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导航
网址导航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教务处
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系一所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隶属江西省国资委。学院座落在工人运动的发祥地和秋收起义的策源地——江西萍乡,拥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和丰富的红色资源。其前身为安源路矿工人补习学校,创办于1922年1月,老一辈革命家李立三任第一任校长。此后历经沧桑,在新中国成立后,恢复了工人补习学校,大力开办了煤矿职工教育、培训工作。虽数易校址,走过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萍乡分校、工人技校、七?二一工人大学、萍乡煤矿职工大学等风雨历程,2003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学院占地总面积410亩,教学仪器设备价值2000余万元、馆藏图书27万册。设有能源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计算机信息工程系、思政基础部等教学系部,拥有38个专业,80个实践教学基地。现有专任教师216人,其中高级职称46人,中级职称125人;双师型教师118人;客座教授、副教授63人。学院历来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与重视,前国家主席刘少奇夫人王光美女士曾数次亲临指导;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曾在阿尔及利亚接见学院郑玄华教授;前国家副主席曾庆红、国务委员兼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前陕西省省长程安东和原江西省副省长孙刚等领导都曾来我院或在我院实习基地考察,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求实创新、扬帆远航,在新时代的奋进中,江西应用工程职业学院人,正秉承鲜明的红色安源文化底蕴及其丰富内涵,借助大型国有企业集团的可靠依托,坚持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特色办学之路,实现了与企业合作委托培养、定向强化培养、实践试岗培养等多种合作办学模式。长期以来,学院坚持义无反顾,团结奋斗,勇于开拓,敢为人先的安源精神,不断地在新的历史所赋予的新的起点上,谱写出现代职业教育的时代新篇章。
jwc.jxatei.net - 2019-12-27 - 收藏长春大学光华学院教务处
长春光华学院,原长春大学光华学院,2000年成立,2004年被教育部首批确认为本科层次独立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被吉林省教育厅确定为省内向应用型本科院校整体转型试点高校。 学校坐落在风景秀美的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面积1150亩,建筑面积31.76万平方米。学校紧贴市场需求,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设有商学院、金融学院、电气信息学院、机 械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电影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音乐学院、足球学院、基础教研部、思想政治教研部、公共外语教研部13个院(部),42个本科专业,分属经、管、工、文、艺、理、教育7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1.15万余人。 多年来,学校持续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建设了一支由全国优秀教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教书育人楷模、吉林省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高层次人才和双师双能型教师为代表的师资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教学名师和科研能手。学校教师先后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吉林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吉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学校把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作为工作重心,把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做好传统专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优势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现有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精品课、优秀课30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学科为吉林省重点学科,现代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为省内唯一的媒体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检测与信息处理研究团队被评为2015年度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立项建设,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获批为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精益生产管理信息化重点实验室被批准为吉林省十二五重点实验室立项培育项目。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学校响应时代要求,把握时代脉搏,有计划地加快了现代化建设步伐。目前建有12个实验(实训)中心,103个实验(实训)室,82个校外实习基地。图书馆藏书113万册,并引进了CNKI、超星移动图书馆等大型电子文献数据库。校内各类体育场馆和生活设施齐全。建筑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光华会馆,可提供会务、住宿、餐饮、洗浴、游泳、健身等多种服务。学校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屡获佳绩。