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导航
网址导航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举办、湖南省教育厅直属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评估单位、湖南省优秀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湖南省卓越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学校位于国家文明城市、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株洲,创建于1958年,前身为湖南省化学工业学校。1998年与湖南省资江化学工业学校合并,2003年升格为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合并湖南化工机械学校(湖南工业高级技工学校)。学校2013年被评为湖南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示范校和湖南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验收获优秀等级),2014年立项为湖南省平安高校建设单位,2015年被评为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双创示范基地(全省唯一高职院校)和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化工特种行业技能鉴定站(全省唯一)。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先进集体、省文明高校、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省教育科研工作先进单位、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优秀单位(连续四次)、省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十佳单位(连续六年)等荣誉称号70余项。学校新校区占地面积573亩,建筑面积26万多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68万元,新校区现有理实一体化教室126间,实验实训室130间,生产性实训车间(中心)5个。现有在校学生1万余人,在职教职工近600人,其中专任教师近400人,正高职称22人、副高职称19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209人,有全国石化行业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湖南省教学名师1人,行业教学名师8人,国家级技能竞赛裁判12人,全国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35人。近五年来,教师获得省级以上教学竞赛奖项56项,其中,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15项。学校设有化学工程学院、制药与生物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基础课部、思想政治教育课部、技工部等8个教学单位,设置化工类、制药类、机械类、自动化类、信息类及经济类六大专业大类,开设34个高职专业(含方向)。现有省级示范性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精品)专业4个、省级专业技能抽查标准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实习实训基地2个、石化行业全国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2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近三年来,学生共获得各级各类技能竞赛奖160项,其中,国家级22项、省级126项。学校是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企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是湖南省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的计算机、化工两个专业委员会的秘书处单位。在全省较早牵头组建了湖南化工职教集团,现有成员单位189家。创建了湖南省石化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株洲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中小微石化企业合作发展委员会。近三年,学校面向企业各类培训2.5万余人次,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产品开发68项。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构建了通过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项目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搭建实践训练拓展平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创新就业创业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提高毕业生市场适应能力的四轮驱动就业创业教育体系,实现了就业创业教育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在95%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高。用人单位遍布全国16个省市,与2000多家单位建立了固定用人关系,毕业生人均可选岗位8个以上。学校坚持根植化工,合作育人,创新驱动,铸造品牌办学理念,秉承厚德、励志、笃学、精艺的校训,形成了和谐、奋发、唯实、创新的校风,构建了四个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确定了内涵式、开放型和特色化发展道路,形成了准确的办学定位。建校59年来,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面向未来,学校将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开放、和谐、美丽、幸福新化院。
jwc.hnhgzy.com - 2019-12-13 - 收藏沈阳工学院教务处网
沈阳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一所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始创于1999年,现位于辽宁省抚顺沈抚新城。学校北依浑河,西临沈阳世博园,交通便利、环境优雅、景色宜人。学校办学始终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索人才培养规律,现已发展成为工科实力雄厚,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相互支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设有机械与运载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与控制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能源与水利学院、生命工程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7个学院;本科专业53个,在校本科生15472人,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了三万余名毕业生。学校把建设最好的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专家治学、全员育人、特色发展为治校方略,大力弘扬追求卓越、互助利他学院精神,实施协同育人、工学交替、理实融合、学用一体的育人模式,构建了满足学生就业、升学、个性化发展的分类培养、分级教学的培养体系,致力于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自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组织开展专业综合评价工作以来,我校有30个专业接受评价,其中的22个专业在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一,7个专业名列第二,1个专业排名第三。目前,学校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本科优势特色专业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7个,省级创新创业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精品课9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建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拥有中国工程院双聘院士1人(辽宁省抚顺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设在我校),有省级专业带头人3人。