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35分类目录!
当前位置:35分类目录 » 网站目录 » 教育培训 订阅RssFeed

“教育培训”网站目录

  • 合肥学院教务处

    合肥学院教务处

    合肥学院是一所在改革中诞生,开放中成长,创新中发展的地方本科院校,其前身是创办于1980年的合肥联合大学。建校伊始,就提出适当收费、不包分配、按社会需求设置专业、后勤社会化的办学模式,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学校被誉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小岗村。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原合肥联合大学和合肥教育学院、合肥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合肥学院。学校成立以来,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的办学定位, 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办学经验,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要素,进行了系统改革和实践,构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09年以来,学生获得国家级科技创新类奖246项,其中一等奖和特等奖47项,多个奖项为全省高校唯一或首次。共获得体育类比赛金牌118枚、银牌72枚、铜牌68枚。2009年,学校《借鉴德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创新与实践》课题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4年,学校《突破学科定势 构建模块化课程 重构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课题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是省属高校获得的唯一最高奖项。目前,学校是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63所试点学校之一,首批承担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61所学校之一,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专门委员会副主席单位,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主席单位,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常任主席单位,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学校现有4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91亩,建筑面积54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8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14.73万册,电子图书91.93万种。有14个教学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公共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4个教学单位。55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特色专业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国家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3个。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7023人,其中研究生51人,外国留学生54人。学校现有在编教职工979人,教师903人,正高职称87人,副高职称228人,博士161人,硕士555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常年在校外籍教师20多人,4人获得中国政府友谊奖,10人获得黄山友谊奖。1985年,安徽省和德国下萨克森州签订共建合肥联合大学协议,学校成为德方在中国重点援建的两所示范性应用型高校之一。目前,学校同德、韩、日、美、意、西、 奥、英等国及台湾地区60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有3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0个中外合作培养专业,共有3300多名学生赴国外留学,1100余名德国、韩国学生来校学习、实习。 学校是安徽省、合肥市对外教育、文化、经济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建有中国安徽—德国中心 中国合肥—韩国中心。先后帮助合肥市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市、 德国罗斯托克市、韩国瑞山市结为友好城市,促成了黄山市与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市结为友好城市。在合肥市引进最大的外资企业德国大陆轮胎集团和西伟德公司等外资企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建校三十周年校庆,时任德国总统伍尔夫先生专门发来贺信。2016年8月30日,德国总理默克尔为合肥学院与德国施特拉尔松德应用科学大学合作设立的孔子学院揭牌并致辞。近年来,全国570多所高校到校调研交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60多次,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内部参考》4次报道学校建设发展情况。2015年,教育部第63期简报、安徽省委第30期深化改革工作简报专题介绍学校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做法和经验。2014年4月16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以一所地方高校的转型突围为题,全面介绍了学校十年建设应用型大学经验。2015年10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视察合肥学院。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合肥学院30年来的发展壮大是中德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用三十而立、卓有成效、根深叶茂概括了中德合作共建合肥学院三十年的成果, 寄予再创中德合作未来更辉煌的30年的期望。德国总理默克尔称赞合肥学院是中德近30年合作的光辉典范。两国总理共同决定在合肥学院设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及基金。十三五期间,学校将贯彻落实李克强总理指示精神,以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加快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早日建成应用型合肥大学。

