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35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35分类目录 » 网站目录 » 教育培训 订阅RssFeed

“教育培训”网站目录

  • 中大教务处

    中大教务处

    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开放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开放性的特色。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以德才兼备、领袖气质、家国情怀为人才培养目标;以面向学术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基本导向;树立了三校区五校园错位发展、合力支撑的发展思路。学校正在努力推进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由常规发展向主动发展转变,由文理医优势向文理医工各具特色、融合发展转变。现在,中山大学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为建设成为国内高校第一方阵、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学科实力较强,影响力突出:学校有1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领域数量位居国内高校并列第2位,其中有11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5%,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0.1%。在第三轮全国学科水平评估中,学校33个参评学科有16个学科进入水平排名前5,32个学科进入水平排名前10。师资力量雄厚:现有院士(含双聘)2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2人,杰青79人,高层次人才数量居国内高校前列。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效果逐步显现,人才培养质量高:拥有10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等多个本科专业通过了国内、国际认证。入选教育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卓越医学人才教育计划、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教育计划,与法国民用核能工程师教学联盟等国际一流大学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顺利通过相关国际认证。学生就业率(含国内外大学升学深造)、就业满意度等均居国内高校前列,毕业生基础扎实、发展后劲强:超过一半的本科毕业生在国(境)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毕业研究生主要前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单位等事业单位就业;在校生在ACM国际决赛、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竞赛(iGEM)、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GMC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挑战杯全国竞赛优胜杯、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全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活动等学科竞赛中成绩优异,连续四年(2011-2014年)获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冠军。科研竞争力大幅提升:2016年科研总经费突破20亿元大关,位列全国高校第五。截至2016年,学校获得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56项,建有一批有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影响力的科研平台。医疗规模和实力居全国领先行列:拥有10家直属附属医院(其中7家综合医院,3家专科医院)。在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5年最佳医院排行榜(综合)中,有1家附属医院进入前10,共有4家附属医院进入前50;2015年最佳专科排名37个专科榜单中,共有5个专科连续七年进入排名前5,20个专科进入排名前10。

    jwc.sysu.edu.cn - 2019-12-19 - 收藏
  • 泉州华光教务处

    泉州华光教务处

    泉州华光职业学院位于东亚文化之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品牌之都、全国最佳魅力海滨城市、著名侨乡——泉州市,是一座充满文化艺术氛围的花园式高等学府。学院设有摄影学院、运动科技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建工学院、商学院、健康养老产业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设置36个专业及专业方向,建立一批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鉴定站和校内外实训基地。招生规模持续稳定,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院与企事业单位签订人才合作协议书,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五年达95%以上,摄影、鞋服等特色专业就业率100%,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赞誉。2016年6月顺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二轮评估。学院连续三届被评为福建省文明学校,先后荣获福建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科研兴教示范单位、中国摄影名校、全国摄影业百强企业、全国艺术教育新人奖、全国摄影业管理成就奖等荣誉称号。学院按照崇德、敬业、精艺、创新的校训精神,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面向产业、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紧密对接泉州海丝文化、轻工纺织、电子商务等主导和新兴产业,坚持优化(传统专业)、培育(新兴专业)、集群(协调发展)的专业发展思路,优化专业布局,着力专业调整,重构专业体系,提升专业内涵,夯实专业基础,突出专业特色。构建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和以省级精品、示范、重点专业为支撑,具有集聚各种资源能力的开放专业办学平台,形成摄影摄像技术、鞋类设计与工艺、服装设计、室内设计技术、电子商务、建筑工程技术等专业群。积极探索构建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华光创客空间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环境。学校先后同台湾、韩国等国(境)内外20多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2016年在泰国曼谷吞武里大学创办海外教育学院,在中国境内招收本科、硕士、博士学生赴泰留学。积极开展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近年来学校承办了多个国际比赛及学术研讨会,国际新闻摄影高峰论坛、华光杯海峡两岸高校摄影季赛、中华美·海峡情两岸大学生摄影大赛等,拓宽了师生的学术交流渠道,提升了学校的对外声誉。学院不断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努力打造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名校。