仅十二五期间,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共计获奖150余项(其中特等奖8项,一等奖48项),如先后荣获第六届、第七届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特等奖、一等奖;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连续三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一等奖;第五届、第六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3D大赛数字表现、数字建筑BIM方向大赛一等奖;华夏艺术风采国际交流展演活动(钢琴专业青年组)一等奖,第十三届全国推选文艺新人活动(通俗组)全国十优选手;全国嵌入式系统设计大赛一等奖;第六、第七届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吉林省学校最美中国主题摄影、词曲创作及视频大赛一等奖,第六届校园金话筒大赛吉林赛区金奖;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东北赛区)一等奖,吉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一等奖(连续三年),蓝桥杯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大赛吉林赛区一等奖(连续两年)。学校遵循健康体育、兴趣体育、终身体育的理念,适应学生特点、挖掘学生特长开展体育教学和体育竞赛,取得了一系列可喜成绩。在国家和省级比赛中共计获奖130余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46项)。如先后荣获2015年青岛全国全民健身舞操锦标赛团体特等奖,中国大学生冬季越野挑战赛滑雪接力赛冠军,全国大学生定向越野锦标赛(高校组)金牌一枚、银牌两枚; 2012—2015年,在全国大学生越野滑雪赛中保持了男、女团体冠军四连冠的优异成绩。近年来,学校已有700多人考取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国内外名牌大学在内的硕士研究生。在十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及时调整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逐步培育和凝练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了更好地适应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学校以让学生获得实惠,让学校赢得品牌为目标,初步形成了以校企合作、强化实践、做中学为主要培养模式,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整体育人模式。通过实行班导师制,助力学生专业发展和行为养成;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适时提出了构建优质教育的办学理念,通过实施六大板块,使学校的转型发展既顶天,又立地,既有战略思想,又有落地行动。六大板块即:以适合的教育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以两个全覆盖为特点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合作教育为依托的培养渠道建设、以六大能力为目标的能力工程建设、以养成教育为抓手的素质教育工程。从而让沐浴在优质教育中的同学们成为胸中有志、心中有情、眼中有活、身上有劲、腹中有才、伸手能做、张嘴能说、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学校按照基础扎实,能力为重,挖掘学生内在潜能为本的原则,实施3+1、2.5+1.5等多种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与中软国际、中兴通讯、东软集团、中通服务等国内众多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取得明显效果。依据四个层次、五个模块、六种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进行实践教学改革,突出学生岗位能力训练。现与东北师范大学、长春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并成为东北师范大学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实训基地。学校始终以全员抓就业,全程为就业,全面促就业为总要求大力促进就业工作,积极打造立体化校园就业市场,推进常态化就业工作调研,实施规范化就业管理服务等措施,毕业生就业质量和就业率稳步提升。学校与怡亚通合作共建互联网+创新创业学院(校行企),共育现代商贸流通业人才。学校先后投资建立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和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创业氛围日益浓厚,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先进典型。十六年风雨兼程,十六载薪火相传,光华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谱写了一幕幕绚丽辉煌的华美乐章。2004年,学校创始人康井山先生被评为全国第二届民办教育十大杰出人物。2012年,学校董事长康启鹏先生荣获第33届长春市劳动模范称号。2008年,学校被评为中国民办教育十大知名品牌学校。2009年,学校被确认为吉林省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师资培训基地,被国家人社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授予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被评为全省教育系统五五普法先进学校。2011年,学校在全省民办非企业评估中荣获5A级称号。2013年,学校被命名为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2011-2014年,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学校建立健全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办学思想、办学定位和发展战略进一步明确。学校将坚持一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办学生满意的大学,努力为社会建设与发展服务、办社会欢迎的大学的办学宗旨。走公益办学、内涵发展、开放式合作的办学之路。大力突出适合的教育和养成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全面推进转型发展工程、队伍建设工程和学生能力工程。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为把学校建设成为政府重视、社会认可、学生满意、教工自豪、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民办大学而努力奋斗!