    www.hfuu.edu.cn/jwc - 2019-12-23 - 收藏
  • 江阴教务处

    江阴教务处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是长江下游一座经济发达的美丽的江南名城——江阴的唯一一所公办普通高校。江阴,犹如滚滚长江玉带旁的一顶皇冠,熠熠生辉,令人瞩目。这座现代化滨江花园城市经济总量连年位居江苏省县(市)之首,实现了自2003年以来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十四连冠。目前,全市拥有3万多家企业,其中集团企业155家,10家企业跻身中国企业500强,12家企业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14家企业跻身中国制造业500强,更有上市公司42家,其中海外上市10家以上,形成了引人入胜的江阴现象和江阴板块,被誉为华夏A股第一县。坐落在花园城市中的学院环境优美,别具一格的欧式建筑错落有致,加上中国园林式的小桥流水,构成了一幅中西合璧的美丽图画。学院占地695亩,建筑面积近21万平方米,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7000万元。设有机电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化学纺织工程系、计算机科学系、艺术设计系、管理系、外语系、基础部、体育部、思政部等7系3部,另有继续教育学院。目前,在校生7000余人,教职工523人,其中专任教师359人。专任教师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54人,占42.9%;具备双师素质教师260人,占72.42%。学院有8人次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人次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14人次入选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背枕江阴及周边地区实力雄厚的企业群,学院致力于打造一线人才的培养中心、技能人才的培训中心和技术创新的服务中心三大中心,围绕地方产业结构,开设30多个专业,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为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专业群、软件与服务外包专业群为省重点建设专业群,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服装设计、现代纺织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成人)等五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作为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和江苏省高职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单位,学院还拥有中央财政支持《数控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江苏省信息融合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江苏省服装专业实训基地、江苏省软件与服务外包实训基地、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工业互联与先进智造产教融合实训平台、江苏省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以及江南大学数字媒体学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研究生工作站、无锡市产教融合现代化实训基地——江阴智能制造与创新实训基地和江阴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等,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转型与社会发展。学院立足江阴及长三角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形象地提出了立足江阴,根植企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现代班组长’以上潜质的生产、经营、管理者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学院探索形成了二维互动 、双轨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二维互动是指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教学做到和谐互动,有机渗透。不仅通过社团活动、民主管理、社会实践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还根据不同的专业要求和行业规范在专业教学与实践中渗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两手抓,两手硬。双轨并行指学院与企业共同完成人才培养。学院和行业、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共同编写富有针对性的项目化教材、推行工学结合、顶岗实践的教学模式等,在校企的深度合作中完成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近年来,学生在国家级职业技能、机器人、创意设计等竞赛中共有30人次获奖,其中如华东地区第三届嵌入式系统创新设计应用竞赛、IEEE标准电脑鼠走迷宫等项目中9人次获一等奖。在省级职业技能、机器人、创意设计等竞赛共有195人次获奖,在江苏省高校数学建模大赛、江苏省高校室内装饰设计大赛等中共有21人次获一等奖。在做好做强普专生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学院主动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工作,积极为江阴企业提供人力资源培养通道,积极构建全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已形成了成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在籍在册生超过7000人,涵盖了专科到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的多专业办学层次、年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人数超过3万人次的办学规模,日益成为江阴市民的学习中心、企事业单位的培训中心、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中心和江阴信息化的考试中心。随着江阴开放大学、江阴社区学院和江阴市民终身学习网落户学院,一个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江阴市民终身学习的新时代已在学院的推动下翻开崭新的一页。学院鲜明的办学定位引来了总理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关注与思考。2004年3月2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一行视察了学院,对学院的办学方向和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职业技术学院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很有前途。2005年6月8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班组长型人才》文章,充分肯定了学院在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成果。2007年12月,班组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课题获2007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4月,由班组长人才培养衍生的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工艺单’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推广 获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开放的文化胸襟,使江阴成为了众多学子就业和创业的乐土。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8%以上,其中80%左右的毕业生在江阴等苏南地区就业,60%以上的毕业生3年左右成为了现代班组长以上人才,还有3%左右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成为了大小公司、企业的老板。2015年11月18日,《中国教育报》刊登文章《江阴职业技术学院多举措并举培养企业小老板》。学院办学40年来,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5万余名具有现代班组长以上潜质的实用人才,为江阴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十三五期间,学院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继续深化现代班组长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品牌建设与特色建设,提升学院的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努力将学院建成具有地方特色、鲜明个性、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高职院校。