学校致力于应用课题与项目研究,努力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研制的机器人项目已经成为抚顺市重点推进项目;校办企业在为社会提供技术和产品的同时,已成为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和实习实训的重要基地。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已与美国、英国、俄罗斯、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高水平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培养留学生百余人。2015年,国家留学基金委批准我校举办了金融学、会计学专业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进一步拓宽我校学生攻读国外高校学士、硕士学位的渠道。我校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探索创办了双创实验班,学校以省级大创竞赛为牵引,成立了酷睿精英、开拓者、转折点等百余个大学生创新团队和一批学生课外兴趣小组,获批国家级和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分别为25项和100项,带动每届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参与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中,学校创新创业中心也成为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近三年,我校学生参加国家和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成绩突出,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6项、二等奖23项,省级一等奖120项、二等奖215项,三等奖340项。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建立了完备的就业指导和服务系统,加强对学生的全过程就业指导,积极发挥学校在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过程中的指导作用,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荣获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5年,我校获批成为辽宁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将加快推进内涵发展、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建成最好的应用技术大学。
218.24.31.64 - 2019-12-13 - 收藏连云港师专教务处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原连云港教育学院、海州师范学校与连云港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后连云港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于2002年并入。2011年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建办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自1914年学校前身省立第八师范成立始,已有近百年办学历史,培养了近10万名致力于苏北乃至全国基础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和各方面杰出人才,涌现出一大批教育专家和知名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著名教育家刘百川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口海岸专家陈吉余教授等;学校是海属地区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其创建者李超时在师生中发展了许多党员,如连云港市第一名女共产党员吕继英、原江苏省省长惠浴宇、原中纪委副书记陈伟达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规划建设面积40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近1万人,其中本科生2200人。图书馆藏纸质图书79万册,数据库27个。现有教职工526人,专任教师390人,其中正高职称50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例为67%;现有博士1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8.46%。先后有5人获曾宪梓教师奖,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有省级教学名师1人,市级教学名师3人,16人入选省333人才培养工程,1人获连云港市青年科技奖,24人入选省高校青蓝工程,81人次入选连云港市521人才培养工程,4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1人入选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对象。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院,共设40个专业,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招收本科生专业13个,初步形成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主要特色,以文化艺术、旅游管理等为区域性优势专业群的专业格局。已建成语文教育专业等6个省级特色专业,语文教学论等5门省级精品课程,儿童教育与发展等3个专业群被确立为省重点专业群,应用电子技术等2个专业被确立为国家财政重点扶持专业。目前学校已建有26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其中省级实验实训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1个,新建和调整了15个校内实训基地,优化重组22个实训基地和144个实验实训室,建成了生物制药等3个省级实训基地。另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1个。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在各类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17余篇,其中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296篇,被SCI、EI等收录44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与CSSCI收录85篇,出版专著23部,学术专著、教材40多部。获得省级社科优秀成果奖4项,市级社科优秀成果奖75项,市级自然科学优秀成果奖44项。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教育部及省级研究课题60项,市级课题100余项。近年来,学生在省师范生基本功比赛、省职业技能比赛、省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评比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夏继伟同学被评为2012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年度十大人物。连续几年,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均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加拿大、韩国高校开展多个合作办学项目和交换生项目,选派优秀学生前往国外进行学习交流和深造,大力开展来华留学项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优秀继续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全体师生正以敬业乐群的工作热情,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满怀信心地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jwc.lygsf.cn - 2019-12-13 - 收藏第三军医大学教务处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是一所有着75年办学历史的全国重点大学,军队2110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全国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全国首批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高校。