综合改革,促进科学发展、内涵发展和转型发展,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学科优势的高水平综合性民族大学而不懈努力!
jiaowu.imun.edu.cn - 2020-01-12 - 收藏澳门城市大学
澳門城市大學前身為成立於1981年的東亞大學,2011年2月更名為澳門城市大學 (葡文名稱:Universidade da Cidade de Macau,英文名稱:City University of Macau)。大學氹仔校本部座山面海,飽覽南海、珠江及澳門景色,是澳門地區海拔最高的綜合性大學,亦堪稱是求學及從事研究的理想高等學府。城大現有學生近5900名,其中本科生4500餘名(76%)、碩士生近1000名(17%)、博士生400餘名(7%)。其中,澳門本地學生3500餘名(60%)、內地學生近2200名(37%)、(非內地)境外學生近200名(3%)。大學設有國際旅遊與管理學院、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法學院、公開學院、及城市管理學院,共提供7個學士學位、7個碩士學位、4個博士學位的35種學位課程。其中,國際款待與旅遊業管理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課程、服務業管理學士學位及碩士學位課程、設計藝術學士學位課程、社會工作學士學位課程、應用心理學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課程、以及資深財務策劃顧問專業證書課程(PCFC(EP))、財務策劃顧問專業文憑課程(PDFC)等特色課程,因應用性、實務性強,受到廣大學子青睞,報考人數不斷上升。大學設立了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葡語國家研究院、澳門一帶一路研究中心、經濟研究所、旅遊博彩研究所及澳門發展研究所等6個研究機構。城大立足本土、放眼國際,率先於本澳地區開展課程國際權威認證,更開創性地成立多個特色研究機構。大學國際款待與旅遊業管理博士學位課程及碩士學位課程是本澳唯一均獲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WTO)TedQual優質教育素質認證的特色課程。大學率先成立了本澳唯一的葡語國家研究院及一帶一路研究中心。二者相輔而行,強化大學在人文社科領域的學科優勢。本澳唯一的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夥伴)基地設立於大學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全球首個「澳門世界記憶學術中心」落戶城大,成為本澳及區域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工程聯繫的橋樑。大學成立的澳門城市治理大數據研究中心成為本澳先行,探索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旅遊、智慧金融、智慧教育和智慧管理等研究重點,提升城市治理及其大數據技術的研究能力。自陳明金先生於2010年9月接辦大學並出任校董會主席以來,城大遵循更名、改制、轉型、升級的八字方針,借鑒國際上現代城市大學辦學經驗,凝練人文、藝術、商學及社會科學學科特色,培養澳門和區域所需的應用型、實務型中高級人才,力求成為一所有特色、高品質的多科性大學。大學發展規劃與澳門及區域的發展趨勢有機結合,體現城大根植澳門、服務區域的辦學責任心和使命感。城大立足國際化管治及管理視角,不斷加強教務管理團隊建設、優化學術治理機制、完善行政管理機制,建設高素質的教學及管理梯隊。大學面向全球延攬學術及管理人才,建立了一支逾220人的國際化優秀師資隊伍,逾74%教學人員在世界知名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更廣泛聘請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提供授課及指導研究生。城大持續增加科研投入,逐步積累科研成果,穩步建設科研團隊。科研學術活動廣獲認可,重點研究基地成效顯著,正逐步發揮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智庫作用。大學科研相關數據納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教研人員於本澳及區域認可的核心學術期刊及國際學術會議發表高水準學術論文,數量逐年增加。大學學刊《社會經濟發展研究》已成功刊行12期,發行拓展至兩岸四地及海外,社會影響力逐步擴大。科研團隊持續承接多項由澳門基金會、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澳門特區政府政策研究室、國家哲學社科基金等機構資助、委託之科學研究項目,緊貼澳門發展實際和社會熱點,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議得到各界的高度重視和廣泛討論。大學重視澳門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作為澳門唯一國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夥伴)基地的建設,加強學術研究領域的學科優勢。城大充分依托特區區位及大學辦學機制優勢,銳意開拓海外國際合作交流,提高大學聲譽。目前已與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WTO)、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美國新墨西哥大學、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學、葡萄牙米尼奧大學、韓國韓世大學、阿聯酋酒店管理學院、法國特魯瓦-香檳高等商學院、東帝汶國立大學等10餘所國際學術與專業機構建立了深度合作機制。同時,拓植兩岸四地及大中華區域合作網絡,與廈門大學、東北師範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遼寧大學、貴州大學、南京師範大學、蘇州大學、江蘇大學、安徽工業大學、中南財經大學、南京財經大學等30餘所大學與學院簽署了合作協定,並與臺灣真理大學、觀光學院、中原大學、國立金門大學以及香港管理學院等高等教育機構建立了合作關係。城大根植本澳合作平臺,重點拓展與業界、行業協會之務實合作。隨著城大公開學院榮獲國際會計師公會(AIA)授予國際會計師在澳門唯一考試中心資格,特許金融分析師(CFA)、特許財富管理師 (CWM)、金融風險管理師(FRM)的專業培訓及專業認證亦陸續落戶城大。大學亦是為澳門地區提供最全面國際主流英語考試的測試基地之一,提供多益(TOEIC)、托福(TOEFL)、雅思(IELTS)及SAT等多項考試服務。城大注重為師生打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努力建設綠色、智能、友好的新型校園。鐘靈毓秀的校園生機盎然,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大學擁有豐厚的歷史積澱,薪火相傳、文脈綿延。校園鬱鬱蔥蔥,亦色彩斑斕、馨香宜人,寓意城大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生活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智能化校園的建設,為師生提供了數位化的教學及學習平臺,優化了學習資源的配置及利用。全面嚴格的校園安全建設,及無障礙校園的推廣,亦為友好、和諧、安全的校園環境提供了保障。城大站在追求卓越的新起點上,傳承澳門高等教育發展文脈,把握澳門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機遇,緊貼澳門特區社會和經濟發展需求。大學堅持以品質求生存,以特色謀發展,努力發展成為立足本土、追求卓越和放眼世界的高質量、區域特色鮮明的高等學府,承載國家和澳門社會給予的厚望與囑託。