    jwc.hgu.cn - 2019-12-19 - 收藏
  • 安徽理工教务处

    安徽理工教务处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是安徽省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选拔基地。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学校创建于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国最早开展矿业人才培养的两所高校之一。1955年由淮南煤矿专科学校升格为合肥矿业学院,1958年更名为合肥工业大学,1971年原合肥矿业学院主体系科及部分基础课师资回迁淮南,成立淮南煤炭学院。之后,经历了淮南矿业学院、淮南工业学院等办学时期,原华东煤炭医学专科学校和淮南化学工程学校相继并入。1998年学校由煤炭工业部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2年更名为安徽理工大学。经过7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地方和行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学校拥有一支专兼职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教职工近2000人,专任教师1200余人,教授、副教授600余人,其中省二级教授1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1000余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省学术带头人与后备人选3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42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6人。同时,4名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校特聘教授、100多位知名学者担任兼职教授。现有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重大项目团队2个、重点项目团队2个,安徽省引才工作资助奖补平台1个。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17个学院(部),本科专业74个。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9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有工程管理硕士和工程硕士2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7个。拥有8个省级重点学科,获批2个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学校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理、医、管、文、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234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3000人。拥有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国家精品课程和精品视频公开课各1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2016年获批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学校围绕人才培养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特色。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0万余名。恢复高考后的毕业生中,彭苏萍、袁亮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近年来,学校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称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称号,两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七年被评为安徽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科技创新、学科和体育竞赛中获国际、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000余项,大学生机器人协会入选全国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名学生荣获第八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3名学生当选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学校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工作,十二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000余项,其中 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0余项,年平均到校科研经费一亿余元,居省属高校前列。近五年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0余项,获准授权专利7000余项。2014年专利技术转让在全国高校排名第三。2016年首获国际发明专利。学校拥有煤矿深井建设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教育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级研究创新平台27个。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交流活动,与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波兰、日本、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韩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派遣人员到国外高校讲学、访问、攻读学位、开展科技合作,互派留学生。常年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和进行学术交流。学校占地3000余亩,规划建筑面积近100万平方米,为目前安徽省高校单体面积最大的大学校园。图书馆藏书159万册,中外文电子期刊324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96万台(套),总价值3.15亿元。展望未来,安徽理工大学将秉承团结、奋进、博学、奉献的校训,弘扬志存高远、追求卓越、求真务实校园精神,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真抓实干,改革创新,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jwc.aust.edu.cn - 2019-12-19 - 收藏
  • 福清师范大学教务处

    福清师范大学教务处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是福建省教育厅和福建师范大学双重管理的高校,学生毕业后由福建师范大学统一颁布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学校坐落在千年古邑和新兴现代化港口工业城市福清。学校长期坚持立足地方、面向福建、服务基层的办学宗旨,秉承百年师大优良的办学传统,经过39年的办学,特别是14年的本科办学,办学条件日趋完善,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日益提高。 学校设有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化传媒与法律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海洋与生化工程学院等7个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29个本科专业,涵盖了文、理、工、教、经、法、管、艺等8个一级学科门类。有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2个,近年来获得省级特色专业、精品课程、实验示范中心等本科教学工程,以及全省一般本科院校办学水平提升计划立项建设项目等49项。 学校教职工500多人,拥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其中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6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优秀教学团队3个。近年来,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获得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三等奖1项,全省特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有多位教师分别入选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高校优秀学科(专业)带头人赴海外访学研修计划等。学校还积极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引进和聘请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的高层次人才到校任教。 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项目、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科技计划项目、省社科规划项目、省经贸委项目、省委宣传部项目、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厅各类项目等400多项。教师出版了学术专著、编著、译著共54部,论文被SCI、SSCI、EI收录159篇,获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优秀成果专著类三等奖1项。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应用电子技术研究所等21个研究学术机构,福州市依托学校成立了市包装工程行业技术创新中心,与企业合作的2个专家工作站获批成为福州市专家工作站。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积极探索和实践人才培养新模式。多批次选派学生赴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国家海洋三所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毕业论文设计和相关实验研究。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毕业生中,考上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的500多人。学生在大学生挑战杯、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等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学校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著名作家格非、著名经济学家卫兴华等名人、学者曾作客学校访谈节目香樟夜话。校园文化获教育部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省优秀成果奖10项。 学校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积极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主动对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颁布实施了《服务福清经济社会发展十大行动计划》,与莆田、福清和平潭的有关企业、开发区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开展科技推广、决策咨询等服务。

