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导航
网址导航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教务处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是国家教育部首批确认具有普通高等教育办学资格的独立学院。学院创建于2002年8月,由武汉工程大学与武汉化院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新机制、新模式联合举办,是一所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培养化工、材料、通信、电子、经济、管理和艺术等学科领域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注册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虎泉街366号(原武汉工程大学老校区),地处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中国光谷的中心。学院另设邮科院校区,位于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内。学院风景秀美,环境幽雅,文化氛围浓郁,交通便利,现代教学与生活设施完备,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学院现有38个本科专业,11个专科专业,涉及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7个学科门类。现有湖北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本科专业3个(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通信工程),省级精品课程2门(《经济法》、《光纤通信技术》),省级精品资源共享本科课程1门(《展示设计》),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4个(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自动化、市场营销),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通信工程、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工程管理),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5个,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省级实习实训基地2个,国家地方所属高校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质量工程数量居同类高校首位。2010年3月,学院顺利通过了湖北省独立学院本科专业教学合格评估;2012年5月,学院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万余人,教师总数680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比例为85.4%,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比例79.3%,聘请了国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企业高管等近40多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为学院客座教授。学院校园占地面积800余亩,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100余万元,图书64.5万余册。学院建立了湖北省第一个移动通信实验室、国内最先进的4G移动通信实验室、高速率大容量光传输实验室和政治理论课网络工作室等有特色的实习实训基地,与中国电信、浙江物产化工集团等100多家国有大中型国企、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等建立了密切的校企合作关系。学院秉承厚德、明志、勤奋、笃行的院训,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宗旨,坚持以人为本、规范办学、保证质量、改革创新、提高效益的办学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使学生具备突出的专业技能优势。学院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增强办学活力。学院始终突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喜人的成绩。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艺术设计大赛等国家和省市各类课外科技竞赛中荣获佳绩,其中获国家级奖励近100项,省市级奖励200余项;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107篇,湖北省大学生科研成果奖1项。学院毕业生就业率90%以上,考研上线率达到14%,稳居湖北省同类高校前列,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xgy.wit.edu.cn - 2020-01-10 - 收藏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中医药普通专科学校,开办医类专业教育已有60多年历史。学校实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卫生厅(卫计委)、荆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管理体制。学校占地735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拥有8所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和1所省级标准化实验动物中心;校内装备有58个专业实验室,仪器设备总值6000余万元;图书馆藏书49余万册(含电子图书20余万册),年订购纸质期刊800余种;引进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中国知网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数字资源;在全国10个省区市130余家二甲以上医院和60家医药卫生企业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专兼职教师752人(含校外兼职教师260人),其中专职教师40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校内专兼职教师227人(其中博导1人),占校内教师总数的46.14%,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92人,占校内教师总数的18.70%,双师素质教师277人,占校内教师总数的56.30%。学校集医学教育、科研和临床于一体,突出中医药特色,中西医、药、护、医技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体,目前开设有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生产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老年保健与管理、康复工程技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医疗设备应用技术、护理、助产等19个普通专科专业,面向30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专科学生近万人;同时联办有护理学、中药学、药学与药品营销3个自考本科专业。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设在学校,承担全省乡村医生培训任务。学校是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学校以就业为导向,重视教育教学改革,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积极探索,先后建设了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实训基地1个、精品课程5门,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2个、实训基地1个,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专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100余人次,二、三等奖近500人次。自成立以来,学校已为各级医疗单位输送了近10万名实用型人才,涌现出了全国优秀志愿者黄贵军,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职教之星范尉,中国大学生百炼之星(3-304寝室黄振光等),湖北省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感动荆州十大人物孟茂林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设立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校期间经考核鉴定合格后可获取与医学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同时学校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一批就业基地,为学生就业创造了有利条件。