www.cityu.edu.mo - 2020-01-12 - 收藏澳门镜湖护理学院
澳門鏡湖護理學院是鏡湖醫院慈善會屬下機構,由創辦於一九二三年的鏡湖護士助產學校發展而成。在近一個世紀的歲月中,累積著無數人的心血和力量,也經歷了漫長曲折的發展過程。一九四五年秋,柯麟院長任本校校長,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日趨嚴謹,護校迅速發展。一九五六年, 何添及何賢先生昆仲捐資興建澄溪紀念堂作為校址,一直沿用至今。一九九一年,招收高中畢業生及獲澳門政府資助部份經費,教學條件逐步得以改善。一九九四年,學歷獲澳門政府認可。一九九七年編寫「高等護理專科課程」,獲國際護理專家評審通過並於一九九八年開辦。一九九九年十一月獲政府認可為私立高等教育機構;並於同年十一月十六日提升為澳門鏡湖護理學院,從此揭開澳門護理高等教育新的一頁。2005-2006年度畢業典禮隨著社會發展需要,必須進一步提高護理素質,開辦護理學學士學位課程是大勢所趨。二零零二年九月學院獲特區政府批准開辦「護理學學士學位課程」。為了確保課程能與國際接軌,二零零二年十二月邀請了英國、美國、巴西及香港護理教育專家到來本院對學士學位課程進行評審工作,並於二零零九年進行了課程的中期評審,得到評審專家的充分認同,且獲得通過。二零零八年與香港醫院管理局合辦「護理學專科深造課程」,為澳門培訓專科護士出一分力。學院並於二零一零年,與中山大學合作開辦護理學專業碩士學位課程,繼續致力推進護理教育向更高層次邁進。學院重視人文關懷和多元文化教育,培養學生成為品格與才能並重的護理專業人才,在培養合格的護理人才同時,著重人的整體培育。為實現仁愛關懷的理念,在校董會的鼓勵和支持下,於零零六年設立了「仁愛護苗基金」。透過獎、助學,鼓勵有志青年學習護理專業、投身護理事業。學院的發展,必須保持與祖國及國際的連繫,與港、澳、內地及國外多所大學、醫療機構建立學術交流合作。於二零零五年起,畢業班學生到內地、香港、台灣、新加坡等地進行交流實習,以擴展學生視野,吸收多元文化。為了推動澳門護理與健康科學學術研究的發展,學院於二零零一年十一月創辦了《澳門護理雜誌》。旨在推進護理與健康科學的學術研究發展,提高護理技術水平及護理教學質量,總結護理事業發展的新紀元。二零零四年九月創辦《康護之聲》,目的在於溝通訊息,提高有關健康護理知識和實際運作水平,促進和完善各部門及師生員工之間的關係與團隊精神。為實踐學院教學、科研、社會服務三結合的方針,為配合特區政府施政重點,學院於二零零六/二零零七學年開始籌備成立護理及健康教研中心,並於二零一二年九月正式成立啟用,開展一系列研究和教育:二零一一年四月開展「仁.愛晚晴」-應對老齡化社會教育系統工程,是一項多學科、多專業、跨職系合作,全面完整的社會教育系統工程,實施後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近幾年,學院承接了政府委托之多個研究項目,其中《澳門特別行政區長者長期照顧服務需求評估》、《澳門護理人力資源十年規劃研究》、《澳門小學生視力狀況及相關因素調查》及《澳門社區護理人力資源十年規劃研究》已完成並發表報告。學院的未來,除了繼續培養高素質的護理人才外,更為推動澳門護理教育更高層次發展不斷努力。同時亦通過培訓人才、進行科研等為本澳長期照護服務提供支持力量。
www.kwnc.edu.mo - 2020-01-12 - 收藏国立交通大学
交大簡介-特色與願景本校特色本校為研究型大學,向以理工著稱,尤在電子、資通訊及光電等領域已佔世界頂尖領導之地位,另於優勢基礎之上,發展管理與科技領域之結合、開拓人文社會新興領域及開展國際客家文化。近年更結合既有優勢領域進入新興生醫電子領域並發展問題解決為取向之科技應用工程領域。未來發展願景本校以成為世界頂尖一流大學及全球高科技產業研發與創新之重鎮為長程發展願景,期以「培育跨領域領導人才」及「尖端研究及應用」為柱,以「國際化」、「校際合作」、「教研相長」為樑,達成發展目標。為達成發展目標,除加強落實行政E化、強化行政評鑑及開源節流作為行政革新及永續經營的策略外,本校亦提出六項主軸策略含:一、培育優質跨領域人才。二、推動科技整合、跨領域研究。三、延攬傑出人才及留住國內優秀人才。四、深化產學合作。五、推動國際化。六、校園空間整體規劃及永續經營。未來本校將持續依發展優勢,在教學方面培養學生的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實施全人教育,強化專業知能;在研究方面,提升研究能量,質量並重,以對學術產生貢獻;在社會責任方面,促進關懷與服務,進行產學合作,並加強與校友之合作,以回饋社會。
www.nctu.edu.tw - 2020-01-12 - 收藏国立台湾科技大学
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成立於民國六十三年八月一日,為我國第一所技術職業教育高等學府。建校之目的,在因應我國經濟與工業迅速發展之需求,以培養高級工程技術及管理人才為目標,同時建立完整之技術職業教育體系。本校校地約48公頃,校本部位於臺北市基隆路四段四十三號,現有大學部學生5,600位,研究生4,900位,專任教師420位。本校自民國八十六年改名為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目前設有工程、電資、管理、設計、人文社會、應用科技及智彗財產學等七個學院,分別有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營建工程、化學工程、電子工程、電機工程、資訊工程、工業管理、企業管理、資訊管理、建築、工商業設計、應用外語及全校不分系等系及自動化及控制研究所、光電工程研究所、管理研究所、財務金融研究所、科技管理研究所、數位學習與教育研究所、應用科技研究所、醫學工程研究所、專利研究所及色彩與照明科技研究所等獨立研究所,此外尚有人文社會學科負責人文、社會、法律、音樂、環保類等課程之教學,以及師資培育中心專以培養學生未來擔任中等學校工、商、管理、設計等科之合格教師,合計共有二十四個獨立系所、師資培育中心及人文社會學科等教學單位,招收博士班、碩士班及大學部學生。本校大學部設有四年制、二年制及二年制進修部等三種學制;凡高職、高中畢業生,皆可以報考本校大學部四年制,而二專、三專及五專等專科學校以上之畢業生,可以報考本校化學工程系、企業管理系及應用外語系大學部二年制。應用外語系設有二年制進修部學制,利用夜間及暑假期間上課。凡在本校大學部修畢應修學分且成績及格者皆授予學士學位。本校自民國六十八年起開始招收碩士班研究生,凡國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相關學系畢業,具有學士學位,或符合同等學力所規定資格者,都可以報考本校碩士班。此外,針對長期在社會就業且具碩士班報考資格人士,本校部分系所也設有碩士在職專班,提供回流教育管道。凡修畢各所規定學分,完成碩士論文並經考試及格者授予碩士學位。本校自七十一年起開始招收博士班研究生,招生對象為國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獲得碩士學位、或符合同等學力所規定資格者皆可以報考。自九十年起部分系所也開始招收博士在職專班研究生。凡修畢各所規定學分,完成博士論文並經考試及格者授予博士學位。本校至今各系所畢業校友逾六萬人,工作地點遍佈全國各地。畢業校友中,除部分出國繼續深造外,大多數都能立即投身於國家建設行列中,貢獻所長。由於實作經驗豐富,理論基礎完備,工作態度認真,畢業校友皆深受服務單位的肯定。