学校于1954年由原第六、第七军医大学合并而成,第六军医大学前身系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和原国立中正医学院,第七军医大学前身为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1975年更名为第三军医大学。学校坐落在全国五大中心城市之一——重庆市,占地面积2629亩,拥有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馆藏图书72万册,中英文电子期刊2万多种。下设基础部、公共卫生与军事预防医学院、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医学心理系、高原军事医学系、医学检验系、医学影像系、护理系、研究生管理大队、学员旅、干部轮训大队、卫勤训练大队以及西南医院、新桥医院、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三所综合性教学医院。共开设临床医学(五年制、八年制)、野战外科学(五年制、八年制)、预防医学(五年制、八年制)、高原医学、核医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检验、药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等12个本科专业。长期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国家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秉承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校训,人才培养质量和综合办学水平显著提升,先后培养7万多名专业技术人才,成长出13位院士、47位将军和127位三级以上专家教授。学校现有教授副教授850余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奖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100余名。有博士后流动站和博士学位授权学科点71个,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建成了世界最大的生物激波实验室、亚洲最大的低压氧舱群、我国最大的轨道式生物碰撞实验室、军队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全军唯一的武器杀伤生物效应评估中心、全军唯一的机动卫勤力量训练基地和全军唯一的卫生列车训练基地,先后获得了以6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标志的1700多项科技成果,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三大科技奖励和学术论文等反映综合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居全国高校前20位,已发展成为我国的战创伤医学中心,是我军军事医学盾牌的主要力量和国家医学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基地。学校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印和中越自卫反击战等卫勤保障任务,多次遂行抗击非典、汶川特大地震和玉树抗震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中。两次被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授予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称号。江泽民为学校亲笔题词为培养跨世纪的军事医学人才而努力奋斗。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学校将继续发扬光荣的历史传统,传承求实、创新、勤奋、献身的优良校风,按照实施一流发展战略、建设世界医学名校的总体办学思路,担当起发展国防卫生事业、建设创新型国家双重使命,完成好培养卓越联勤军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遂行多样化卫勤保障三大任务,加速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创新方式和卫勤保障力生成模式四个转变,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军队特色世界一流研究型军医大学。
www.tmmu.edu.cn/default.aspx - 2019-12-13 - 收藏泰州师范教务处
泰州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1941年诞生于抗日烽火硝烟中的泰兴乡村师范和1952年建立的苏北泰州师范学校。2000年在泰州师范和泰兴师范的基础上组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4月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泰州学院。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7000余人。设有人文学院、数理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船舶与机电工程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医药与化学化工学院、体育系等11个院系,共有本、专科专业40个,分布在文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学校建有3个十三五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1 个省级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教育部、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专业群。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98人,高级职称231人(正高级4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364人(博士89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7人,省级突出贡献专家2人,省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1人,省333工程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16人,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人选2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人。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5项;教师公开出版论著、教材90部,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CSSCI、人大复印资料收录60余篇。学校坚持文化育人,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有1个省级大学生艺术团和60多个校园学生社团。近三年,学生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创新大赛一等奖、创业大赛一等奖、省五星工程奖金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50多项。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6%。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深化综合改革,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成一所引领地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校!
jwc.tzu.edu.cn - 2019-12-13 - 收藏广西艺术学院教务处系统