按省教育厅发布的第三方统计数据,学校毕业生就业率、毕业生对母校满意率、毕业一年以后(即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后)的薪酬位于全省高职高专前列。学校多次荣获全国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乡村医生教育先进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红旗团委和湖北省高校理论学习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工作方针,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塑校,开发活校,依法治校的发展理念,着力于创构特色、彰显优势、打造品牌、提高效益,努力提升办学层次,不断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湖北,面向全国,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服务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www.hbzyy.org/jwc.htm - 2020-01-10 - 收藏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教务处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是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黑龙江省首批骨干高等职业院校;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2门省级精品课程;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高职高专应用技术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养鱼生产全过程实习教改成果在全国30余所同类院校推广;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1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项资金支持的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2个省级改革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9个黑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2007年—2015年,连续9年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8名。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坐落在北国冰城——哈尔滨市松花江北岸大学城内,是一所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隶属于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省级文明单位标兵。学院是目前黑龙江省唯一一所集生物工程、水产养殖、畜牧兽医、农业种植等多学科多领域的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始创于1948年,在60余年的办学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了6万余名毕业生。学院秉承建设高职强校,培养态度好、知识新、技能强的实用人才的办学理念,按照面向生物产业、面向现代农业、面向市场需求的专业发展定位,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学院的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内涵建设全面加强,目前在校生8000余人。学院办学基础设施完善。总占地面积69.8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44万平方米。图书馆纸质藏书45.96万册,有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教实训基地,18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259个校外实训基地,多媒体教学设备覆盖全部教室。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33人,教授28人,副教授128人,双师素质教师216人。有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省级、委级、院级学术带头人35人,博士、硕士学位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9.76%,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学院教科研成果显著。鱼类养殖技术教学团队为国家级教学团队,《池塘养鱼》课程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水产养殖专业教学团队、兽医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有12门省级精品课程。近年来,学院承担厅级以上教研科研项目200余项,获得教育科研和应用技术成果奖97项;编审高职高专教材109部。学院设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047号)站,具有60个高、中、初级职业(工种)的鉴定资格。学院是黑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职业资格(技能)培训基地、黑龙江省水产养殖科普教育基地,并先后与省内外290余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保证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进程顺利实施,为学生提高专业技能、拓宽就业岗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学院积极推荐毕业生就业。现已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毕业生的就业网络,许多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连续 9年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同类院校前8名:2015年,毕业生就业率90.40%,居全省第二;2014年,毕业生就业率90.04%,居全省第三;2013年,毕业生就业率90.13%,居全省第三;2012年,毕业生就业率90.57%,居全省第四位;2011年,毕业生就业率91.32%,居全省第八;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89.38%,居全省第五;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87.58%,居全省第七;2008年,毕业生就业率93.12%,居全省第六;2007年,毕业生就业率94.32%,居全省第四。2008年,学院被授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学校;2010年、2011年、2012年,连续三年被授予黑龙江省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优秀站。学院设有生物制药系、食品生物系、畜牧兽医系、农学系、水产技术与环境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共8个系和基础部、政教部、体育部。学院专业特色突出,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畜牧兽医、水产养殖、绿色农业为骨干的专业群。目前共开设40个专业,其中水产养殖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水产养殖技术、生物制药技术两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药物制剂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兽医、电子商务、动漫设计与制作、室内设计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水产养殖技术、农作物生产技术等9个省级重点专业。学院积极推进订单式培养,目前已与90余家知名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1/3以上在校生实现订单培养,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订单企业工作。学院优良的校风赢得了社会普遍认可,先后被授予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黑龙江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黑龙江省高校标准化食堂、黑龙江省高校后勤管理先进单位、黑龙江省高校校园绿化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基本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如今,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以科学的办学理念为引领,坚持态度、知识、技能并重的育人原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为办社会需要、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而努力奋斗!