www.ntust.edu.tw - 2020-01-12 - 收藏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位于拉萨市娘热路43号。其前身为拉萨市文教局1964年创办的师训班。1975年8月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拉萨市师范学校,1978年迁至现址。经过30多年的持续发展,2006年2月14日,经国家高校设置委员会批准,升格为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现占地265亩,预备用地300亩,建筑面积58255.25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607.57万元。现有教职工260人,其中专任教师210人。教师职称情况:教授5人,副教授45人,讲师72人。专任教师学历情况:博士5人,硕士95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746人,其中,男生1123人,女生1623人。师生员工中共有藏、汉、蒙、回等11个民族。学校现下设15个二级机构,其中管理部门6个(校办、政工人事处、纪检委、教务处、学工处、财资处),系部7个(语言文学系、数学和自然科学系、教育系、信息技术系、体育艺术系、公共教学部、继续教育部),教学辅助单位2个(基础教育研究所、图书文献中心)。学校主要任务是立足拉萨,面向全区,为全区培养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专科层次的小学、幼儿师资,承担全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校长及其他教育管理干部的在职培训和提高的重任。现有26个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6个:语文教育、综合文科教育、英语教育、数学教育、科学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音乐教育、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物理教育。非师范专业10个:藏汉翻译、旅游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社会工作、法律文秘、应用电子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心理咨询、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农村能源与环保。38年来,学校为全区输送全日制和函授毕业生25000多人,培训各类学员6400多人,是自治区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和工作母机。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语言文字先进集体、全国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院校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先进集体、 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自治区文明学校、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自治区学习使用发展藏语文先进集体、自治区绿色学校、自治区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自治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拉萨市先进基层党委、拉萨市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拉萨市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拉萨市定点扶贫工作先进集体、拉萨市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先进集体、拉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单位、 拉萨市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先进驻村(居)工作队、 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先进工作队、 拉萨市市直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建设综合考评一等奖等荣誉称号。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拉萨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托对口支援省市和对口支援高校的重要优势,拉萨师专将加快改革与发展的步伐,积极实施实施以德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民主治校、外力助校五大战略,力争把学校办成全国有名的民族师范专科学校,并在此基础上建成拉萨大学。学校分三个阶段实现上述目标:第一阶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从提升内涵、加强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建设入手,逐步建立与区、市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专科学校办学体制,成为合格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做到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并举,师范教育与非师范教育并举,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并举。第二阶段,办成具有一定规模和较高质量的,专业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努力提升办学层次,大力发展小教本科教育,培养教育发展所需要的小教本科层次的师资人才。第三阶段,实现办学现代化。将学校建成西藏最好、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民族师范学院。同时,面向拉萨及全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开放型的办学模式,在充分展示民族师范水平和特色的基础上,建成综合性的拉萨大学。