    jwc.fjnufq.edu.cn - 2019-12-19 - 收藏
  • 徐州工业职业教务处

    徐州工业职业教务处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两汉文化旅游区,南依风景迤逦九里山,北望碧波荡漾九里湖,山水相连、人文荟萃;校园芳草萋萋,环境幽雅,是求知成才的理想之所。学校为全日制公办高校,隶属江苏省教育厅。1964年建校,前身为徐州化工学校,2002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更名为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现为一区两园的办学格局,即九里校区和省级大学科技园(暨淮海文化科技产业园),占地1100亩,建筑面积33.2万平方米,学历教育在校生规模1.2万人。学校秉承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思想,确立了立足徐州,面向江苏和长三角,辐射全国;以工为主,经管为辅,服务于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新兴产业等领域,引领技术和管理创新,努力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能力强、素质高、懂技术、会管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办学定位,创新了理事会办学体制,创新实践了双能并重、三元融入、四层递进、产学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德技并重、产教融合、实境育人的办学特色,是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学校设有材料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与电气(新能源)工程学院、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育与研究部、体育与艺术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10个教学单位。有加拿大Loyalist班、澳大利亚科文班、美国海外本科直通车班等海外合作办学班。学校有一支素质精良、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教授、副教授250余人,博士20余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占85%;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江苏省教学名师2人,全国化工职业教育教学名师5人,黄炎培杰出教师奖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6人,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4人;有全国化工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团队2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学校高度重视专业建设和质量工程建设,形成了包括材料应用技术、化工技术应用、机械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应用等4个省级重点专业群在内的12个专业群,有化学制药技术、物流管理、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生物化工工艺等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光伏材料生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4个省级示范建设专业,有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橡胶制品加工与检测专业方向)、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等2个省级品牌专业,有计算机应用技术、生物化工工艺、安全技术管理等3个省级特色专业。近年来,学校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完成省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50余项:包括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教学资源库3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6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6部、省级精品教材8本。科技项目获省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项,江苏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学校构建了四层递进、产学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产教学研融合的实训基地建设,学校建有省内一流的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生物化工、高分子材料、信息技术、食品加工技术、大学生创业中心等六大实训基地,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5个省级实训基地、6个省级研发中心和27个市级研发中心(实验室),以及省级大学科技园、省级区域开放共享实训基地、省级技术转移中心、省级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多年来,师生专利申报数和授权数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经江苏省教育厅批准,学校于2014年与常州大学的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专业在江苏省开展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试点;2015年又与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化工技术两个专业在江苏省开展高职本科3+2分段培养试点,学生在我校学习满三年并取得专科文凭,经考核合格进入常州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徐州工程学院成绩合格即可获得相应高校本科文凭。学校社会服务成果丰富,于2011年成立了由政行企校四方参与的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理事会,开展了服务社会的三百工程活动,每年面向企事业工程技术人员和职工开展数控操作和维修等80余个工种三新职业技能培训1万人次以上,赢得了行业企业和省内外同行的肯定与好评。学校就业工作成绩突出,与徐工集团、青岛海尔、绿地地产集团、江苏中烟工业集团、江苏中能硅业、江苏韩泰轮胎、德邦物流、扬子江药业、卡特彼勒(徐州)有限公司等300余家行业、地方龙头或骨干企业、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并推荐学生就业,历届毕业生受到了社会与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用人单位满意率达95%以上,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就业率、毕业生月收入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逐年上升,连续六次被评为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据麦可思(MyCOS)对我院2009、2010、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状况调查和就业与能力测评报告中显示,我校毕业生就业综合竞争力全省高职院排名分别为第十、第五、第九。近年来,学校师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中,先后取得个人一等奖、团体金奖等110个奖项。学校英才辈出,桃李满天下,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近五万名专门人才。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江苏省普通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节水型先进高校、江苏省教育收费规范高校等荣誉称号。

