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址导航
网址导航
河南商专教务处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是在原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和原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的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本科转型发展试点学校。学校坐落于九州之中、中华腹地的河南省省会郑州,毗邻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学校占地面积2112亩,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三万余人。设有动物科技学院、动物医学院、食品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等20个教学院(系)、5个教学部、1个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和1个国际教育学院。学科专业设置涵盖农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建设有100多个专业和专业方向。畜牧、兽医专业为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动物科学、财务管理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食品加工技术、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和物流管理等13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92人,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3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5.67%。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104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9.71%。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省杰出创新人才、省管优秀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30多人。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在教学改革上,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着力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先后创建了2+1、双循环、三二四等人才培养模式,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建设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7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课程17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35部。学校设置省厅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教研究室、企业发展研究所等专门机构,开展教学研究和科研创新。近五年来,学校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167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2项,国家发明专利30项;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685篇,其中权威和核心期刊1317篇,被SCI、EI、CSSCI等收录90篇;出版著作、教材647部。办学条件优良、教学环境优美。各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建有综合实验实训中心、网络中心、图书馆、体育馆、标准田径场、足球场、文体中心、学术报告厅等设施,拥有各类实验实训室、实训基地200多个,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3264多万元,馆藏图书202.62万册,中外文期刊1259余种,是河南省文明学校、郑州市花园式单位、河南最具品牌影响力的典范高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专科院校综合实力20强和中国商科教育综合竞争力50强学校。招生就业形势好。连续多年学校各类招生计划稳定发展,位居全省高等专科学校前茅。近三年来,学校第一志愿报名率分别达到146.5%、192.5%、260%。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学校加大就业宣传力度,采取综合措施开展就业工作,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连续被评为河南省最具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河南高等教育就业质量最佳示范院校、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面向行业,服务社会。半个多世纪以来,学校为社会输送毕业生10余万名,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家、技术骨干或担任地方政府领导职务,为国家和地方建设、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00年以来,学校为企业开展培训300多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8000余人次,为华兰生物、雏鹰集团、仲景药业、金星啤酒集团专门设立了华兰班雏鹰班仲景班和金星班等;先后开展了豫商文化研究、豫企经营状况调研等活动;教师参与了葛洲坝集团、三峡大坝工程、中石油天然气公司、索菲特国际酒店、宋河集团等单位的商业运作、包装上市、会计核算、审计等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成绩斐然。学校党委被省委组织部命名为五好党委,学校先后荣获教育部人才培养评估优秀高校、河南省首批创业教育示范校、河南省省级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全国科教文卫体系统先进基层工会等称号和荣誉。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实力和内涵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持续改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校企生良性互动的办学道路,打造出了教改领先、校产知名、学生管用的办学品牌。学校将坚持区域性、行业性、开放型、应用型的基本办学定位,继续走内涵建设之路,培养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地域和行业特色的应用型大学,为实现中原崛起和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快速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jwc.hnuahe.edu.cn - 2020-01-03 - 收藏河南工业大学教务处
河南工业大学(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是河南省重点建设高校。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大力弘扬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1 .历史沿革从 1956 年建校至上世纪末,为中央部属院校; 1959 年开展本科教育, 1981 年开始研究生教育; 1998 年划归河南省管理; 2010 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河南工业大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建设,形成了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和农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具备学士、硕士、博士三级人才培养体系,入选国家首批 2011 协同创新计划、教育部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两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已经成为全国粮食行业、磨料磨具行业和河南省重要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2 .学科专业办学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拥有全国最完整的粮油食品学科群和实力雄厚的超硬材料学科群。现有 20 个教学单位, 68 个本科专业, 18 个硕士一级学位授权点, 113 个硕士二级学位授权点,拥有 6 个类别的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5 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个国家级卓越工程专业, 3 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1 个省级特色专业, 6 个双学位专业, 18 个省级一级重点学科,涵盖 99 个省级二级重点学科。学校具有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予权。3 .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 2177 人,副高级职称以上 912 人,专任教师 1600 余人,博士 597 人。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21 人,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 1 人,全国优秀教师 6 人,河南省中原学者 1 人,省级特聘教授 10 人,校级特聘教授 4 人,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 人,省部级优秀教师、优秀专家、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专家等 90 余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杰出人才创新基金获得者等 140 余人。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进站博士后人员 9 名。学校具有副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建校以来,学校涌现了大批知名专家。