广西艺术学院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全国7所综合性普通本科高等艺术院校之一,2012年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学校成立于1938年,前身是我国著名音乐家满谦子和现代杰出画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以及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吴伯超于1938年在桂林倡议建立的广西省会国民基础学校艺术师资训练班(简称艺师班)。 1960年更名为广西艺术学院,由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在70多年的办学历史中,一批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如满谦子、徐悲鸿、吴伯超、阳太阳、陈烟桥、陈良、黄独峰、朱培钧、陆华柏、李志曙等曾长期耕耘在学校,他们执教治学,弘文励教,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学校下设美术学院、设计学院、中国画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人文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民族艺术系、建筑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管弦系、国际教育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音乐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漓江画派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公共课教学部和附属中等艺术学校等19个教学单位,1所艺术研究院。学校现有四个校区,南宁市有南湖校区、相思湖校区和西校区,桂林市有桂林校区,总占地面积655.13亩。现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新闻传播学6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38个二级学科和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5个本科专业,43个本科专业方向,15个高职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高等艺术教育体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硕士研究生、留学生在校生14900人。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先后获得一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以及自治区重点学科、优质专业、精品课程、自治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教学成果。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200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的高等学校,2009年获批准成为艺术硕士(MFA)专业学位培养单位,2012年获批为广西特色优势高校,2013年获批为广西博士点立项建设高校。学校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目前拥有教职工千余人,其中专任教师831人,具有正高级职务93人,具有副高级职务183人。专任教师中1人荣获国家级"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人获聘自治区八桂学者岗位,3人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专家称号,2人荣获八桂名师称号,5人荣获广西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1人获聘自治区终身教授,1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八批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1人获聘自治区专业技术二级岗位。2012年以来,学校设立教学名师资助项目15项、创新团队和卓越学者计划8项、博士资助项目21项、中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59项等,用以资助创新团队、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学术研究,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学校着力提升科研创作与艺术实践水平。近5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0余项,其他各类科研创作项目300多项,获得专利11项,发表学术论文3520篇,其中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的论文共441篇。2015年我校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项目12项,在全国53所高校中排名第一位;2016年获得国家艺术基金立项22项,在全国3611个机构申报主体(含高校)中位列第一。师生在金钟奖文华奖孔雀奖桃李杯以及全国美展、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校园戏剧节、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等专业演展比赛中,获国内外奖项700余项。学报《艺术探索》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以学校美术教师为主体的漓江画派已发展成为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为扩大广西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积极拓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国际化发展。与美国朱莉亚音乐学院、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等46所国(境)外院校和艺术团体开展了艺术交流与教育合作。2012年5月,国家外交部和教育部联合在我校挂牌成立中国—东盟艺术人才培训中心,学校先后与新加坡、泰国、印尼等国家的艺术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的关系,致力于培养适应中国—东盟艺术交流的特色人才。由学校举办的中国-东盟音乐周、中国-东盟建筑空间设计论坛、中国-东盟舞蹈论坛暨展演已成为三个有影响力的国际化专业论坛,其中中国-东盟音乐周已跻身为全国新音乐创作的三大平台。近五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出国学生人数达93人,2015赴台湾交流生居全区高校之首。学校国际教育成果显著,涌现出陈永馨、杜氏清花等一批优秀的留学生,2015年中央电视台《一带一路:梦在海上》系列专题片摄制组专程到校拍摄留学生专题片。面对国家和广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格局,学校将继续秉承亲爱精诚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坚持走以优化结构和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全面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科兴校、特色优校、文化引领和教育国际化六大战略,向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特色鲜明的综合性艺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www.gxau.edu.cn - 2019-12-13 - 收藏嘉应学院教务处
嘉应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有104年的办学历史,位于叶剑英元帅的家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大最具安全感城市,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广东省梅州市。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学校面积1628亩,建筑面积59.97万平方米;教仪设备总值2.14亿元,设备先进的实验室35个;藏书228.57万册,电子图书94万多册,期刊2300多种。现有教职工1699人,其中专任教师1265人(教授143人、副教授337人,博士143人、硕士699人)。聘请丘成桐、池田大作、潘毓刚、王佛松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为客座教授或荣誉教授。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5874人、成教学生2.2万多人,来自17个省(市、区)。现有20个二级学院、1个公共教学部,57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坚持立足梅州、面向基层、服务广东、辐射全国、延伸海外的办学宗旨,确立育人为本、服务为荣、特色为魂的办学理念,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大专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等多层次、多类型的现代办学体系,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具有植根侨乡,服务地方,弘扬客家文化的鲜明办学特色。自办学以来得到曾宪梓、田家炳等海内外乡贤、校友捐资2亿多元。成立客家研究院,被列为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广东省客家学研究基地;成立大陆首家客家学院,把优秀客家文化传统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目前,学校遵循应用服务型办学定位,以2017年12月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推进广东省教育厅和梅州市人民政府共建嘉应学院、加快嘉应学院转型试点工作等重要机遇为抓手,积极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努力办好应用服务型优秀本科教育,争取尽快取得硕士学位授权资格,初步建成国内知名特色大学。
