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35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35分类目录 » 网站目录 » 教育培训 订阅RssFeed

“教育培训”网站目录

  • 沈药教务处

    沈药教务处

    沈阳药科大学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前身为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红军军医学校,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143.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0.8万平方米。其中校本部(文化路)校区占地面积为2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9万平方米;铁西校区占地面积为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南校区(本溪高新区)占地面积为120.35万平方米,一期工程建筑面积8.9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建筑面积42.3万平方米。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无涯学院、社科与文体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亦弘商学院11个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2485名(博士465、硕士2020)、本科生8345名、成人函授生5024名。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在1162名教职工中,专任教师671名,其中教授114名,副教授228名。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1人,国务院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9人,省级以上各种人才培养工程遴选命名160余人次,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学校始终以医药及相关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突出药学学科优势、坚持药学教育主线,适度拓展本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药为主,跨医、工、理、管、经5个学科门类10个专业类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共设置2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学概论、分析化学、化学制药工艺学、生物技术制药等8门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药学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药剂学教学团队、药理学教学团队和药物分析学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成人本专科专业5个。学校是国家批准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的院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药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药剂学科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中医药重点学科,药学和中药学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017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学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根据ESI最新发布的数据,学校进入全国百强,排名第87位;在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排名1588位,进入世界前0.3%,比去年同期相比前移0.02%。3个学科稳定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药学与毒理学科进入全球前0.109%,世界排名85位、国内排名第3位;化学学科进入全球前0.719%,世界排名833位、国内排名第82位;临床医学学科进入全球前0.925%,世界排名3613位,国内排名第72位。我校6名教授再次入选2016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人数在国内高校中排名第52位,在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领域排名全国第一;在最新发布的《2017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100》中,学校以年度文章数14篇,加权文章总值7.13位居全球高校707位,在全国高校中排名94位。主办的《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和《中国药物化学杂志》现已成为国家药学类核心期刊。学校学术氛围浓厚,科研工作深入扎实。学校是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中心、沈阳国家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单位,为国家化合物库环渤海卫星库牵头单位,拥有国家级平台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实验室和研究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省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十二五以来,共主持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课题889项,其中国家863、97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14项,经费到款2.93亿元;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市级奖励5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获得临床批件6个,其中一类新药临床批件2个;申请中国发明专利636项,PCT专利10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495项、国际发明专利10项;出版科技专著、译著70部;发表SCI收录论文2566篇,SCI收录论文数据居全国药学院校的前列。其中,在国际著名刊物Nature Nanotechnology(IF=34)上发表论文,在全球首次揭示了碳纳米管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依赖性的显著抑制作用。学校孕育了一大批新药创新成果,科学研究与应用实践密切结合,在省内医药行业和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全国460余家知名企事业单位签订技术贸易合同、协议1066份,累计总成交额2.75亿元,到款额1.39亿元。共为企业提供创新品种100个,提供技术服务581项。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是推动学校科研成果省内转化、提升成果辐射能力的重要抓手,除开展项目合作外,学校与东北制药、辽宁药联等省内知名制药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合作实验室,针对企业感兴趣的技术和领域,开展长期、有效的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面向未来,学校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精神,并在立足药学,突出特色,注重质量,创新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持续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化办学水平,加快建设成为药学教育领域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