jwc.ccughc.net - 2019-12-27 - 收藏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9年,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广东交通学校、广东省航运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省教育厅主管、行业特色鲜明、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迄今已有50多年办学历史。学院坚持立足交通、服务粤港澳经济与社会发展,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2004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13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2014年,学校《能力分级培养的汽车维修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016年,学校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院校,并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学院位于华南经济文化中心——广州市。目前,学院全日制在校生近13500人,现有41个专业,涵盖土木工程、汽车机械、船舶驾驶、轨道交通、智能交通、运输管理、机电设备、电子信息、商贸等领域。拥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专业2个、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9个、省级重点专业18个、省级示范性专业6个、省级高职教育一类品牌专业2个、二类品牌专业12个,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1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拥有137个设备先进的一体化多功能校内实训教学场所,39个政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470家紧密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基地1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2个,为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训条件,毕业生获取中级以上技能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年均超99%;拥有一支高素质双师结构师资队伍,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比例达31%,具有硕士、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约占56%,专任教师双师比例达82%。近几年,学院共承担各类教学、科学研究及技术服务项目500余项,先后有3个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3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1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增专利5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9项,主编或参编专业标准、行业规范3部。近三年来,学生参加技能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00多项,省级奖项210项。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学质量以及交通行业的深厚渊源吸引了广大考生,成为众多考生首选报考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通道顺畅,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学院始终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积极拓展社会服务功能。设有省属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48项专业技能鉴定资格,可开展30个工种的培训鉴定;是交通部公路水运试验检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广东承办单位;拥有中国企业联合会主办的653工程教学基地、城市轨道交通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广东省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等。近三年,学院面向行业和社会共培训和鉴定各类人员10万多人次,组织职业(执业)资格考试9万多人次。学院秉承求是、笃实、创新、立业的校训精神,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内涵建设,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示范单位、广东交通教育科技先进单位、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等光荣称号。当前,学院正以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两厅共建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契机,深入践行内涵发展,质量立校;开放融合,服务兴校办学理念,全力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解放思想、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行业领先、国内一流、有一定国际影响的技术应用型高等职业院校。
www2.gdcp.cn/jwc - 2019-12-27 - 收藏河北科技大学教务处主页
河北科技大学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多科性骨干大学,坐落在太行山东麓的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1996年由原河北轻化工学院、河北机电学院、河北省纺织职工大学合并组建而成,2002年河北纺织工业学校并入。2013年,成为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学校占地2617亩,建筑面积89.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4.9亿元,图书馆馆藏文献192万册,数字化信息资源总量达39T。学校现有教职工2318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314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749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428人。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共21676人。学校设有75个本科专业,涉及工、理、文、经、管、法、医、教育、艺术等九大门类。理工、文史类专业在河北省内全部本科一批招生。具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9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学校现有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4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环境工程等3个专业入选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测控技术与仪器等5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和环境工程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校外实践基地(共建)成功入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007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大力推进个性化教育教学改革,《地方本科院校个性化教育模式的构建及其实践》研究成果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学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被评为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飞翔创客空间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多年来,我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节能减排竞赛、电子设计大赛、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科研类)、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德国红点设计大奖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获奖数量、层次均名列省属高校前茅。我校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前三名。学校现有9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8个。近5年,主持承担了国家973、国家86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军口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3000余项;获省部级奖励96项;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成果528 项,2015年,在中国大学评价专利技术转让100强中,我校排名第58位;《河北科技大学学报》《河北工业科技》均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连续三届荣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学校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建有面向产业的河北省增材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环境污染防治综合防控协同创新中心和河北省通用航空增材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与省科技厅、环保厅共建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加入了京津冀轻工类高校协同创新联盟、京津冀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高校联盟,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被科技部批准成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积极组织国防科技工作,通过了国军标质量体系认证,完成国防军工成果300余项,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3等奖2项,获批为河北省军民融合产学研用示范基地。