    jwc.jypc.org - 2019-12-23 - 收藏
  • 西农教务处

    西农教务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现为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兴旺、校长孙其信。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校80多年来,学校一代代师生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诚朴勇毅的校训,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是一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大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事业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业绩。合校以来,学校不断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积极推进和深化科教体制改革,各项事业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学校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设有25个学院(系、所、部)和研究生院,共有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5个本科专业。现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科学居US.NEWS学科排名全球第26位;农业科学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6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之列。建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5个省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现有教职工4504人。其中,教师岗位2010 人 ;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54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088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3人,青年长江学者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25人,学校特聘教授12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学校从193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支;教育部创新团队6支;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305人,各类研究生7619人。建校80多年来,学校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本科以上专业人才13万名,有15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始终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合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0项,其中主持完成13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72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23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446个。发表SCI、EI、SSCI论文11973篇,其中2015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1815篇。现有8家农、林、水专业一级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学校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与1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26个、示范基地(专家大院、示范园)40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500多亿元。学校科技园暨留学人员创业园进入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先后与世界上154所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其中14所大学全球排名前100名,年均1000名国(境)外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现有中美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中加旱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10个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倡议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吸引了沿线12个国家5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加入其中。十一五以来,先后公派1401名学生出国留学。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在校外国留学生230人。学校校园面积5653.5亩,建筑面积128.0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4.74亿元,其中设备总值9.87亿元人民币,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244.18万册,电子图书64.07万册。学校校园布局和谐统一,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显著,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享有生态园林式大学城美誉。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怀和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乔石、朱镕基、李瑞环、曾庆红、吴官正、罗干、回良玉、刘延东、汪洋、陈至立、赵乐际、路甬祥、李建国、吉炳轩、张宝文、陈宗兴等先后来校视察,李岚清曾8次来杨凌,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建校82年来,学校始终紧扣三农发展主题,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已从以农为主的单科性大学发展为目前以农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当前,按照学校新的规划目标和战略思路,全校师生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正在为实现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jiaowu.nwsuaf.edu.cn - 2019-12-23 - 收藏
  • 黑龙江大学教务处