老一辈专家教授中,有中国储粮昆虫分类学科创始人陈启宗教授,粮食缺氧储藏研究的开拓者路茜玉教授,率先掌握大豆磷脂提取加工技术的张根旺教授,解决粮食筒仓防爆难题的周乃如教授,开创国内砂轮制造、研磨工业学的汪璠、张国贤教授等著名学者。他们潜心学术,立德树人,奖掖后进,功勋卓著,为我国粮食事业、磨料磨具行业及学校发展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为后继者树立了榜样。现任教师中,有国际标准化组织食品技术委员会谷物与豆类分会主席卞科教授、国际谷物科技协会主席王凤成教授、三届奥运会田径裁判王晏教授等知名学者,还有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中国粮油学会、中国粮食工程建设委员会、全国磨料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热处理学会、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磷化学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理事长或副理事长职务,他们在各自专业领域和教学岗位上,教书育人,竭诚奉献,堪称楷模。4 .人才培养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33000 余人,其中本科生 28000 余人,专科生 3500 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 1300 余人,外国留学生近百人。另有继续教育学生 18000 余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为国家输送了 10 多万名合格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连年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连续十次荣获河南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续两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2012 年荣获全国就业 50 强高校称号。 2009 ~ 2014 年分别荣获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河南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本科院校综合实力 20 强 、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 、 2014 值得推荐的 20 张河南教育名片、全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德国、波兰、韩国、台湾等 20 多所境外高校开展合作办学招生和校际交流项目,为在校生出国学习、深造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途径。5 .办学条件占地总面积 193.8 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 93 万平方米。拥有三个校区,分别是莲花街校区、嵩山路校区、中原路校区。学校建有高标准的教学大楼和现代化的学生公寓,教学科研设施先进、齐全,校园环境优雅宜人,为学生提供了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拥有先进的网络教育管理中心、计算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分析测试中心。有 1 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7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 个虚拟实验教学中心、 18 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和一个工程训练中心、 1 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有物理学、化学、力学、电工电子、机械基础等一批基础实验室,以及食品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工程、电子商务、证券与期货等专业实验室。配备有大批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目前全部仪器设备超过 5 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 4.4 亿。学校是河南省高校数字化校园示范单位、智慧校园和网络学习空间建设试点单位,拥有河南高校第一个万兆校园网,教育网、联通、电信、移动四大网络接入总带宽达 21G ,实现了无线网全覆盖、信息门户集成和大数据综合利用,网络应用系统涵盖了校园学习、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提供了强大的信息化平台。学校图书馆早在 1992 年被原商业部批准为全国粮油学科文献情报中心。目前总建筑面积达 5.06 万平方米,馆藏中外文纸质图书 235 万册,中外文电子图书 300 多万种,中外文纸质现刊近 2000 种, SCI 、 EI 、 IEL 、 Elsevier 、 SpringerLink 、 EBSCO 、 CNKI 中国知网、重庆维普、万方中国学位论文等中外文数据库 43 个,自建粮油食品、超硬材料与磨料磨具 2 个专题特色数据库。网上图书馆系统使读者在校内外均可方便快捷地查阅电子文献资源。丰富的馆藏资源和先进的服务设施、服务理念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切实有效的保障,现代化应用程度达国内先进水平。6 .科学研究学校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科研队伍,形成覆盖整个粮油食品学科领域以及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化学工程、生物工程、建筑工程、计算机科学、工商管理、经济学、超硬材料等学科的部分领域具有一定特色的科学研究体系。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7 项,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 863 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307 项,承担省部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961 项;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 106 项;主持、参加制定或修订国际标准、国家标准 174 项,其中主持并获得国家标准贡献奖一等奖 1 项,为全国粮食行业夺得国际标准制定方面的最高奖励。发表学术论文 10421 篇,其中被 SCI 、 EI 、 ISTP 等收录 2108 篇;出版学术著作 398 部。学校作为第二主持人单位联合申报的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首批 2011 协同创新计划,进入国家高端创新体系。《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是全国粮食行业权威学术期刊。《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被评为河南省一级期刊。学校拥有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粮食信息处理与控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粮食储藏与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精深加工研究所(郑州)、河南省谷物资源转化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粮食光电探测与控制重点实验室、河南粮油仓储建筑与安全重点实验室等 29 个国家、省部级科技平台;物流研究中心、粮食经济研究中心是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还有河南省高校超硬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 14 个地厅级科技平台;有各类校级教学、科研、实习、实训平台近百个。成立了河南省高校首家院士工作站。学校作为股东高校之一发起组建了河南省大学科技园,与社会共建了 河南省工业技术研究院 、 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院 ;学校还有岩土工程研究所、物流研究所等 54 个校级学术研究机构。7 .社会服务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建设,在粮食储运、仓厂建设、粮食经济与物流管理、粮食精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超硬材料及磨料磨具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产生了显著经济社会效益。目前,全国约 70% 的大中型小麦加工企业、 50% 的植物油加工企业、 90% 的大豆磷脂加工企业采用学校研发的技术。学校作为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项目中坚力量,完成大部分核心技术研发和工程设计,为构建中国现代粮食流通体系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负责编制的国家粮食仓库建设标准和设计规范,为我国粮食行业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国家投资 337 亿元的国家储备及物流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全部采用我校储藏工艺;同时,学校还承担了该项目 1/3 工程设计任务,使我国粮食储藏工程与工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8 .交流合作积极探索政产学研用合作发展模式。建有全国粮食行业(郑州)教育培训基地,先后承办各类培训班 46 期,累计培训全国粮食行业高层次人才 2700 多人。与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河南省科学院、郑州机械研究所、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等开展校研合作;与郑州市、周口市、鹤壁市人民政府和省商务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开展校地合作;与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中粮集团、上海良友集团、双汇集团、三全集团、思念集团、许继集团、贵州达众磨料磨具有限公司等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大力推动中外合作办学;与英国威尔士大学、瑞丁大学联 5 个本科专业;与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等开展在校生交流。 