    jwch.xzcit.cn - 2019-12-19 - 收藏
  • 华科教务处

    华科教务处

    华中科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是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和国家985工程建设高校之一。学校校园占地7000余亩,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学校教学科研支撑体系完备,各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基本构建起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的学科体系。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97个本科专业,214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8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内科学、外科学按三级),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在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3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第一,5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三,8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五,17个一级学科国内排名前十。学校实施人才兴校战略,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教授1000余人,副教授1300余人;教师中有院士15人,千人计划入选者36人,外专千人计划入选者5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83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0人、讲座教授3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1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5人,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家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2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学校贯彻建设学生、学者与学术的大学的教育思想,秉承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坚持一流教学一流本科的建设目标,采取多种举措,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完善充满活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几十年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40万名高级人才。按照应用领先、基础突破、协调发展的科技发展方略,构建起了覆盖基础研究层、高新技术研究层、技术开发层三个层次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有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以及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拥有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专业实验室及一批省部级研究基地。学校坚持服务乃宗旨,贡献即发展的办学思路,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学研产相结合,密切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设立驻外研究院、产业化基地,开展横向科技合作等方式为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世界上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建立了良好的校际交流关系,每年有约1600余人次的国(境)外专家学者来我校任教、合作科研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附属协和医院、同济医院是集医疗、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湖北省乃至中南地区的医疗诊治中心。附属梨园医院突出老年病学的特色,是湖北省老年病防治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正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目标,秉持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敢于竞争,善于转化,聚精会神,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jwc.hust.edu.cn - 2019-12-19 - 收藏
  • 天工大教务处

    天工大教务处

    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最早的学科始建于1912年,1958年开始独立办学,原名河北纺织工学院,1968年更名为天津纺织工学院,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工业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约18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93万平方米。学校下设16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8000余名,其中本科生近24000名,研究生3000余名,在校留学生近1200人次。学校现有6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其中包括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 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和6个专业硕士学位类别;3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拥有天津市属高校中唯一的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分离膜与膜过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7个天津市工程中心、1个天津市技术推广中心,1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有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市级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1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拥有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建有天津市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学校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根本,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着力培养胸怀经纬、求真务实、品高学优、工勤业精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努力追求本科教学质量国内同类院校一流水平。学校积极推行分层次、个性化、重基础、强能力、开放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实施特色人才培养计划,多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并与数十家知名企业开展第二校园合作。学校关心支持学生成长成才,设有十多项奖助学金。近年来,学生每年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都超过500项,培养出了以全国道德模范徐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大学生和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位居天津市属高校前列。近年先后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天津市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示范校等称号。学校创客空间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天津市众创空间和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并被纳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管理服务体系。学校重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现有专任教师1600余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800余名,特聘两院院士和国外兼职教授50余名,拥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召集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和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批准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科技部科技创新推进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以及天津市千人计划入选者、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高层次人才100余名。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学校倡导科学研究,鼓励自主创新,彰显现代纺织和产学研结合的特色。近年来,承担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连续9年获得11项国家科技奖,获授权专利1000余项,全校科研经费总额保持稳定增长。初步形成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特种纤维与产业用纺织品、纤维界面处理技术、机电设备集成制造、半导体照明与材料、工程电磁场与磁技术、电机系统及其智能控制等特色科研优势,构建了以能源材料、生物技术、海洋化工、数字化纺织、功能服装、纳米材料与技术、生态与环境等方向为重点的支撑领域,确立了文化创意、物联网技术、循环经济、纺织经济、工业工程与管理、公共危机管理、应用法学等新兴发展领域。多项科研成果应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嫦娥奔月工程、水处理技术、新材料开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学校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与德国、英国、瑞士、芬兰、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3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6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交流关系,每年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外留学,与国外多所院校开展2+2、3+1等多种模式的校际交流,同时接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重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学校秉承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弘扬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校训,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大力实施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建设国内一流、特色高水平工业大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jwc.tjpu.edu.cn - 2019-12-19 - 收藏
  • 甘肃农业大学教务处