    黑龙江大学教务处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70多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全力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学校加强学科建设成效显著,若干学科已进入国内一流行列,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6位,哲学学科排名第10位,法学学科排名第21位,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排名第26位,化学学科排名第29位。此外,学校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跨入重点大学行列。黑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优势明显,共设有31个教学院部,拥有涵盖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11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81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2个,可设置二级学科博士点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99个;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1个学科群、12个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2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国家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教学示范中心6个,入选国家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40部,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9所创业教育试点院校之一。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联合设立的中俄学院被教育部列入全国17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黑龙江大学坚持教学立校,以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依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适应能力为重点,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高级专门人才,教育质量优异,教学成果斐然。在2001年和2008年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获得优秀结论。共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6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79项;拥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篇、提名7篇(次),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41篇。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33000名,各类研究生5000余名。建校以来已为龙江和祖国培养了近17万优秀毕业生,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有以阎明复、张左己、姜大明等为代表的诸多政界精英;有以叶正大、刘晓江等为代表的多位高级将领,有以李凤林、潘占林等为代表的数十名共和国优秀外交官,有以李锡胤、吕冀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著名专家学者。新时期,还陆续涌现出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何建章、网络感动中国人物陈顺达等先进人物。黑龙江大学教学设施完备,教学条件优良,校区占地面积18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3亿元,馆藏图书400余万册,拥有可容纳3万余名学生住宿生活的大学城,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楼、教学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餐饮中心等办学基础设施,以及宽带校园网、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资源。黑龙江大学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人才云集。现有教职员工近3000名,其中专任教师近1700人,研究生导师80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000余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5人,位居全国高校第19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等各类国家级、省部级荣誉称号获得者200余人次;学校拥有千人计划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高层次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普京奖获得者1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67人。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科学研究为支撑,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为重点,以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落脚点,走科研兴校之路。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俄罗斯语言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功能无机材料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催化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光纤传感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农业部甜菜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等众多国家级高端科研创新平台;拥有省级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3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省高校校企共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3个,以及俄罗斯研究研究中心、教育科学研究院等30余个校级科研机构,现已基本构成多学科、立体化、完整均衡的科研创新发展体系。十五以来,共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2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0项,连续多年被SCI、EI、CSSCI收录的论文均达到700余篇,共取得各类科研成果24700余项,其中有100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委、省级的奖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项,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22项。李锡胤、潘国民教授主持编撰的《俄汉详解大词典》获国家图书奖,并作为国礼赠送给俄罗斯国家领导人。黑龙江大学编辑出版的《求是学刊》《外语学刊》《自然科学学报》《中国糖料》《满语研究》《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黑龙江教育》《北方法学》《俄罗斯学刊》《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等高水平学术刊物在国内外公开发行。黑龙江大学牢固树立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观念,通过整合、凝练和优化校内外优势资源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文化创新服务体系,努力为高教强省和科教兴国做出积极贡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黑龙江大学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围绕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参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对俄经贸文化交往和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在自然科学领域,黑龙江大学强化理工科优势特色,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力度,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中取得了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第一个机群并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无模型控制器、IC卡电脑加油机、L—乳酸菌系列保健产品等科研项目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为龙江产生经济效益均数亿元。黑龙江大学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辟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年均产值上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黑龙江大学校办产业学府书城是全国大学最大的书城,年营业额上亿元,曾获全国文化产业先进集体称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地方性大学出版社的杰出代表,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并荣获出版业网站百强荣誉称号。黑龙江大学注重通过树立和涵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以丰富多样的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构建全方位育人的和谐校园。黑龙江大学曾圆满承接第24届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主运动员村任务,开中国大学承办国际大型综合体育赛事之先河;曾成功承办亚洲男篮锦标赛、全国女篮甲A联赛、中国模拟联合国大会以及教育部主办的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等众多在国际、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文化活动。黑龙江大学通过全方位服务体系打造关爱平台,开辟了学生工作一站式服务区、校长信箱、学业导师网络平台、学生工作热线、后勤服务热线、心理咨询热线和校园110热线等。黑龙江大学是被教育部确定的依法治校示范校,并获全国文明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十佳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黑龙江大学突出国际化开放式办学特色,高度重视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已建构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和汉语推广工作平台。截至目前,黑龙江大学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的17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等签署了交流协议,同全球近200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先后派出联合培养留学生近3000人,培养外国留学生23000余人。现拥有中俄人文合作和上海合作组织教育合作俄语翻译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共办的中俄联合研究生学院,俄罗斯政府建立的俄语中心,俄罗斯境内的第一所孔子学院及与吉林大学、辽宁大学、延边大学共建的汉语国际推广东北基地等对外交流合作平台。风雨砥砺开创优良传统,继往开来谱就精彩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黑龙江大学将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遵循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学科为龙头、管理为保障的四位一体协调发展模式,牢牢把握省部共建的战略机遇,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澎湃的活力和更加豪迈的情怀奔向无限美好的未来,为努力实现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省部共建大学的宏伟目标而开拓奋进、再铸辉煌!

    jwc.hlju.edu.cn - 2019-12-23 - 收藏
  • 华电教务处

    华电教务处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平台重点建设大学。学校校部设在北京,分设保定校区。学校现有教职工3千余人,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1万人。学校占地1600余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学校1958年创建于北京,原名北京电力学院。1969年由北京迁至河北,先后更名为河北电力学院、华北电力学院。1995年华北电力学院与北京动力经济学院(含华北电力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合并组建为华北电力大学。2003年,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中,学校由国家电力公司划转教育部管理,同时组建了由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和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组成的理事会与教育部共建华北电力大学。2013年,华北电力大学理事会换届,理事会成员单位包括七大电力央企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华北电力大学等九家单位。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承载着为国家能源电力事业培养高素质人才与推进科技进步的历史使命。进入新世纪以后,学校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方针,抓紧机遇,加快发展,实现了跨越式快速发展。学校设有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可再生能源学院、核科学与工程学院、数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等十大学院,设有57个本科专业。学校拥有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热能工程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世界1%行列;学校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3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1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此外,学校具备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硕士等7个类别专业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培养本科、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学校拥有一支积极进取、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1822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5人、国家千人计划7人、国家青年千人计划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人、973首席科学家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8人,40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支团队列入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学校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形成了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成为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训计划实施高校。学校现有6门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以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己任,积极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现有4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2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基地;近年来,学校在新能源发电、特高压、智能电网、高效洁净燃煤发电技术、核电技术等重要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果。十五以来,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课题240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51项。新世纪以来,学校科研经费快速增长,科技论文国际三大检索排名在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排在前列。学校作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理事长单位,同时依托大学理事会平台,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与国内外三十余家电力、煤炭、电信、装备制造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承担重大研发项目,共建实验中心、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加快科技成果开发与产业化,年均与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签订科技项目760余项,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交(直)流试验示范工程特殊贡献单位称号;学校多方位构建校地合作平台,拓展合作渠道,北京、河北、江苏、新疆、广东、内蒙、青海、山东等地方政府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围绕新能源、智能电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深化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在促进区域科技创新、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上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积极推进校际合作,作为主要发起单位参与组建由11所行业特色型大学组成的北京高科大学联盟,实现高校之间的优势资源共享互补,促进校际协同创新。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美、英、法、俄、日等120余家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实质性交流与合作,与多家国际教育机构实现了相关课程互认,并在美国创办了孔子学院。5个引智基地列入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举办4+0、2+2等多种模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及与国外高校来华留学生2+2联合培养项目,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迈出新的步伐。巍巍学府,电力之光。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承载新能源电力时代的光荣与梦想,积极承担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的历史重任,昂首向建设一所具有鲜明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高水平大学的目标奋进!热切欢迎有志于祖国电力事业的优秀学子报考华北电力大学!