2007 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谷物科技协会等国际组织,保持着良好合作关系;与美国小麦协会、加拿大小麦局、法国小麦协会、澳大利亚国际农业发展中心等进行合作交流;成功举办了联合国粮食物流国际区域研讨会、国际小麦品质及面粉改良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 2008 年被批准为国家援外人力资源开发合作项目承办单位,迄今已培训来自 86 个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行政与技术官员 500 余名。9 .校园文化形成了团结进取,务实高效的校风、博学奉献的教风和勤奋诚信的学风。学校坚持文化育人,开设人文教育公选课,举办系列校园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数量众多、内容丰富的学生社团活动,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搭建了广阔平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全面发展。10 .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加强,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学校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打造和谐校园,营造了团结进取、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高等学校先进党委、河南省五好基层党组织、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状、河南省文明单位、全省学校行风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www3.haut.edu.cn/jwc - 2020-01-03 - 收藏天津职业大学教务处
学校历史天津职业大学始建于1978年,是全国接受世界银行贷款的17所院校之一,也是天津市最早举办高职教育和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综合性高职院校。1997年至今,学校连续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届当选为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2002年,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天津市唯一的全国高职高专示范性学校重点建设单位。200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之一,2009年10月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并获得教育部500万专项资金奖励。2007年学校获得全国首届黄炎培优秀学校奖。2009年被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确立为天津市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2012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校规模 学校占地面积1064亩,建筑总面积369943平方米,实训室(基地)面积102861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已达2.06亿元,生均1.74万元;在校生12672人,现有教职工677人,专任教师534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6%,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占62.7%,双师素质教师占62%。图书馆藏书92.87万册,电子图书8587GB,是天津市高等学校电子图书馆成员单位。学校下设7个学院、3个系和2个教学部,建有53个专业,涵盖工、经、管、文等专业。特色的培养 学校拥有眼视光技术、包装技术与应用、应用化工技术、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5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嵌入式技术与应用、社区管理与服务等3个天津市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简称普惠专业)重点专业的建设已通过教育部验收。一流的教学2012年,学校与天津科技大学在化工与工艺、包装工程、物流工程等三个专业开展联合培养应用型、高端技能型人才试点工作。2012年学校组织模具设计与制造、生物制药技术、会计电算化、旅游管理与装潢艺术设计等五个专业成功申报天津市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并获得立项。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包装结构与模切版设计专业教学资源库被教育部评为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是全国唯一一家拥有3个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的高职院校;2014年,酒店管理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验收。学校拥有眼镜材料与工艺学、仓储管理等14门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数量在全国高职院校排名第四;另有有机化学、眼屈光学等28门课程被评为市级精品课程。眼视光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分别于2007年、2009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团队于2009年被评为市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学校拥有1名特支计划国家级教学名师,4名天津市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由我校教师主编的40种教材入选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建设。高质量的就业多年来,学校为社会培养输送大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在大企业、重点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就业数量增加,用人单位给予充分肯定,称赞职业大学学生上岗快、留得住、素质高。目前,学校招生范围已扩大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第一志愿率多年来保持100%。学校就业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天津市高校前列。2014年共有毕业生3677人,实现就业3591人,就业率达到97.66%。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11年被评为教育2010-2011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2014全国大学生就业优秀组织高校称号,天津市仅有我校和天津大学获得此项荣誉。高升学率我校学生在毕业年均可以参加天津市统一的高职升本考试,多年来,我校学生考取率一直名列前茅,考取人数保持全市第一名。学校荣誉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会长单位 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单位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单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滨海新区技能紧缺型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天津市高校创新教育与就业工作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大学生就业优秀组织高校
jwc.tjtc.edu.cn - 2020-01-03 - 收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教务处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学、工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优势,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和法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校园集云山之神秀,汇珠水之灵气,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前身为仲恺农工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何香凝先生等提议、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学校于1927年招生,何香凝先生首任校长15年。1984年,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题写校名。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办学,促进学校发展,1987年4月,根据国家副主席王震提议,经中共广东省委同意,成立了学校董事会,王震任名誉董事长,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1997年,广东省省长卢瑞华任第二届董事会董事长。2008年,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任第三届董事会董事长。2015年,广东省省长朱小丹任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董事会成员由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以及港澳知名人士担任。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王震先后为校园内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廖仲恺铜像、何香凝汉白玉塑像和廖仲恺纪念碑题字。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何鲁丽、周铁农,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霍英东、马万祺等多次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广东省省委、省政府及省教育厅一贯关心、支持学校建设,有力地推动着学校健康快速发展。海内外各界人士深怀对廖仲恺、何香凝及其开创事业的崇敬和景仰,不断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霍英东、马万祺、何厚铧、崔世安、曾宪梓、何鸿燊、杨钊、刘宇新等一批港澳社会名流为学校捐款兴建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教学楼等,添置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设备,设立奖教奖学金,为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遗余力。