    jwc.syphu.edu.cn - 2019-12-15 - 收藏
  • 安医大教务处

    安医大教务处

    安徽医科大学为省属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国家卫计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学校前身是1926年创办于上海的私立东南医科大学,1930年更名为东南医学院,1949年底响应中共中央华东局面向农村,走向内地号召,内迁安徽怀远,成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医科院校。1952 年迁址合肥,改名为安徽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安徽医科大学。学校将现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的题词好学力行,造就良医确立为校训,弘扬爱国爱民,献身人类健康的光荣传统,秉承兴国、奉献、仁爱的育人理念,倡导践行求真、求精、求新的优良学风,致力于建设高水平医科大学。学校现有梅山路校区、翡翠路校区、东校区(在建)、巢湖临床医学院院区等4个主要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20亩。有直属教学机构16个,直属附属医院6所(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第四附属医院、附属巢湖医院、附属阜阳医院、安徽省口腔医院)。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1486人,全日制研究生3813人,留学生407人,成人本专科生(业余)17721人。在职教职医护员工9614人,其中校本部在职教职工1207人,专任教师670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1%。学校以医学为主,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协调发展。设有临床医学(5+3一体化)等30个本科专业。拥有临床医学、药学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26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有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9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拥有博士专业学位授予权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8个。临床医学、药理学和毒理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建有药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皮肤病与性病学为国家重点学科,中药药理学、中医肿瘤病学为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有14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省级学科建设重大项目,18个省级重点学科。建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科技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5个省部级实验室,是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有1个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2个安徽省科技创新团队,3个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3个安徽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1个安徽省高校智库。跻身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提升工程,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承担高校。有4个国家级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和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门课程入选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现有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等各类高端人才30余人次。有24人次在国际学术组织和SCI源期刊任职,5人次担任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主编。4人担任国家级专科学会主委,1人在亚洲学术组织担任主席,9人入选教育部高校医药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10余人获得全国、全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多年保持省属高校领先地位。研究成果分别入选2010、201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和2012年度中国高校科技十大进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国青年科技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4项。先后在《细胞》《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自然遗传》等国际著名SCI刊物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学校编辑出版的国家级期刊有《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药理学通报》《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中华疾病控制杂志》等14种。校图书馆是全国生物医学文献资源共享网络安徽省级中心馆,为安徽省高校数字图书馆医学分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共赢的方针,与军事医学科学院、清华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香港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目前临床学院达50余所,实践教学基地60余所,分布于安徽省各地市及北京、上海、江苏、山东、浙江、广东、福建、新疆等省市自治区。学校同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西班牙、瑞典、加拿大、日本、韩国以及台湾、香港地区的高等院校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双方互派专家学者、互派学生、相互交流信息资料、共同开展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

    jwc.ahmu.edu.cn - 2019-12-15 - 收藏
  • 南理工教务处主页

    南理工教务处主页

    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坐落在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古都南京。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教育部批准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学校北依紫金山,西临明城墙,校园占地3118亩。校园内曲塘潋滟,佳木葱茏,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中山陵风景区浑然一体,是修身治学的理想园地。校舍建筑总面积11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6.5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14.8亿元;图书馆藏有中外文图书文献250余万册。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国内首个部省共建的二级学院)等15个专业学院,建有研究生院、教育实验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两个独立学院。学校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9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十三五国防特色学科10个,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四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电子与信息、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覆盖38个本科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建设一期立项6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点50个,硕士学位点117个;具有1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工程硕士涵盖27个工程领域;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籍学生25000余人,其中学位留学生900余名。学校现有教职工3200余人,专任教师1900余人,教授、副教授12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15人,外国院士3人,千人计划专家14人,万人计划专家8人(其中杰出人才1人),长江学者15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其中召集人1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双创计划、江苏特聘教授等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300余人。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8个,江苏省创新团队20个。学校具有教授任职资格整体审定权,相继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立足精英教育,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工程精英,造就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引领发展、具有国际视野的社会中坚。6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16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其中12人当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许多人成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政府部门的领导和骨干。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学校既是教育中心,又是科技中心,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7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8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近十年来,学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316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8项(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7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学校积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围绕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大力开展协同创新,建立了以先进发射、先进微纳米材料及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其中,先进发射、先进民用爆炸材料与安全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技术三个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工业和信息化部协同创新中心,先进微纳米材料及装备和社会公共安全科技两个协同创新中心获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努力推进大学国际化进程,与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等100多所海外知名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开展各类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合作工作。2011年以来,与国外高校和知名企业建立了9个国际联合实验室,拥有4个111创新引智基地。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英国考文垂大学等开设了经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法国洛林大学共建中法工程师学院。2012年,学校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建立了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所,该研究所采用国际学术机构运行模式,汇聚了以赫伯特·格莱特院士、卢柯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知名纳米材料专家,致力于建设世界顶级的纳米材料与技术研究基地。为拓宽筹措办学资金渠道,凝聚各方兴学力量,学校于2006年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不断追求卓越。每年社会各界通过基金会在学校设立各类奖教金、奖助学金60余项,受益师生3900余人次。学校将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抓住双一流建设的 机遇,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以博大的胸襟,宽广的视野,务实的作风,求是的精神,坚定不移地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阔步前进。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尹群教授,校长付梦印教授。