    jwc.ncepu.edu.cn - 2019-12-23 - 收藏
  • 新余教务处

    新余教务处

    新余学院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在新型工业城市——江西省新余市。新余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沪昆高铁、浙赣铁路横贯东西,京九铁路傍市而过,赣粤、沪昆、武吉三条高速公路和四条省道在新余交汇;新余是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国家试点智慧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卫生城市、中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国家节能示范城市、全国创业培训示范点城市。学校占地2000亩,校舍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建有129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691万元,图书馆藏书140万册,电子文献资源丰富。学校校园环境怡人,教学和生活设施完善,是读书修身的理想之地。学校现有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的全日制在校生13500余人,其中留学生142人。设有17个二级学院,60个本、专科专业。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20余个,新能源类的材料物理与化学为江西省高校重点建设学科。目前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导、文理为基础、新能源类专业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结构合理、素质良好、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735人,其中教授81人、副教授21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410人,双师型教师201人。聘请了国内外客座教授58人,外国专家7人。学校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学校和新余市共建了国家光伏基础材料及应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组建了江西省硅材料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太阳电池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锂基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个省级科研平台。学校是中国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成员单位、江西省首批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教育部-中兴通讯公司共建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首批合作高校、教育部-中软国际2015年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和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联合基金项目院校。学校秉承求新、求实、求善的校训,坚持立足地方、面向全国、接轨国际、独具特色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品德素养好、应用能力强、就业有实力、发展有后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全员、全面、全过程育人理念,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构建诚信、包容、高尚、和谐校园文化,校园充满活力,主题活动鲜明,学生社团活跃,学习氛围浓厚,课外活动丰富多彩。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全国健美操比赛、全国高校BIM算量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挑战赛等各类学科专业技能比赛中成绩突出,突显了学校的办学能力和水平。学校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用友新道科技有限公司等签约,采用学校搭台、企业入驻、产教融合的模式,构建专业、行业、企业、职业四位一体的转型发展格局,成立了新余学院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大学生创新实践中心和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建立了新能源应用产品设计工作室等多个学生校内实践平台及15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高校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历经30余载的春华秋实,学校共向社会输送了六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广受用人单位好评,将新余学院这张品牌打造得熠熠生辉。在新的发展时期,学校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加快转型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流的应用技术大学。