221.212.138.107 - 2020-01-10 - 收藏集宁师范学院教务处
集宁师范学院概况(2017年3月)地理位置 集宁师范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西临呼包鄂经济圈,东、南与京津晋冀经济带联接,北与蒙古国接壤,是风电之都和神舟家园,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历史 集宁师范学院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1931年,原绥远省在集宁创办绥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开启了乌兰察布近现代师范教育的先河。1958年,依托之前设置的集宁师范学校,国务院批准成立了集宁师范专科学校。2009年3月,教育部批准在集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集宁师范学院。教学系部 集宁师范学院现设幼师学院、中文系、政史系、外语系、数学系、计算机系、物理系、化学系、体育系、音乐系、美术系、蒙文系、生物系、经管系、思政教学部等15个教学单位;开设33个本科专业,17个专科(高职)专业,分布在理学、文学、教育学、工学、艺术学、农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9个学科门类;现有自治区级品牌专业11个,校级品牌专业9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5门,校级精品课程33门;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33个。师生情况 集宁师范学院现有教职工801人,专任教师559人。专任教师中有高级职称教师218人,其中教授45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73人。教师中有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4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优秀教师5人,曾宪梓教育基金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一等奖1人、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内蒙古321人才工程专家4人,博士14人,硕士296人;12名专家教授被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在校生11206人,近三年来,连续三届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均达10%左右,名列自治区本科院校前位。科研项目 2009年以来,集宁师范学院教师承担科研项目共309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各3项,教育部社科司项目1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84项,校级科研课题172项,横向课题5项(其中自治区创新平台项目1项、自治区科技厅创新科技引导项目1项),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教师出版专著和教材1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2500余篇,其中有200余篇发表在国际有影响的刊物或国内核心期刊上。1980年,学校创刊《集宁师范学院学报》,初名为《文科教学》,迄今累计出版137期,2010年始,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合作办学 学校与国内外多家单位(院校)在11个专业领域开展了合作办学,与波兰罗兹工业大学、东方领航教育集团合作办学已招收两届学生。建筑设备 集宁师范学院现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617亩(合107800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42758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12229台件,价值6862.89万元。学校共有适用图书(含电子读物)106.8万册,生均100册。固定资产10.32亿元。附属学校 集宁师范学院设有附属实验中学、小学各1所。附属中学分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00亩,建筑面积近6万平方米,招收高中生,在校生2000多人,教职员工149人。2013年投入使用的附中新校区,占地面积140亩、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办学成果 建校50多年来,集宁师范学院立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秉承求实创新、为人师表的校训,着力加强学生师德教育和从教能力培养,始终不渝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服务,形成了鲜明的学科特色和一定的办学优势。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近46700多名毕业生,乌兰察布市基础教育教师中集宁师范学院的毕业生占85%。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在其他领域建功立业。诚如刘云山同志为母校的题词:春华秋实桃李满天下,教书育人英才遍草原。
www.jntc.nm.cn:8090/gljg/jwc - 2020-01-10 - 收藏西京学院教务处
西京学院是一所具有研究生教育资格的普通高校,坐落于古城西安。2005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9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资格。西京学院始终坚持诚、健、博、能的校训,以创办有使命,有远见,有智慧的大学为己任,培育英才,传承文明,努力建设高水平西京大学。学院占地1391亩,建筑面积61万平方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土木工程为代表的工科,以会计学、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以服务于产业的工业设计、视觉传达为代表的艺术设计三大专业集群,现设有15个院系、7个书院;开设5个硕士专业,33个本科专业,23个高职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万余人。学院坚持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能从事实际工作的一线工程师或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突出实践能力与职业素质培养。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6个。2016年,成功组织学生参加省部级以上竞赛活动10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2781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247项,产生优秀指导教师91人次。学院注重科研工作。2016年《中国民办本科高校科研竞争力研究报告》显示,学院科研竞争力排名全国民办本科高校第四,连续5年保持陕西民办高校第一。学院成立了智能制造研发中心、智能控制技术研发中心、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研究中心、混凝土结构安全与耐久性研究中心等8个科研平台,其中可控中子源及其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已获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建设立项。2016年全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纵向科研项目为55项;签订横向课题合同195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及CSCD、CSSCI论文共197篇,三大检索论文125篇。在最新发布的《2016年陕西省高校专利状况》中,学院专利授权量名列陕西省高校第11名。2016年全年,共申请专利868项,获得专利授权236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216项。学院不断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紧紧围绕学生服务与发展这一主线,坚持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引导为主、服务为基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行住宿书院制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书院和专业学院的作用,通过构建素质拓展教育、人际交往和信息化建设三大载体,配合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不断更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模式,拓展学术及文化活动,为青年学子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丰富高雅、活泼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了学生的健全人格、高尚品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院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始终坚持创业全面覆盖、点上突破和就业三全一化的工作思路,构建一融入 二协同三促进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实现了创新创业教育和就业工作的全面覆盖、全程指导、全员参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得到社会认可。学院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被教育部评为2015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发起成立陕西省青年创业联盟,获评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院指导服务奖、科技部国家级众创空间、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共青团陕西省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等。