学校先后与78个地方政府及行业组织、研究单位建立了科技教育合作关系,与5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建100余个产学研基地。获批3个本科和1个硕士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招生规模、项目数量和层次上都位居河北省前列。目前招收来自18个国家的海外留学生,7个专业实现了全英语授课。河北省首家韩国世宗学堂落户我校。2015年学校被评为河北省引智示范基地。学校大力弘扬进取、协作、奉献的科大精神,形成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理念、营造了内和外顺的发展环境。目前,我校正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全国知名大学的目标,抢抓机遇、创新发展,努力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jiaowu.web.hebust.edu.cn - 2019-12-27 - 收藏天津城市建设学院教务处
天津城建大学是一所天津市市属普通高等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是天津大学建筑分校,1987年更名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2013年更为现名。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为学校题写了校名。建校30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发展城市科学,培育建设人才的办学宗旨,践行重德重能、善学善建的校训,坚持依托行业,强化特色,质量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立足天津、面向全国、放眼世界,服务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建设,形成了以工、理、管为主要学科,工、理、管、经、艺、文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城建类学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已为国家培养了4万余名适任敬业的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处在天津市高校前列。2007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成绩。学校设有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能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控制与机械工程学院、地质与测绘学院、城市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理学院等12个学院,社科部、体育部、计算中心等3个教学部(中心)和1个继续教育学院,具有接受外国留学生的资格。全校共有专任教师92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49人,其中教授13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8.75%;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744人,占专任教师的80.7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16人,占专任教师的34.31%。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天津市千人计划人选8人,天津市特聘(讲座)教授2人,天津市13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6人,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3人,双聘中国工程院士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6人。天津市教学名师8人,市级创新团队2个,教学团队6个。学校坚持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继续教育,逐步发展留学生教育。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6000余人,硕士研究生900余人。拥有本科专业50个。近年来,获得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7项;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土木工程),天津市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天津市品牌专业建设点7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点5个;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建筑学、城乡规划等6个专业通过全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评估,获批建筑学学士学位授权点;获批天津市优秀教学实验室4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单位)12个,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天津市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和省部级规划教材6部。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继续推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学科群建设。获批天津市重点一级学科4个;拥有学术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其中工学7个,理学1个(地质学),管理学1个(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硕士学位点30个;获批专业学位授权点3个(工程、风景园林、建筑学),其中工程硕士授权领域4个(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环境工程、测绘工程)。学校整合优势资源,拓展合作空间,重点建设了一批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平台。现有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天津市工程技术中心5个,天津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天津市高校智库1个;获批天津市绿色建筑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天津城建大学成果转化中心;获批天津绿色建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建立了协同创新平台4个。拥有天津市地震工程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机构;拥有建筑设计研究院、天城工程建设咨询监理公司、城大岩土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城大环境污染检测与控制有限公司等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学校坚持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注重基础研究,凝炼科研方向,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科技成果。近五年来,获批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水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30余项,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天津市基础研究与前沿技术项目、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开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项目280余项,主持横向协作科研项目1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达5000余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7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7项;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500余篇,其中SCI、EI和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000余篇。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科技活动。近五年来共举办了270余项校园文化活动;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项;主持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83项, 获批天津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7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结构设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天津市物理竞赛、数学竞赛和全国大学生英语大赛等大学生竞赛活动中共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12项;在天津市各类文艺展演中获得37项荣誉;有109支团队和个人获得天津市大学生社会实践示范队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其中一支队伍获得天津市暑期社会实践标兵荣誉称号;城大众创空间获批市高校众创空间,并顺利通过绩效考核获得天津市A级优秀众创空间;在天津市高校三走特色项目交流展示评比活动中获得市一等奖;大学生国防协会获得市高校学生先进集体标兵;获市十佳大学生荣誉称号和王克昌特等奖学金各1人,1名学生获得天津市向上向善好青年荣誉称号。