    218.64.252.139:93 - 2019-12-23 - 收藏
  • 辽宁石油化工教务处

    辽宁石油化工教务处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坐落在辽宁省抚顺市风景秀丽的浑河岸畔,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学校1950年始建于大连,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工业学校;1953年迁至抚顺办学,1958年升格为抚顺石油学院,2000年2月由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划转为辽宁省人民政府领导,2002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辽宁石油化工大学,2010年3月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四方签署共建我校协议。建校66年,学校已发展成为以石油石化为特色,工、理、经、管、文、法、教等七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2007年学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是教育部确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资格单位、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基础培训基地、少数民族本科预科生培养基地,是辽宁省石油化工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已培养10万多名毕业生,其中大部分已经成为我国石油石化、煤炭等行业的技术骨干。学校占地面积1906亩,校舍建筑面积78.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23.84万册,各类运动场所面积近1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2.5亿元。学校设有1个学部(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部)和16个学院(研究生、信息与控制、计算机与通信、机械工程、石油天然气、经济管理、数理、外国语、马克思主义、体育、矿业工程、继续教育、国际教育、民族教育、艺术设计、创新创业)。现有2个联合培养博士点,1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2个工程硕士领域和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会计(MPAcc)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成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特色学科2个、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资助学科5个。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2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8515人(其中研究生1196、留学生551人)。设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含硕士领域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省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省级精品课程和资源共享课19门、省级视频公开课程2门。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广泛开展,近三年学生在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得国家级奖励362项、省级奖励1000余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辽宁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暨全国竞赛辽宁省选拔赛中,学校有6件作品入围全国竞赛,在全省高校中排名第三。设有羽毛球、击剑两个教育部高水平运动队。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连续10年获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504人,专任教师98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8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7%,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占81%。柔性引进 长江学者2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3人、辽宁攀登学者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1人,国家和省部级科技专家、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67人,省级教学名师13人,省级高校创新团队4个、省级高校教学团队9个。学校集中力量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24个,与抚顺市联建了信息技术中心、精细化工研发中心、新能源研发中心,与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中国寰球工程公司辽宁分公司组建了石油化工联合实验室。成立了辽宁省雷锋研究会、辽宁省社会稳定研究会、辽宁省舆情信息研究中心等人文社科研究平台。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揽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436项,获国家和省市科技成果奖35项,获授权专利232项(其中发明专利63项),出版著作、教材295部,发表核心期刊论文4300余篇,其中被SCIE、EI、ISTP收录734篇。学校公开出版《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2个科技核心期刊。学校被辽宁省确定为第一批高校科技服务县域经济试点单位。学校积极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已与美国、俄罗斯、英国、韩国等18个国家的42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与英国爱丁堡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开展本科生 2+2、1+2+1、 4+1等培养项目,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等高校开展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项目,与芬兰北中部应用科技大学合作举办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批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是教育部指定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单位。学校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传承办学优良传统,发挥问学穿石、修身诚化校训的激励作用,坚持用雷锋精神建校育人,实施雷锋精神种子工程,总结凝练出了雷锋五个一精神(一颗钉的刻苦钻研精神、一滴水的团结协作精神、一团火的无私奉献精神、一块砖的爱岗敬业精神、一片叶的感恩反哺精神),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强大精神动力。在长期办学中,创建了百家讲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校园体育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文化品牌。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教科文卫体系统先进工会组织、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高校节能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评为辽宁省先进党委、文明单位、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依法治校示范校、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校园文化建设品牌学校和辽宁省平安校园。在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全体师生将在新一届党委的领导下,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以新的思想理念、新的精神面貌、新的工作举措,不断开创学校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jwcweb.lnpu.edu.cn - 2019-12-23 - 收藏
  • 北京大学教务处

    北京大学教务处

    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作为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民主科学思想的发祥地,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活动基地,北京大学为民族的振兴和解放、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先锋作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精神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1917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以及鲁迅、胡适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曾在北京大学任职或任教。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南迁长沙,共同组成长沙临时大学。不久,临时大学又迁到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抗日战争胜利后,北京大学于1946年10月在北平复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全国高校于1952年进行院系调整,北京大学成为一所以文理基础教学和研究为主的综合性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校友和教师有400多位两院院士,中国人文社科界有影响的人士相当多也出自北京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建设的新时期,并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两所大学之一。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发出了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的号召。在国家的支持下,北京大学适时启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计划,从此,北京大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2000年4月3日,北京大学与原北京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了新的北京大学。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于1912年10月26日。20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一度名为北平大学医学院,并于1946年7月并入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北京大学医学院脱离北京大学,独立为北京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北京医科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医科大学。两校合并进一步拓宽了北京大学的学科结构,为促进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及理科的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在211工程和985工程的支持下,北京大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将北大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的北京大学已经成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摇篮、科学研究的前沿和知识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国际交流的重要桥梁和窗口。现任校党委书记郝平教授、校长林建华教授。