学院积极开展国际间的教育、科技、文化交流与合作。成功举办三届中德艺术交流与设计教育论坛,在德国建立了艺术类实践基地,在学院成立了DCKD德国德中艺术设计交流协会驻中国陕西文化艺术交流中心;与韩国培材大学设立韩国语教育中心,建立学分互认关系,学生可以赴韩参加升本学习;与法国Yncrea工程大学联盟合作成立中法工程师学院;与新加坡、法国、美国、加拿大、台湾、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及合作关系。今天的西京学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西京人将秉承 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万钧精神,落实战略提升、体制创新、内涵建设、资源整合、国际合作、塑造特色六大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jwc.xijing.edu.cn - 2020-01-10 - 收藏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教务处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是河北省省属全日制建筑类高等本科院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院校,国务院首批批准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创建于1950年,坐落于拥有中国北方最美蓝天美誉的塞外名城张家口市。学校占地960亩,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亿多元。学校现有教职工近700人,其中专任教师49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282人,其中教授10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14人,有国家执业注册师资格的70多人。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0164人,硕士研究生135人。学校共设有建筑与艺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9个二级学院和人文社会科学系、信息管理系2个系,及研究生部、社会科学部、体育部3个教学部和成人教育学院。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及11个研究所;有56个教研室,33个实验室和实验中心,2个实习工厂,校企共建76个实习基地和8个科研基地;有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35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和3个双学士学位专业;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发展学科,5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省级教育创新高地, 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省级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其中培育建设1个),1个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1个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2008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土木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工程管理专业和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通过了国家住建部的专业教育评估。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在六十五年的办学历程中,虽然隶属关系几度变更,校名几经更迭,历经沧桑,但代代传承,薪火相继。学校始终坚持面向社会,立足河北,依托建筑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的办学定位,积极适应河北省高等教育发展和城乡建设的需要,凝练了求实进取的校训,以艰苦朴实,勤奋进取的校风、丰厚的建筑文化底蕴培养和孕育了大批优秀人才,为国家特别是河北建筑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被誉为河北省培养建筑类人才的黄埔军校。目前,学校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服务区域经济和建筑行业、具有省内一流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的建筑大学。
wwt.hebiace.edu.cn/col8/col24/col82 - 2020-01-10 - 收藏池州学院教务处
池州学院始建于1977年,始为安徽劳动大学池州地区专科班, 1980年正式定名为池州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原池州工业学校并入,2002年原安徽省经贸学校并入,2007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现占地1959亩,校舍面积3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094.87万元,纸质图书80余万册,电子图书75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近2000种。建有安徽省高校唯一的开路电视台。专任教师633人,其中正高职称42人、副高职称138人,博士、硕士学位570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教坛新秀13人。学校现有14个教学管理机构: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管理与法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资源环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商学院、音乐与教育学院、体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本科专业5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2个,省级新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精品课程19门。全日制在校生14178人。学校现有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皖南民俗文化与旅游发展研究中心专职研究机构1个,校级研究中心20个。近三年来,承担省(厅)级以上教科研项目189项(其中科研项目79项),其中国家社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横向项目13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15篇,其中被SCI、EI收录80篇,CSSCI、CSCD收录200篇;出版著作(教材)50余部;获批国家专利20余项。获厅级以上科研奖励3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9项。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6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5个,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个。成功申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6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50项。近三年来,学生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大赛、英语竞赛等20项学科专业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励756人次。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学校坚持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秉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学校与池州市旅委合作,主持完成池州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和池州市旅游线路与产品整合规划等编制任务。近三年来,共签订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协议92项。学校植根池州、服务安徽、面向华东、辐射全国;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适时开展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依托现有学科基础,重点建设旅游环境类、文化产业类、材料化工类、机械电子类、经济管理类五大专业群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努力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的应用本科院校。学校坚持开放办学,近三年先后与韩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其中,与台湾实践大学、龙华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了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与韩国京仁教育大学、韩瑞大学结为姊妹院校,签署了教师、学术、学生合作交流协议;与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签定了联合开展2+2合作办学协议。
jw.czu.edu.cn - 2020-01-10 - 收藏遵义医学院教务处