    甘肃农业大学教务处

    甘肃农业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学校、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1950年,改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改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学校坐落在兰州市安宁区,占地1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现设有19个学院(教学部),55个本科专业,拥有动物医学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草业科学)、1个农业部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授权领域);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部共建和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30个。学校有教职工1400多人,专任教师11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49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4人,入选国家杰出专业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农业部全国农业科技推广标兵1人;甘肃省科技功臣、陇人骄子各1人,甘肃省特聘科技专家4人、领军人才30人;突贡专家、特贴专家、教学名师等74人。学校从1953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我国高校中首批学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第二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普通本科在校生16000多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600多人。至今,已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1万余人,涌现了首位华人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杨子恒、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志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陈化兰等一大批知名校友。十二五以来,全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300多项,到位总经费达3.08亿元,有146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奖70项,授权专利349项;出版专著184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900多篇,其中, SCI收录论文380余篇。目前,全校承担国家863、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780多项,在草业科学、动植物育种、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动物健康养殖、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的研究成果。学校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同美国、澳大利亚、英国、俄罗斯、日本、埃及等国家的20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保持着学术交流关系,双方学者相互考察访问,进行科研协作和派遣教师进修、留学,并与美国等国家合作成立了中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中美1+2+1人才培养计划等合作办学项目的实施,使我校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优质国际教育资源,丰富阅历,增长才干。在70年的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敦品励学,笃志允能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几代农大人弘扬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甘农精神,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甘肃和西部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为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jiaowu.gsau.edu.cn - 2019-12-19 - 收藏
  • 河南财经政法教务处

    河南财经政法教务处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地处中华腹地,九州通衢,北邻黄河,西依嵩山。学校由原河南财经学院和原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于2010年3月合并组建而成,是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高校之一,是河南省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现有文北校区、文南校区和郑东校区3个校区,占地面积2000多亩,总建筑面积107万余平方米。学校建有各类教学实验室,图书馆藏书260多万册,教学、科研、体育场等基础设施齐全。校园四季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郑州市花园式单位,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兼有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有61个本科专业,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法学、哲学、地理学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5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另有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资产评估、法律、农业、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学科。有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财政学、工商管理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经济管理与现代服务业河南省特色学科群,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哲学、法学、地理学8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计算机应用技术、思想政治教育2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学校拥有一支阵容整齐、结构合理、学术精湛、锐意创新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9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高级职称人数700多人。拥有一批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省管优秀专家、省555人才工程专家及省级特聘教授、省级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聘请百余名知名专家学者为我校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全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0000余人。学校注重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教育教学质量上乘,就业形势良好。2008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荣获优秀等次。学校建设有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案例分析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生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专业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200多项次。学校设有本科生导师制,以本科生为主力撰写的《退休行为及退休年龄研究》、《生育行为与生育政策》等7部专著先后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其中一些观点被作为全国两会提案依据,引起社会强烈反响。多年来,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连续获得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是国家人才网毕业生求职信息注册全国就业推荐单位及河南省确立的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市场财经政法类分市场和河南省高校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学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健全科研机构,涌现了一批原创性、标志性、前沿性研究成果。学校坚持学术兴校,现有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有应用经济学开放研究中心、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实验室等2个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有河南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经济伦理研究中心、诉讼法研究中心、产业与金融发展研究中心、政府经济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中心、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教育统计与数据分析研究中心、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等8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近5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90多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50多项。学校专家的论著多次被国务院、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给予批示和高度评价,开展的投资理论与对策研究、未来20年河南产业发展研究、中原城市群理论研究、经济伦理研究等均在河南经济社会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校教授参与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鉴定法》,主持起草的《河南省司法鉴定管理条例》已经颁布实施。学报《经济经纬》为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学校积极发挥学科、人才和信息优势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特别是全方位服务中原经济区开发开放,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和人才库。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培育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学校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新西兰、爱尔兰等国的大学及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通过合作办学,派出访问学者,选送教师出国进修,互派留学生,邀请国外学者来访等多种形式,共同培养具有世界眼光的高层次经济管理法律人才。近年来,学校荣获河南公众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2014年度值得推荐的河南教育名片、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和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等称号;先后获得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标兵学校、河南省普通高校先进党委、河南省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河南省‘平安校园’、河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目前,全校师生正按照学术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制度治校的发展战略,团结拼搏、众志成城,为建设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jw.huel.edu.cn - 2019-12-18 - 收藏
  • 大连职业技术教务处