建设了一支高水平女子足球队,获得中国大学生女足锦标赛2010年度、2012年度第二名,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女足比赛第三名,2015年中国大学生女子五人制足球比赛第三名;4名学生运动员入选国家队参加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足球比赛,获得金牌;4名学生运动员作为中国女足主力队员参加了2015年加拿大女足世界杯比赛并进入八强。大学生体育比赛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高标准承办了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女子足球比赛,获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先进单位。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目前已与来自12个国家的27所院校及机构签署谅解备忘录,与5所国外大学开展了8个联合培养项目,其中与丹麦VIA大学合作举办的工程管理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获教育部批准,已招生三届、学生人数175人。长短期留学生累积达500名,其中学历留学生170余名,生源国达22个。邀请国外知名大学专家学者余500人次来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获批市外专引智项目42项,被评为市外专引智示范单位。支持300余名师生长短期出国研修。成功举办了流域管理、结构防灾、交通运输等国际学术会议。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以强化内涵,提升质量为主线,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学科核心竞争力,着力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大力提升服务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水平,加速教育国际化进程,深化综合改革,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增强办学综合实力,努力建设成为规模适度、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综合实力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一定影响的城建类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jwc.tcu.edu.cn - 2019-12-27 - 收藏内蒙古财经学院教务处
内蒙古财经大学坐落于首府呼和浩特市,1960年建校,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同时承担研究生培养任务,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理学、法学、工学、文学融合发展,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财经大学。学校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21400多人。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4个一级学科,2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MBA(工商管理硕士)、MPACC(会计硕士)、MF(金融硕士)3个专业硕士授权点;54个本科专业,其中有27个专业设置蒙汉双语授课班;5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2个自治区级重点培育学科,19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个自治区级重点建设专业,49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8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和5个教学辅助机构;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基地,经济管理研究与咨询基地,经济管理类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的再教育基地,全国少数民族蒙汉兼通财经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形成了一支以高学历、高职称教师为主的骨干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2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48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748人,其中博士及在读博士29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8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1人,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1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29人,自治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111工程人选3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学校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经济管理实验实训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验教学中心是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会计实验室、计算机公共实验室、硬件实验室是自治区双基合格实验室。图书馆馆藏图书240多万册,引进了CNKI系列数据库、EBSCO、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BVD外文系列数据库、CNKI学者成果库等39个主要以经济管理类为主的数据库,建立了馆藏文献书目数据库,全馆采取大开放格局,设立集藏、借、阅、咨询、检索一体化的阅览室,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了现代化的图书信息管理。学校牢固树立教学中心地位,坚持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配套推进教学内容改革及课程建设,全面强化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积极探索并实践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双证培养模式、合作培养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基地班)培养模式、蒙汉双语授课等人才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方面,按照优化结构,强化重点,突出特色,协调发展的建设思路,择优选择和重点建设了一批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体的专业,丰富专业内涵,强化质量意识,提升建设水平,构建了特色鲜明、水平较高、优势明显的专业体系。在民族教育方面,形成了分层分级教学、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特色,蒙汉双语授课教育体系逐步形成,人才培养的民族特色更加鲜明。少数民族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目前学校面向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全部专业在内蒙古自治区内本科一批招生。学校将就业工作作为民生工程,采取书记、校长双组长制,形成全员参与就业、全年解决就业、全程指导就业的工作格局,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居于自治区本科高校前列。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自治区大学生创业培训基地,学校招生就业部门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2013年,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我校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满意度,在41所参评的省属本科院校中分别名列第一和第四;教育部学生信息网发布的院校满意度动态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学生对学校综合满意度列全区高校第一。建校50多年来,累计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0万余名,其中自治区财政系统、审计系统、金融系统、税务系统、工商系统中的中层以上管理者近30%为我校毕业生,学校为自治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边疆稳定、民族团结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重视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现有2个国家级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自治区级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高校创新平台,6个自治区级学术创新团队,20个校级虚体研究机构。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78项、省部级项目330项,各级各类项目逐年稳定增长。发表各级各类论文53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200多篇;出版专著和教材441部;获得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89项。学校《财经理论研究》是全国高校社科百强期刊,也是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扩展版期刊之一,《民族财经研究》是全国唯一的蒙文版经类专业期刊,《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是自治区优秀学报。五十六载栉风沐雨、创新发展,内蒙古财经大学正处于新的历史发展方位。学校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坚持内涵建设,突出特色发展,努力建设具有鲜明地区和民族特色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www.imufe.edu.cn/jwc - 2019-12-27 - 收藏长江大学教务处查分