遵义医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学校创建于1947年,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本科医学院校,曾用大连医学院、关东医学院、大连大学医学院等名称。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举校南迁,更名为遵义医学院。经过69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多层次、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雄厚的省属重点建设高校,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2014年,口腔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2016年,成为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由遵义校本部和珠海校区组成,占地面积近2800亩,有全日制在校生14694人,下设28个教学院系、3 所直属附属医院、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建校以来,学校群英荟萃、专家云集,解剖学与人类学家吴汝康院士、微生物学家魏曦院士、药理学家张毅教授、生理学家吴襄教授、生物学家伍律教授、肺科学家方侃教授、外科学家陈荣殿教授等知名专家学者曾执教讲坛。目前,学校共有师资1270人,其中专任教师1109人,直属附院师资726人,外聘教师104人,二级教授1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693人,省核心专家2人,省管专家2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7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4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柔性引进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院士、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等高层次候鸟型人才42人。学校本科教育涵盖医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工学等6个学科门类,包含27个本科专业。学校从195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全国高校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研究生教育涵盖4个学科门类,其中,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现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7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本科专业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国家级培训基地3个,省部级培训基地9个。学校重视教学团队与平台建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学校重视科研工作,不断加强科研团队与平台建设。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研究/研发中心6个,厅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平台15个,省厅级研究所6个;贵州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3个;省部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1个,其中基础药理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校图书馆藏书197.7万余册,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2016年,我校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近五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92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973前期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科技部十二五计划、十二五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76项。2016年,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量位居全国高校第128位,获资助项目数连续六年在贵州省高校中位居第二。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9025篇,其中核心期刊2531篇,被SCI、EI、ISTP收录503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3项。获授权发明专利34项,实用新型专利143项。庹必光教授及团队承担的 肠粘膜上皮细胞碳酸氢盐分泌及其机制的研究项目,在该领域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学校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欧美、东盟、台湾多所高校签订校际合作协议,开展师生互派等活动,筹建国际合作实验室,开展深层次的国际科研合作。学校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贵州-东盟医学教育学院,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我校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近三年,学校本科生就业率平均在95%以上。全体师生员工将继续秉承明德笃学,求是致用校训,发扬学校优良传统,坚持内涵建设与发展,为早日建成西部一流的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jwc.zmc.edu.cn - 2020-01-10 - 收藏济南大学教务处登录
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68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聚向上、与时俱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22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学校现设24个学院,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6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44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6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92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35916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34人,其中教授305人,副教授70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84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4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海外特聘专家20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4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学校建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及研究平台54个,其中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含自主培育建设)2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及省部级科研平台10个、十二五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4个。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精品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立项5门,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专业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6个,省级校企共建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53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近年来,主持国家级教研教改课题6项,省部级课题55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研究成果奖75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活动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11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48项、二等奖125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3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347项,省部级项目814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38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66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4799篇,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四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14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中华肿瘤防治杂志》、《济南大学学报》等8种学术期刊。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的74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港澳台地区的13所高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美国南达科他州阿伯丁和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市建有孔子学院3所。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7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藏书及电子文献460万册,中、外文现刊4200余种,电子期刊23000余种。济南大学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成一所综合性、开放式、国际化、有特色的高水平大学。