    jwc.njust.edu.cn - 2019-12-15 - 收藏
  • 西交利物浦教务处

    西交利物浦教务处

    西交利物浦大学位于江苏省苏州市,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由西安交通大学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合作创立的,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士学位和英国利物浦大学学位授予权的中外合作大学。2004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与利物浦大学签订协议合作成立西交利物浦(国际)大学;2006年学校正式成立。2010年获准授予利物浦大学研究生学位,2012年教育部同意学校实施英国利物浦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教育。据2016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分为南北两个校区,共610亩,建筑面积40.7万平方米,拥有50余万册图书;共有10000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50余名教师;开设14个院系、32个本科专业,开设研究型硕士学位点4个、全日制授课型硕士学位点24个、非全日制授课型硕士学位点9个,14个院系开设有博士生项目。

    www.xjtlu.edu.cn/zh - 2019-12-15 - 收藏
  • 荆楚理工教务处

    荆楚理工教务处

    荆楚理工学院是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和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有30余年办高等教育的历史。学校位于湖北省荆门市中心城区白龙山下,依山傍水,风景秀美,文化历史底蕴深厚,是一座山水园林式大学。学校占地面2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451万元,校园网覆盖全校教学、科研、办公区域及学生宿舍。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12.93万册,采用了自动化管理系统(ILASⅢ),拥有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10余个。学校设有14个教学学院(部),以及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开设本科专业37个,专科专业13个,涵盖理、工、农、医、文、教、管、艺等8大学科门类。学校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11个,有附属医院1家,教学医院2家。全日制普通在校生12400余人,其中本科生9600余人。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1170人,其中专任教师676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人员278人,博士、硕士437人。享受国务院及湖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人,荆门市把关人才17人。学校现有湖北省十三五重点学科群—绿色化工与制药工程、湖北省十二五重点(特色)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印刷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项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植物科学与技术等5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物联网工程等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有荆楚理工学院-中兴通讯信息学院湖北省高校试点学院改革项目。有荆楚理工学院-中印南方印刷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基地,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个,中印南方印刷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金龙泉集团有限公司食品科学与工程实习实训基地、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等3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省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国家级49项、省级154项。省级优秀学位论文141篇。省级科研成果12项。承担省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42项、校级课题20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项。学校建有靶向抗肿瘤药物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药物合成与优化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有湖北省荆门医药工业技术研究院、湖北省校企共建牛磺酸技术研发中心、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等省级科学技术研究中心,有中国农谷发展研究中心、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荆门)基地等省级人文社科类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抗肿瘤药物的新品开发及合成新工艺研究、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等3个省重点科研创新团队,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稻Mi-2类染色体变构因子CHR729在表观遗传调控中的作用分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唐代文人文学传播意识研究、征地补偿中村庄内部冲突的发生机制与化解策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专项(国家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研究)等国家、省市科研课题351项。获省市科技、社科成果奖55项,拥有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62项,其中,米糠蛋白饮料项目被省科技厅批准为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专项。学校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787篇,被SCI、EI、ISTP权威检索性期刊收录214篇。《荆楚理工学院学报》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全国地方高校优秀学报、全国质量进步社科学报,其传记文学研究栏目先后被湖北省高等学校学报研究会和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评为特色栏目;《荆楚学刊》先后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湖北省优秀期刊。学校先后与澳大利亚西澳理工学院、美国荷晶大学、菲律宾亚当森大学、新加坡东亚管理学院、芬兰瓦萨应用科技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合作开设有中澳电子商务、中澳会计,中美护理等专业。学校坚持立足荆门,面向湖北,辐射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及相关行业产业的服务定位,形成了立足地方,培育优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传承文化,弘扬精神的办学特色。学校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围绕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扎实的学科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这一目标,探索构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二大协同育人体系,打造通识教育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个性发展课程三大课程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结合、应用性与学术性的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四个融合,形成了1234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先后被授予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规范管理先进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2014年,学校成为湖北省首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试点学校;2015年,学校成为教育部立项建设的全国30所、湖北省唯一一所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201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jwc.jcut.edu.cn - 2019-12-15 - 收藏
  • 南阳医专教务处