    dean.pku.edu.cn/pkudean - 2019-12-23 - 收藏
  • 韶关教务处

    韶关教务处

    广东韶关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大学,是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坐落在举世闻名的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禅宗祖庭南华寺所在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粤北历史文化名城——韶关市。韶关市位于广东省北部,距离广州市200公里,交通便捷,有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武广高速铁路、韶赣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公路、韶赣铁路贯通南北,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韶关至广州车程约2.5小时,武广高速铁路韶关至广州车程约45分钟。学校占地面积2694亩,校舍建筑总面积78.86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优美,集校园、林园、公园三园为一体,营造了优良的育人环境。学校的办学声誉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近年来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大学生文明教育月活动、成长论坛、读书活动月分别荣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学校还被韶关市人民政府命名为韶城新十景之一,图书馆大楼荣获国家建筑最高奖——鲁班奖,校园风光图片入编全国绿化委员会出版的大型画册《绿色辉煌》。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58年的韶关师专。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综合性学科格局,已成为粤北乃至红三角地区人才培养和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目前,学校设有文学院、外语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英东生命科学学院、英东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英东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体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法学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教育学院、国际学院、韶州师范分院、医学院、网络与教育技术中心、土木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23个二级学院和教辅部门,设有67个本科专业,53个专科专业。学校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条件优良,拥有一大批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应用软件,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1个;拥有广东十大最美图书馆之称的现代化、智能化的图书馆,馆藏纸质藏书262.95万册,数字资源15.6TB,其中电子图书160.5万种,中外文电子期刊17.9万余种,一站式信息搜索平台、计算机管理与服务系统、多媒体信息利用设备齐全。学校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2487人,其中正高职称110人、副高职称421人、博士140人、硕士835人,为办学实力、办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五年来,我校教师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含子项目)1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7项,市厅级科研项目350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横向课题30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772篇,其中被SCI、EI、ISTP、CSSCI收录357篇;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内的市级以上科技奖57项,中国发明专利博览会金奖3项,国家专利116项。学校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1个;近五年主持国家级教改课题7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改项目61项,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2项;近年来,出版专著、主(参)编教材300多部。学校为地方乃至全省及周边省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办学规模稳步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建校五十多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人才近14万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9818人,成人教育在校生16685人。学生在全国、省级数学建模竞赛、大学英语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物理实验竞赛、视觉艺术大赛等学科专业竞赛活动中,获得包括国家、省一等奖在内的省级以上奖项1369余项。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居于省内本科院校前列,学校被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分别授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广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7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学校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印尼、新西兰、日本、澳大利亚、韩国、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巴拿马、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多个国家与地区的大学以及学术文化团体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有力地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高。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得到了省市政府、社会各界和港澳热心人士的大力支持。2003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来校视察时对学校寄予殷切希望,提出了建设一流的校园,争创一流的质量,培养一流的人才的重要指示。学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以三个一流为目标,秉承立志、崇德、勤学、创新的校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抢抓高等教育发展新机遇,深入推进内涵发展,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和办学环境,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地方大学。