www.xzlssf.org - 2020-01-12 - 收藏山东建筑大学教务处
山东建筑大学始建于1956年。学校秉承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弘扬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强化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以土木建筑为特色,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省属高校,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绿色建筑技术及其理论博士人才培养高校、山东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学校位于济南市临港开发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校舍面积64余万平方米。目前,学校设有17个学院(部)和2个研究(设计)院,58个本科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2.5余万人。学校拥有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乡土文化遗产保护重点科研基地,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16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纸质藏书181.2738万册,电子图书15324GB,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552亿元。拥有现代化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和数字化校园环境。学校现有教职工1948人,其中专任教师1362人,高级岗位人员870人,博士生指导教师30人,在岗硕士生导师510人。拥有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新世纪人才工程人员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2人,泰山学者优势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1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专家8人(其中全职泰山学者特聘教授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人,山东省级教学名师13人,山东省优秀教师13人。学校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1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6个土木建筑类专业通过国家专业评估。学校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级。学校近五年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90余项,科研经费总额达到3.5亿余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教育部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720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1251篇,出版专著教材388部,获得国家专利559项。拥有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1个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优秀科研创新团队。《山东建筑大学学报》获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校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自学校深入实施《服务山东建设事业行动方案》以来,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50余项,有400余项成果实现技术转化和产业推广,主持或参与制定了40余部国家与省相关行业规范标准。承担济南市长清大学科技园、奥体中心、园博园等40余项大型工程的项目管理,参与完成世博会山东馆、全运会自行车馆、中国足球篮球学院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学校荣获山东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称号。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现已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台湾、香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余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注重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现开办8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10余个学生访学项目,开办了留学生英文授课本科项目。重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通过聘请高层次国外专家、学者来校任教和讲学,提高人才培养国际化水平。近五年来,学生在挑战杯、数模、电子设计等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2100余项。毕业生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就业率连续11年保持在90%以上。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首批)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首批)创客之家等荣誉称号。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学校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科学研究水平、社会服务能力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为早日建成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进!
jwc.sdjzu.edu.cn - 2020-01-12 - 收藏
推荐资讯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