    南阳医专教务处

    南阳医专的前身是创办于1951年的南阳卫校。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南阳市委市政府对南阳医学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将南阳中医药学校连同张仲景国医大学(理工学院国医国药系)并入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形成了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的办学格局。目前,学校占地1316亩。校舍建筑面积47.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5亿元。馆藏图书150余万册,中外文期刊1520种。学校内设20个党政群团机构,14个教学系(部、院),6个教辅机构。开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医学影像技术等18个专业,并与美国卡姆登学院、菲律宾伊密里欧学院合作办学。学校有专任教师715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63人(正高60人),硕士以上学位325人,外国文教专家6人。5人被聘为高校硕士、博士生导师。我校现有专门的科研机构15个,其中市级以上研究机构7个。并建有设备先进,功能配套,面积2300平方米的科研实验中心。2012年学校被批准设立河南省博士后研发基地。艾滋病解剖标本填补国内外空白,中药标本馆、人体生命科学馆全国一流,仲景文化特藏馆独具特色,《国医论坛》为国家级期刊,创办的中国解剖网被中国解剖学会确定为专用网站。学校还建有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5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河南省教改试点专业2个,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精品课程3门,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先后承担、完成了省级教育教改项目10项;国家授权专利20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专项中标项目1项。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1项;湖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2008年在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等次;2013年又顺利通过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2项评估指标全部获优。2014年被评为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学校自主创建直属附属医院3所,床位3100余张。第一附属医院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和河南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河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全省爱婴医院,规模床位1800张,可独立开展心脏冠状动脉搭桥、心脑血管介入治疗等高难医疗项目。第二附属医院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和河南省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规模床位500张,近期搬迁新址后,床位扩大到1000张。第三附属医院是以眼科和微创为特色的国家二级综合医院,规模床位300张。三所附属医院均建有较为完备的实训场地和示教场所,承担着我校全部临床教学任务,为同学们实习、见习提供了保证。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先进单位、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高专先进单位、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40余项。

    jwc.nymc.cn - 2019-12-15 - 收藏
  • 派斯学院教务处

    派斯学院教务处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2003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为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教发函[2003]541号文件),是一所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座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市合川区城区内,校园古朴典雅、环境怡人,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现已初步形成了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三个专业群相互支撑,文学、工学等专业相互促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万余名本专科毕业生,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时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胡德平曾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时任重庆市市委副书记滕久明、市人大副主任陈雅棠、市政协副主席黄立沛以及教育部、市教委各级领导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学校的办学成就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肯定,重庆市政府授予社会力量办学先进单位称号、重庆市教委评定为平安校园、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认定为全国民办教育先进单位。学校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10236人。有一支品德高、知识渊博、教育技能强的教师队伍。设有会计学院、管理学院、金融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外国语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基础部等7个二级学院(部)和教务科研处、学生工作部、后勤基建处等管理部门,开设有会计学、金融学、投资学、税收学、金融工程、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审计学、财务管理、旅游管理、英语、商务英语、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物流工程、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22个本科专业和市场营销、会计、证券与期货等3个专科专业。其中会计学、金融学、工商管理专业在重庆三特行动计划专业评比中被评为市级特色专业。学校教学条件完善。建有校园网和图书馆,图书馆藏书丰富,并常年订有数百余种中文学术期刊、中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和万方学术期刊数据库等图书文献资料;建有功能齐全的二级学院实验室(实训基地)及二级实验(实训)室;建有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食堂、体育馆、球类运动场和塑胶标准田径运动场等。学校以教学为中心,建立了教学督导机制,狠抓教学质量和全面素质教育,增强实践能力;开设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指导和帮助学生对未来发展准确定位;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多渠道拓宽信息源,邀请用人单位来校选拔人才;鼓励本科毕业生报考研究生,支持专科毕业生专转本,学校考研、专升本率稳步提高。学校以建设和谐校园为目标,以素质拓展工作为推助器,以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为落脚点,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打造了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十佳评选、宿舍安全文化月等校园文化活动,学生们广泛关注和热情参与,共同构建了和谐文明、富有挑战、敢于创新的育人环境。学校将传承和发扬含弘自强、经邦济世的派斯精神,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遵循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定不移的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财经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