eadwww.ujn.edu.cn - 2020-01-10 - 收藏湖北工程学院教务处
湖北工程学院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坐落于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孝感市,距武汉市区50公里,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为创办于1943年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大学、武师孝感分院、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孝感学院几个阶段,先后有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农孝感分院)和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11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迄今已有73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办学条件良好。校园湖光潋滟,杨柳依依,鸟语花香,环境怡人,是全省首批生态园林式学校。学校占地面积1728亩,校舍建筑面积7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亿元,建有完备的公共服务体系。图书馆藏书146.1万册,电子图书106万种,纸质期刊1349种,电子期刊31686种,中外文及各类型电子数据库和文献资源共享平台近40个。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湖北工程学院学报》为全国地方高校名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中华孝文化研究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学校学科专业体系完善。学科门类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 10大类。初步建立了工程特色凸显,理、工、农结合,文、经、教、管、法、艺、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建有农业资源与环境、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学、光学工程、植物学等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教育学原理、光学、有机化学、植物学等在建硕士点学科。新型生物质基材料学科群入选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现有66个本科专业,农学、园艺专业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化学、生物科学、园艺等专业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为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化学、生物科学、园艺等专业为省级本科品牌专业,材料化学、农学、光电信息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汉语言文学等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材料化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农学、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等专业为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735人,获博士及硕士学位教师561人,高级职称教师261人。建有植物学等10个楚天学者设岗学科及3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全国模范教师、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湖北名师、湖北省优秀教师等23人。聘请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经济学家厉无畏,世界著名计算机学家、美国两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士姚期智为代表的著名专家学者近100人为兼职(客座)教授。常年聘请外籍教师、专家来校任教,选派优秀教师赴国外学习、工作和讲学。学校积极推进一主两翼多层次开放办学。坚持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开展研究生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实行多层次、面向社会和国内外开放办学。现设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育与心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农学院)、计算机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院、体育学院等17个教学学院。举办一所独立学院——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各类注册在籍学生25000人(含新技术学院)。学校加强校校、校企、校地合作,与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大学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等一批大型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协议,与孝感市等地方政府开展校地合作共建。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与英国、美国等国10余所大学签订了交流合作办学协议,开展全日制本专科国际合作办学项目;面向十余个国家招收留学生,一批外籍留学生已入校就读。学校建有一批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平台。现建有湖北省生物质资源转化协同创新中心、特色果蔬质量安全控制、生物质资源化学与环境生物技术、作物病害监测与安全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中华孝文化研究中心、湖北小微企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湖北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北省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省级校企共建建筑防水材料研发中心、省级校企共建高分子塑料管道研发中心等17个省级平台。建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6个,电工电子、化学基础课、计算机、生命科学与技术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材料化学、光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等湖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一批平台获得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好评。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积极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培养了10余万名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好评。学校学风浓郁,学习蔚然成风。学生在湖北省本科学士学位论文评选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学英语、数学建模、智能模型车、艺术设计等一些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近3年学生考研上线率一直稳定在18%以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学校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秉承严以治学,诚以立身的校训,坚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发展战略,各项事业得到长足发展,社会美誉度明显提高,连续七届被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最佳文明单位称号,2015年2月,荣获第四批全国文明单位 称号。当前,学校坚持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正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向着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新型工程大学的目标奋进。
jwc.hbeu.cn - 2020-01-10 - 收藏
推荐资讯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