jwc1.jyu.edu.cn - 2019-12-12 - 收藏天华教务处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TIANHUA College)于200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校,是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独立招生,独立颁发毕业文凭,符合要求的学生按国家有关规定颁发学士学位。学校位于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交界之处——上海市嘉定区,与上海市区有地铁11号线相通,随着城际高速铁路的建成,学校与长三角及全国的大中型城市的交通十分便捷。学校占地500亩,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先进,运动场地宽敞,校园环境优美,四周天然河道环绕,绿化面积达10万平方米,常年绿树掩映,花草芬芳,是大学生理想的学习场所。学校设有工学、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理学、艺术学6个学科,目前有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网络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旅游管理、国际商务、物流管理、财务管理、英语、日语、德语、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教育、应用心理学、汉语国际教育、汉语言文学、康复治疗学等26个专业,截止2017年5月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8608人。天华学院是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花园单位、上海市平安单位、上海市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学院党组织先后被评为教卫党委系统先进党组织,市委组织部授予两新组织五好党组织。2012年,学院党委被评为上海市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上海市先进社会组织。2014年,被评为上海市5A级社会组织。天华学院的发展定位为:建设以教育类、工科类和健康类专业为主体、文理和经管为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民办本科院校,坚持走文化立校的育人之路,形成鲜明教育国际化特色,培养专、通、雅协调发展,富有竞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适应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初等教育、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未来的目标定位,又经历十年探索之路,学校逐渐形成自身的发展理念:建设文化天华、特色天华、责任天华、活力天华。
jwc.sthu.edu.cn - 2019-12-12 - 收藏陕西能源教务处
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是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面向全国招生,位于咸阳市文林路中段,辖设临潼医学校区和西安培训中心。拥有110个门类齐全、设施优良的校内实验实训室(中心),101个紧密合作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了数字化图书馆系统,开通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资料平台,馆藏图书50余万册;建有标准化塑胶跑道田径运动场地等体育场馆,拥有新型学生公寓、教学楼、餐饮中心、多功能报告厅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建成了有线、无线一体化的校园宽带高速网络,实现了光网、移动网及热点地区无线网络全覆盖;高起点、高标准、新模式建设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可以提供高效的网络教学环境和师生互动交流平台。现有教职工657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120人,教授20人,副教授118人;全国及省(部)级劳动模范、优秀教师、先进个人9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毕业生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就业面向涉及煤炭、医疗卫生、机械、电子、化工、信息、工商、服务等多个行业和专业领域,首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设有能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地质测量系、电子工程系、经济管理系、临床医学系、医学护理系、医学技术系、建筑与艺术部、基础一部、基础二部等11个系(部)以及继续教育学院、煤矿设计院和中冰(冰岛国)合作咸阳地热培训中心,全日制在校生12277人;专业设置涵盖面广、内涵充实、特色鲜明,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在线资源共享课程108门;毕业生实行双证书制度,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英语等级考试、全国信息化工程师GIS应用水平考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设计创意教学等职业资格培训与考试认证机构。建校62年来,学院以能源工业为依托,立足医疗卫生事业,面向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特色求卓越,以创新谋发展。2008年,以优秀等次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先后荣获全国煤炭工业先进单位、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陕西省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先进单位和陕西省教育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最佳单位等称号。
jwc.sxny.cn/index.html - 2019-12-12 - 收藏齐鲁工业大学教务处
齐鲁工业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2017年5月28日整合原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等优质教育科研资源组建而成的省属重点高校。学校创建于1948年,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是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学校和山东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单位,被主流媒体评为山东省十大最具社会口碑学校、山东省最具就业竞争力本科院校。学校现有73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9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3个艺术硕士授权领域、1个金融硕士授权领域,2个翻译硕士授权领域,是涵盖工、理、文、经、管、法、医、艺等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现有在校生30000余人。办学条件:学校占地面积3770余亩,主校区长清校区坐落在济南市西部新城大学科技园中心位置,北依黄河,南拥泰山,坐齐望鲁,文脉绵延。学校还设有济南市历下校区、历城校区和牡丹之都菏泽校区。学校教学科研设施完备、条件先进,基础设施齐全,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0.7亿元,纸质图书256万册,另有电子图书220万册。建有山东教育科研网大学科技园网络节点和覆盖全校的千兆以太计算机网络,以及设施先进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馆、体育场馆、公寓、食堂等基本教学生活设施。校园建筑、绿化按国际园林标准设计建设,环境优美宜人,为省级园林化校园示范单位。