    jwc.paisi.edu.cn - 2019-12-15 - 收藏
  • 山大教务处网站

    山大教务处网站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之一。山东大学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其主体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是继京师大学堂之后中国创办的第二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第一所按章程办学的大学。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百余年间,山东大学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踔厉奋发,薪火相传,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211工程和985工程大学,近年来山东大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事业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学校的综合水平和办学质量明显提升,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目前有15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名列国内高校第八位),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70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学校规模宏大,实力雄厚。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含青岛校区约3000亩), 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青岛、威海)八个校园(济南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软件园校区、兴隆山校区及青岛校区、威海校区)的办学格局。现有4所附属医院,3所非隶属附属医院,11所教学、实习医院。拥有在职教职工7759人(不含附属医院)。各类全日制学生达6万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0822人,研究生17984人,留学生3407人。学校汇聚了一批杰出人才,共有教授1082人,博士生导师897人。其中,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Peter Grünberg受聘为特聘教授,研究生导师莫言教授荣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48人,终身教授10人,人文社科一级教授16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22人,"青年千人计划"18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46人,青年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8人,山东省泰山学者特聘专家59人、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31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6人。 学校拥有精良的教学科研平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8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70个,覆盖文、理、工、医四大学科领域,实现了各学科的协调发展;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推广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国家"111创新引智计划项目"6项,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个,另有大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本科生和研究生层次教育涉及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7个,本科专业1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1个,形成了结构完整、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历史发展中,山东大学形成了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色。特别是经过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在青岛办学时期的辉煌与发展,奠定了"文史见长"的学术特色,出现了一批在国内外享誉甚高的人文学者,以及像《文史哲》这样备受关注的学术阵地。2015年8月,学校成功举办了有"史学奥林匹克"之称的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这是大会成立115年来首次走进亚非拉国家,创造了大会举办以来在注册参会国家数量、发展中国家历史学家参会人数和青年学者参会人数等多方面最高纪录。上世纪末三校合并以来,新发展的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2010年7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和《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以后,中国高等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校上下正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昂扬的精神状态,团结一心,开拓进取,加快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全面推动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早日建成具有山大特色的"综合性、创新性、国际性、引领性"世界一流大学而不懈努力!

    www.sdu.edu.cn - 2019-12-15 - 收藏
  • 淮南师范教务处手机版

    淮南师范教务处手机版

    淮南师范学院始建于1958年,坐落于国家园林城市淮南市,学校位于八公山下、淮河之滨,山水相映、风光秀丽,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是淮南市政府命名的花园式学校、园林式单位。连续五届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学校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取得良好成绩,2009年学校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占地面积1216亩,建筑总面积48万平方米,拥有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馆藏各类图书170万册。拥有配套齐全实验实训中心21个,各类实验室236个,校外实习实践基地130多个。学校现有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金融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学部)、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公共体育教学部)、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少儿舞蹈研究中心)等15个二级学院。开设60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普通高校全日制在校生19275人。学校拥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940人,专任教师78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者240人;具有硕博士学位人员641人。学校拥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省级优秀教师12 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省级教坛新秀19人。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办学理念,全面实施本科教学工程。现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5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4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7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教学团队,3门省级精品课程,14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近年来,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6项,立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86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搭建平台,推进产学研合作。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高校智库,15个校级重点学科和创新平台;化学、应用经济学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授权学科。近五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专著40余部;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奖1项,淮南市科技进步奖4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00余项,主持在研国家基金项目14项,省部级项目150余项;各类专利500余项。学校设有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 绿色化学合成重点实验室 、 中小微企业研究所等20多个学术研究机构。学校主办的学术刊物《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先后与英、美、德、韩、澳、加拿大等国的高等院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广泛校际交流关系,与中国科技大学等国内许多重点院校、科研机构广泛开展教育教学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内外大学开展灵活多样的在校生文化交流和学生互派活动。学校注重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性的学科竞赛中成绩骄人,先后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终审决赛荣获北极光创投?公益创业赛全国金奖、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中国大学音乐超级联赛总决赛全国季军等众多奖项。学校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未来教师大奖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等学校传统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以及30多个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培养、锻炼、展现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努力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实基础、强技能、重应用、能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中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我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各地用人单位的青睐,学校连续四年被获得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光荣称号,被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全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 ,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在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发展中,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办学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办出了自己的鲜明特色,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首批应急管理示范点、安徽省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安徽省首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沿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和十三五规划描绘的蓝图,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提升内涵,着力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和办学综合实力,为建设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jw.hnnu.edu.cn - 2019-12-15 - 收藏
  • 江大教务处