长江大学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江汉石油学院、湖北农学院、荆州师范学院、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为湖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高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农业部共建的高校。学校本部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市,并建有武汉校区。荆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集中地;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东衔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西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南傍浩淼无垠的洞庭湖畔,北垂雄奇险秀的武当山脉。校园环境秀丽,景色宜人,为湖北省园林式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原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为1950年创办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1978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从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划转湖北省管理;原湖北农学院的前身是华中农学院荆州分院,始建于1977年,1989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为普通本科院校;原荆州师范学院的前身是1936年创建的湖北第四区简易师范学校,1978年成立荆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荆州师范学院;原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前身是湖北省沙市卫生学校,始建于1951年,1977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1984年更名为湖北省卫生职工医学院。学校校园占地面积4742亩,校舍建筑面积9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7.7亿元。现有国家级等各类实验室、实验中心10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25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5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335万册,中外文期刊2456种,电子文献10000GB,各类中外文文摘和全文数据库68个。建有体育馆、综合训练馆、游泳馆和足球、网球等场地,各类体育运动场馆设施齐全。学校现有教职工3136人,专任教师2202人。专任教师中,教授337人,副教授84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2123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36人。现有全国优秀教师和湖北名师8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9人,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2人,湖北省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31人;现有博士生导师88名,硕士生导师514人,兼职博士生导师21人,兼职硕士生导师286人;有双聘院士5人,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8人,楚天学者5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学校培养层次齐全。现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作物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工程硕士、农业硕士、体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护理硕士、艺术硕士、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设有96个本科专业,其中有资源勘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石油工程、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6个国家特色专业,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1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农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植物保护、应用化学、自动化、地理信息科学9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专业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33933人,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2798人,外国留学生1400余人。学校现有2个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石油天然气、绿色农业;16个十二五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其中,优势学科2个: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作物学;特色学科6个: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农林经济管理、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重点(培育)学科8个:植物保护、风景园林学、临床医学、水产、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地球物理学、土木工程。13个重点学科设有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现有44个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实验示范中心;包括油气钻井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防漏堵漏技术研究室、石油石化污染控制与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湿地生态与农业利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农业部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国家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湖北省湿地农业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以及2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2个湖北省共性技术研发推广中心、5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7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8个中石油集团公司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9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湖北省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湖北省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在2012年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位列第4名,地球物理学位列第5名,风景园林学位列第7名,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位列第9名。学校在石油科学与技术、涝渍灾害与湿地农业、荆楚文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鲜明特色。近三年来,学校共主持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1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1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国家级项目(课题)120项;获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获国家和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4项;出版学术专著294部,发表论文6582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1128篇。