    210.38.192.53/site/jwc/newsite - 2019-12-23 - 收藏
  • 山东财经大学教务处

    山东财经大学教务处

    山东财经大学是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名泉喷涌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办学规模较大、办学特色鲜明,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省属财经类高校。历史沿革学校于2011年7月4日由原山东经济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合并筹建,2012年6月9日正式揭牌成立。党和国家领导人李岚清、姜春云、王丙乾、陈至立等题词祝贺。山东经济学院的前身山东财经学院,创建于1952年,由山东会计专科学校与齐鲁大学的经济系合并组建而成,是山东省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也是全国建校最早的财经类普通高校之一。文革期间,山东财经学院中断办学。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办学,更名为山东经济学院。199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山东财政学院始建于1986年,是财政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创办的普通高等财经院校。建校初期实行部、省共建,以部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1998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后,学校领导管理体制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2012年8月23日,财政部、教育部、山东省人民政府在济南签署协议,共同建设山东财经大学。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12月,学校入选山东省省部共建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办学条件学校现有舜耕、燕山、圣井、明水和莱芜校区共5个校区,占地近五千亩。2016年4月,学校确定将圣井校区通过空间拓展、规划调整、功能提升建设为主校区。2017年3月开工建设,计划2018年5月完成主校区一期工程,确保2018级新生入住。学校拥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基础设施和实验设备。共有各类实验室145个,各类实践教学基地140多个。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26个。山东省企业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山东省金融信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经济运行动态仿真实验室和金融服务外包创新实验室等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校舍建筑总面积119.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亿元。图书馆(未包含莱芜校区)藏书252.04万册,电子图书902.8万册,数据库362个,实现了与省市图书馆图书资源共享。建有现代化演播中心、CATV教学系统和千兆以太校园网络系统。学校现有两所独立学院——燕山学院、东方学院,在校生总数13800余名。学校大力开展继续教育,成人学历教育在校生10000余人。学科专业学校是目前全国在学规模最大的财经类大学,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33000余人。设有23个教学院(部),61个本科专业。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等14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016年,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同时,学校确定了19个校级一流学科立项建设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金融学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立项建设专业(群);会计学专业群、国际商务专业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群、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群、行政管理专业群获批山东省自筹经费立项建设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6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89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160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687人。教师中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6人,泰山学者岗位8个,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3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2人,山东省高层次人才库19人,全国优秀教师9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博士生导师52人。2016年,7名教授入选山东首批智库高端人才名单。人才培养学校在2006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优秀成绩。现有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7个,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56门。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省部级以上教学研究成果奖34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10项。在全国全省挑战杯、创青春、数学建模竞赛、学术论文竞赛、CCTV英语演讲比赛中屡获嘉奖。2016年,在创青春全国创业大赛上勇夺3项金奖,位居全国前列、山东高校首位;荣获全国财经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位居首位。大学生创业园获评2016年教育部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由BOSS直聘发布的《2016年应届生就业竞争力报告》中,学校跻身全国2016年应届生就业竞争力高校榜100强,位列第74位。科学研究近三年来,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36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48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项、教育部项目39项、省部级项目249项;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奖励51项;被SCI、EI、ISTP和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294篇;获得科研经费6772.3万元,年均科研经费2257.4万元。设有山东省政府规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财政金融研究基地、山东省公共财政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基地、服务业创新与发展软科学研究基地、山东省公共政策软科学研究基地等20个省级研究基地(研究中心)。2016年,学校的山东财经战略研究院入选首批山东省高校科研机构类智库。学校主办的《经济与管理评论》和《山东财经大学学报》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全国城市经济十佳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经济与管理评论》入选2017-2018年度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国内外合作交流与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4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多层次、多形式、实质性的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西敏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奥维西布雷学院、哈特福德大学、佛罗里达国际大学、圣托马斯大学、纽海芬大学、英国龙比亚大学、英国埃塞克斯大学、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法国雷恩第一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新西兰Unitec理工学院、捷克布拉格经济大学、捷克布拉格城市大学、日本东京经济大学、台湾地区淡江大学、世新大学等国(境)外大学合作,每年选派数百名学生赴海外访学或本科就读研究生项目,实施本科、研究生双学位教育,增加学生的海外经历。与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山东省城市商业银行合作联盟等建立了全面战略合作关系。近年来,为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地税局、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交通银行山东分行等单位举办多种形式、不同层次培训班,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发展目标当前,学校正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国家与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秉持克明峻德 格物致知的校训,坚持内涵发展,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高校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力争到2020年,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进入全国财经院校一流行列,少数优势学科进入山东省重点建设的国内一流学科行列,金融学、会计学等二级学科成为全省顶尖学科,基本建成全国一流财经特色名校。

    jwc.sdufe.edu.cn - 2019-12-23 - 收藏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