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4100余人,专任教师及专职科研人员3300余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100余人,拥有博士生导师37人,硕士生导师60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5人,合作外籍院士17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人员7人,按照高端外国专家政策支持的外专千人计划专家3人,国家首席外国专家计划1人,其他国家、省级各类外国专家计划60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省突贡专家3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泰山学者岗位特聘专家33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1人,中央联系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学校还拥有全国与全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一大批杰出人才。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学校现设有轻工学部、经管学部2个学部,有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造纸与植物资源工程学院、皮革化学与工程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学院、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金融学院、体育与文化产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学校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力推进特色名校建设工程,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导向,按照人格健全、身体健康、思维创新、素质全面的人才培养标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大力加强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双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建立健全了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提高。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创青春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数学建模等大赛中屡获大奖,成绩斐然。其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1项,省级奖项191项。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众多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和跨国公司慕名前来招聘学生,毕业生年底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 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到93.81%。学校为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和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学校现有9个省部级及以上重点学科,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3个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1个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学校拥有山东省计算中心(超算中心)、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山东省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生物中心)、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情报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激光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高新技术产业(中试)基地、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院等117家创新研究机构,分布在济南、青岛、济宁、临沂、菏泽等城市。其中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超级计算中心、生物基材料与功能制品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国家级科技平台近20个,省部级平台100余个。近5年,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0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11项,年均科研经费4.68亿元。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130项,获国家授权专利1349项,出版著作295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6800余篇,其中,被SCI、EI、ISTP检索收录论文2349篇。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成效显著,齐鲁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单位。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开放式的办学道路,先后与美、英、德、法、韩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5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办学、本科生互换、课程设置、学分互认、本科生硕士生双学位联合培养、海外实习就业、暑期访学等形式,进一步拓宽学生视野。学校还与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C)合作,建有山东省第二个英国移民签证雅思考点,向山东省及周边各省考生提供英国签证移民雅思考试与普通雅思考试服务。学校充分发挥科技和成果转化优势,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建国际科技合作前沿平台。目前,建有16个中外联合实验室,1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平台及8个省级以上国际合作平台;近5年承担各类国际合作项目170余项,获得资金支持超过2亿元;引进6名国家外专千人计划专家,3人获得国家友谊奖,17人先后获得齐鲁友谊奖和山东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发展前景展望:整合后的新齐鲁工业大学,汇聚了山东省优质的科教资源。根据省委省政府规划,新的齐鲁工业大学定位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以工为主,工学、理学、管理学等相结合的应用研究型大学。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工业大学,整体办学水平位居国内工科大学前十位,轻工、食品、材料、机械、电子信息等学科领域进入国内一流、世界先进学科行列。当前,学校正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科教融合合作模式,按照社会主义大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改革要求,推进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完善科教一体化发展运行新机制,创建科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同时秉承明德励志,崇实尚能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学科领校、开放活校的办学方略,积极参与国家蓝黄战略和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助推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加快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大学建设步伐。一个崭新的齐鲁工业大学,正以开放的胸怀,期待着同样卓越的各地学子、学者的到来,共同创造我们更加美好的未来!
210.44.144.20 - 2019-12-12 - 收藏
推荐资讯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