    江大教务处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建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依照《江南大学章程》,开展自主办学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学校以笃学尚行,止于至善为校训,以彰显轻工特色,服务国计民生;创新培养模式,造就行业中坚为办学理念,以建设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为战略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提升办学水平,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已逐步建成一所规模结构合理、学科协调发展、教学质量优秀、办学效益显著、社会美誉度高,国内有影响力、国际有知名度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学校坚持选择性卓越的学科建设理念,建立良好的学科生态环境。设有18个学院(部),包括:食品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纺织服装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商学院、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设计学院、药学院、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数字媒体学院和体育部。涵盖理、工、农、医、文、法、经济、管理、教育、艺术等学科门类10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6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设计学等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和二级重点学科5个,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3个和江苏省重点序列学科1个。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员工3183人,其中专任教师1873人(含研究生导师1002人),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62.6%,博士学位人员比例61.3%,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研修经历人员比例36.2%。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4人、万人计划入选者8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1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与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0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部省级创新团队34个。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专门人才。2006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5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6年有52个本科专业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0056人、博硕士研究生7932人、留学生924人。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含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5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含双语教学、精品开放课程)30门,精品、规划教材56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学校积极探索大众化背景下的精英教育,成立至善学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在亚洲率先通过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IFT)国际认证。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完善学生指导和服务体系,构建国际化人才培养机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稳定在25%左右,位列全国高校就业工作50强;依托江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累计孵化创业企业300余家,创业汇客厅入选国家级众创空间;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完善奖、助、勤、贷、补、免帮扶机制,并探索基于人才培养的勤工助学新模式。学校与33个国家、地区的163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26%的学生拥有海外交流、交换经历;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合作建立全球首家以中华食品文化为主题的孔子学院。建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史馆、设计馆、民间服饰传习馆、钱绍武艺术馆、酒科技馆等文化展馆首批入选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每年举办创新江南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创意创业文化节、江南之春大学生文化艺术节等特色文化活动;在校生参演广州亚运会闭幕式等大型活动,艺术作品获文化部文华奖;学校推进体育精神育人,建有棒球、女足高水平运动队,棒球队连获第九、第十届中国大学生棒垒球联赛总决赛高水平组冠军。学校是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国家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建有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功能食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9个,经编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省级平台39个;牵头组建食品安全与营养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教育部、外专局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5个及国际联合实验室16个;十二五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纵向项目2432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89项;近年来获中国专利奖金奖和优秀奖6项,在中国大学专利奖排行榜上并列全国高校第20名;2012年以来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和技术发明奖7项,并列全国高校第20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国际合作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科技创新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6项。学校现与全国30多个城市及中粮集团、光明乳业等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建有江南大学宿迁产业技术研究院、江南大学扬州食品生物技术研究所、江南大学无锡创新设计研究院等校地联合研究院/所7个;江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获评5A级大学基金会。学校坚持师生为重、服务为先,倾力打造曲水流觞的现代化生态校园,为学生提供设施先进、功能齐全、优质舒适的成长环境。校园占地面积3250亩、建筑面积115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237万册;生均教学科研仪器2.81万元;智慧校园建设日臻完善;建有体育场、体育馆、文浩科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文体场馆和16个学生公寓组团;学校获教育部校园规划一等奖,被评为全国高校校园环境满意度50强、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不断提升。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全国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学科进入全国前5名,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蝉联第一,轻工技术与工程位居第二,设计学并列第四,纺织科学与工程位居第五;在ESI全球影响评价排行榜上,学校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等5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跻身前1‰,学校位居ESI综合排行中国大陆第54名;在《美国新闻和世界报导》(US NEWS)发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上,学校位居全球第706名、中国大陆第46名;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发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上,位居全球第788名、中国大陆第50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编制的《中国大学评价》中,位居全国第50名;在人民网发布的中国高校社会影响力排行榜上,位居全国第22名。学校是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南开学府,万顷湖波扬;屏障九龙好,山高水又长。未来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服务兴校、机制活校、文化铸校的发展方略,努力推进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建设和世界一流的学科建设,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jw.jiangnan.edu.cn - 2019-12-15 - 收藏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