    大连职业技术教务处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是大连市人民政府直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大连管理干部学院(始建于1979年),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制为大连职业技术学院,开始走上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之路,2001年大连工业学校和大连师范学校并入学校。学校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学校现有夏家河子、南关岭两个校区,占地面积5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12151台(套),总值1.48亿元,固定资产总值5.6亿元。纸质藏书83万册,永久性电子图书存量2.1TB。学校实现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全覆盖,总出口带宽达到2.31G。学校设有机械工程学院、电气电子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等12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开设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旅游、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2个专业大类的65个专业(方向),拥有以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物流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涉外旅游、商务日语专业为龙头的国家级示范专业(群)7个,现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辽宁省品牌专业13个、大连市示范性专业2个,国家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个,对接产业集群省级职业教育示范专业6个,校级骨干专业16个。学校获得了国家海事局签发的船员教育培训资质。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1241人,教职工77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59人、副高级职称230人,一支会教能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基本形成,来自企业、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任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35%,成为实践课程教学的主要力量。学校现有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专业带头人8名,省级优秀骨干教师12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我校教师屡创佳绩,近三年共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10个,三等奖3个。学校建有集学生实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装备制造技术、现代电子技术、现代汽车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等17个理实一体实训中心、186个实训室(区),其中现代装备制造技术实训中心、老年养护实训中心、软件技术实训基地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现有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群)创新型实训基地、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群)创新型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技术创新型实训基地等三个辽宁省职业教育创新型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现有校外实训基地700余个。学校始终坚持准确的发展定位和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的发展战略,综合办学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5万余名各类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构建国家级—省级—校级三级递进的重点专业建设体系,以此引领和带动专业的整体发展。学校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紧密结合职业岗位标准系统开发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相对接,坚持系统培养和双证书教育,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全面发展。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创新各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学校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3项,承担省级以上教研教改课题25项。学校教师主编的27本教材入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学校始终将校企合作定位于战略高度。通过实施一十百千计划,校企合作模式不断向宽领域、深层次和高水平迈进。与英特尔、固特异、埃森哲、大商集团、上海通用汽车、大众变速器、奇瑞汽车、东风日产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深度融合,合作企业逾千家,累计组建订单班200余个。与格劳博机床(大连)有限公司组建订单班,推广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牵头成立了由行业协会、企业、科研机构和职业院校共52家成员单位组成的大连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校园文化节、读书季等系列校园文化活动精品为载体,兼顾融合企业文化,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稳定在90%以上,新生录取分数线持续名列省内同类院校前列。近三年,学生在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个,二等奖9个,三等奖9个,在辽宁省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28个。学校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现有国家级科研课题10项,省市级科研课题276项,校级立项科研课题326项,承担对外技术服务项目137项,获得专利授权503件,大连市社会科学进步奖5项,学校教师累计发表论文2740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221篇,出版著作300余部。学校主动承担公益和社会责任,开展普惠制培训、职业技术类师资培训及成人教育,提供33个职业或工种的初、中、高级的技能鉴定和认证服务。学校通过多元化的国际合作交流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余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曾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辽宁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辽宁省文明单位、平安校园、全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大连市先进单位。学校党委曾被评为辽宁省高校系统先进党委。目前,学校抓住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机遇,大力推动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全力巩固和提升国家示范校建设成果,凝心聚力、众志成城,加速推进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为把学校建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全国一流高等职业院校强校而奋斗!

    jw.dlvtc.edu.cn - 2019-12-18 - 收藏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