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有《沉积岩石学》、《生产测井原理》、《地震勘探原理》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力学》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透视地下油藏—找寻石油的地震方法》、《楚文化漫谈》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有2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和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沉积岩石学》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团队、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地球物理测井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湖北省教学团队。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以及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高校;学校实施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培养制度,并设有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孙越崎科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文华奖学金等40余种,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专门人才,毕业生遍及神州、驰骋海外,迅速成长为单位的骨干、社会的精英。近年来,毕业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85%以上,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三好学生标兵赵传宇为代表的一大批创业、创新型高素质人才。2007年学校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价,获得优秀成绩;2009年,学校涌现出全国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大学生英雄集体——10.24长江救人大学生英雄群体,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是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示范单位,湖北省石油学科研究生创新基地,与国内55家石油企业和160个县级以上政府、地方企业建立了校企(地)合作关系,学校先后与美国、英国、爱尔兰、韩国、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斯里兰卡、捷克等国家和地区的近40所院校机构建立了协作关系,开展合作交流和专家学者互访;向美国、英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爱尔兰等国家选派留学生;同时在美国、加拿大、韩国、越南、巴基斯坦、约旦、尼泊尔、加纳等32个国家招收来华留学生。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江大学师生以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精神,努力践行长大长新校训,积极营造求实、进取、创业、报国优良校风,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力争早日将学校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jwc.yangtzeu.edu.cn - 2019-12-27 - 收藏温州医学院教务处网站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改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计生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1958年开始招收五年制本科学生,1978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现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护理学、中药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等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6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1个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浙江省重中之重一级学科,3个浙江省A类一流学科、7个B类一流学科,10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学校有26个本科专业,涉及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等七大学科门类。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16288人(不含独立学院——温州医科大学仁济学院),其中博士研究生118人,硕士研究生2839人,学历教育留学生755人。学校已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现有教职员工及医护人员10000余人(含附属医院),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00余人。学校本部现有专任教师138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344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438人。一批优秀教师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万人计划、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特级专家、省千人计划、省高校特聘教授等。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获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5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临床医学类毕业生参加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一直位居全国前10%。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80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40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4项(主持)、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项、中国药学会科技奖一等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9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项。学校积极推进教育国际化,与22个国家(地区)的一百余所高校、教育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交流合作关系,开展包括合作办学、互派学者、学生交流交换、合作研究等各种形式的合作项目。分别与泰国东方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合作成立了孔子学院。学校现有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000亩,校舍建筑面积55万多平方米。图书馆馆藏文献194万册。学校主办、编辑出版5种学术期刊、1种学术报刊,其中3种期刊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学校拥有5所附属医院,其中4所为三级甲等医院,同时在浙江省设有19所非直管附属医院(临床学院)。学校秉持仁肃勤朴、求是奋发的校训,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学科引领和带动全面发展,以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办学水平,以医疗和产学研一体化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特色,探索出了一条地方高等院校的强校之路。学校的发展定位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以医学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浙江,服务全国,面向世界;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
jwc.wmu.edu.cn - 2019-12-27 - 收藏河北建材学院教务处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被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评为创新能力培训实验学校,被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全国高职高专协作会评为中国十大特色高职院校,是教育部全国建材教指委副主任单位、河北省建材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河北省建材工业协会副会长单位、河北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单位、河北省服务外包培训基地、教育部支援西部教育顾问院校。2007年,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09年,被河北省人事厅授予就业工作先进单位;2010年,被秦皇岛市委、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2011年,被河北省教育厅授予依法治校示范校;2013-2014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单位。学院的前身是1978年建立的国家建材总局秦皇岛玻璃工业技工学校,1985年增建国家建材局管理干部学院秦皇岛分院,1998年划转河北后与河北省建筑材料工业学校合并成立河北建材职工大学,2001年改建为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同年底划归河北省教育厅管理。办学层次以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职业培训为新增长点,以联办远程网络教育为延伸。学院地处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秦皇岛市的高校园区。南濒渤海、北依开发区、西邻奥体中心、东接世界第一能源大港——秦皇岛港,自然与人文环境俱佳,是理想的办学之地。截至目前,学院占地235亩,总建筑面积16万多平方米,资产总值1.5亿元;馆藏各类图书80万余册;有国家财政支持的建筑装饰材料检测实训基地,校内实训中心8个,实训室57个,耀华玻璃集团、冀东发展集团、深南玻等校外实训基地91个。学院设有通用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建材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电子商务职业资格鉴定站、调酒师技能鉴定站、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公共英语考试考点、全国统计专业职务秦皇岛考区、河北省创新能力定级考试考点、河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秦皇岛考区等。学院还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办专本硕连读国际合作班,与韩国济州观光大学、全州大学、群山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学院现有教职工497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1人,副高级职称123人;189人具有硕士学位(其中博士学位4人),另有89人在读博士、硕士学位。近年来,承担国家、省级各类科研项目课题18项;教师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论文404篇,编著教材60种,申请专利11项;承办了全国建筑材料学科研究会理事会议暨第二届研究生论坛、高职高专院校课程改革与国家级精品课案例解析研讨会、全国建材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话活动、首届河北省建材行业冀东发展杯职业技能大赛等。学院设有六系五部教学机构,即材料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财经管理系、现代服务管理系、艺术设计系、基础部社科教学部、体育教学部、中专部、培训部。开设材料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电气自动化、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旅游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体育服务与管理等49个专业,面向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0人。学院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立足河北,面向全国,立足建材,服务社会,培养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近三年,学生在全国及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大学生运动会、冀东发展杯职业技能大赛、鲁班杯造价技能竞赛、用友杯ERP应用技能大赛、博飞杯测量大赛、单片机程序设计大赛、世纪之星英语演讲大赛、导游大赛、大学生艺术展、辩论赛、校园歌手大赛、书画摄影比赛、全国马拉松志愿服务、中欧领导人峰会服务等活动中名列前茅。学院突出建材特色,围绕市场设置专业,积极探索和实践建材本色、建材集团、建材品牌办学模式,形成工学结合4+x+1人才培养模式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使人才培养工作在内涵上、质量上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获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有3个省级示范专业,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3门行业精品课。学院建有面向全国的就业信息网络,广开就业渠道,就业率稳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近40年来,为全国各行各业培养输送了5万多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质量的毕业生赢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学院秉承以规模效益固基,以改革创新图强,以质量特色争优的办学理念,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风,以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教书育人为教风,以刻苦学习、尊师守纪、勤勉博取、文明向上为学风,努力创办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院校。
jwkyc.hbjcxy.com - 2019-12-27 - 收藏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新教务处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隶属于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学院源起于1956年成立的成都城市建设工程学校,1958年更名为成都建筑工程学校。1963年迁建至四川德阳,1980年更名为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并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重点中专。1992年被四川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1994年再次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重点中专。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原四川省建筑工程学校、四川省城市建设学校、四川省建筑职工大学升格为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原中国第二重型机械有限集团公司职工大学并入,集四校之力,学院办学实力迅速增强。2004年,学院通过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级。2008年,5·12特大地震中受损严重,克服重重困难,夺取了抗震救灾、灾后重建的全面胜利,夯实了学院发展基础。2010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立项验收,获得教育部、财政部最高等级奖励。2013年,成都(青白江)校区投入使用,学院总体办学能力得到提升;同年,学院成为四川省首批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办学砥砺,学院秉承建德明志,筑能笃行的校训,确立了培育鲁班传人,服务城乡建设的办学理念;开创了多方合作、多元共建的办学格局。学院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秘书长单位,建设部确定的中德合作中西部地区建设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确定的 国家建筑技能紧缺人才培训基地,教育部、财政部确定的国家职业教育建筑技术实训基地、物流管理实训基地,四川省率先引入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的高校,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院有德阳、成都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129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图书122.5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7亿多元。学院现有教职工1269人,全日制学生17379人,继续教育学生3930人。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高等学校校企联合应用技术创新基地3个、工程技术创新团队3个。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4人、省级突出贡献优秀专家3名、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教授40人、副教授176人、双师素质教师331人。博士48人、在读博士39人、硕士686人。学院另有兼职教师343人,均为行业企业知名专家和能工巧匠。学院专业设置以土建大类为主,兼顾交通运输、材料、测绘、机械、电气、电子信息、经济、工程管理等专业大类,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现设16个教学系(院)、2个教学部,开设64个专业。现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四川省重点专业4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四川省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精品教材4本、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29本。主持制订了7个专业的教育标准和7个行业资格标准,参与制订了18个专业的教育标准和14个行业资格标准。主持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主持编制了14本四川省建筑工程施工工艺标准,并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荣获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1项。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在国有大型企业就业率保持在4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达95%以上,取得了高质量、高就业、高成才的人才培养效果。面向未来,在职业教育、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下,在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学院将在十三五期间,以稳规模、调结构、提质量、同发展的办学思路,继续深化强基础、重实践、求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过硬的专业实践能力、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持续的执业资格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倾尽全力。
jwc.scac.edu.cn/front - 2019-12-27 - 收藏
推荐资讯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