目前,学校有白云校区、海珠校区和钟村实习农场。学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423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专任教师的648人;现有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广东省教学名师2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2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0人,珠江科技新星4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校级科技创新团队14个。学校图书馆藏书155万册,电子图书320万册,各种类型数字资源库18个。建有完善的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学校于200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1月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现设有18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和华南地区最大的雅思考点;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个、农业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和兽医硕士3个类别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农业硕士有15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54个本科专业(其中16个名牌、特色专业,含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学校面向全国17个省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万余人。学校拥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8个,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科研平台18个。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8项,其中青年基金项目12项,数学天元基金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重点项目1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三等奖各2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1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14个。申请专利298项,获得授权专利 181项;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论文138篇,出版专著61部。八十多年来,学校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基层农业技术干部、专家、学者以及省部级领导干部,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原农业部部长陈耀邦等。学校先后与英国利物浦大学、诺丁汉大学、布鲁内尔大学、布莱顿大学、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圣道大学、密苏里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澳洲中央昆士兰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梅西大学,日本创价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德国富克旺根艺术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台湾地区静宜大学、铭传大学、屏东科技大学等建立了友好互访和学术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高等学校创建"平安校园"优秀学校、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金奖单位、广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回乡大学生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集体,在管理和社会服务方面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
jwc.zhku.edu.cn - 2020-01-03 - 收藏石河子大学教务处网
石河子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西部重点建设高校,现由教育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建,是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入选高校。学校前身诞生于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新疆的进军途中,1996年4月由农业部部属的石河子农学院、石河子医学院、兵团师范专科学校和兵团经济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兵团、服务新疆、面向全国、辐射中亚的办学定位,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兵团精神育人,为屯垦戍边服务的办学特色,成为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重要力量。学校现有经济、法、教育、文、历史、理、工、农、医、管理、艺术等11大学科门类。拥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涵盖2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3个相关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6个本科专业,3个博士后流动站(科研工作站)。现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4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特色专业5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91项。学校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医生、工程师、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学校坚持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发挥大综合、强应用的学科优势,在荒漠绿洲区高效农业与生态、动物遗传改良与疾病控制、新疆地方与民族高发病防治、新疆农产品高效贮藏与深加工、新疆特种植物药资源与开发、化工绿色工艺及新型材料技术、新疆特色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等具有区位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近年来,主持国家973计划 项目2项、国家863计划课题4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6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6项,取得科研成果30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0余项。学校现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教育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兵团重点实验室4个,兵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兵团协同创新(培育)中心4个。自治区教育厅重点实验室4个,自治区和兵团文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学校拥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条件。校园面积182万平方米,校舍面积116.97万平方米,实验室面积18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41%。拥有设施完善的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田径馆、标准体育场、会堂、综合教学楼等一批标志性建筑,有附属医院4个。学校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工2586人,专任教师1726人,特聘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教授224人、副教授624人。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1人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3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6人入选青年千人计划-新疆项目。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生41475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2146人,普通专科生1118人,国防生392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492人。学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所高校等荣誉称号。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成立了国际教育中心,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孔子学院。先后与美国、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日本、韩国等国家7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先后有15个国家800余人来校留学。学校积极拓展校际、校地、校企交流合作。自2001年开始,北京大学长期坚持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2010年,以北京大学为组长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为副组长单位,重庆大学、江南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为成员单位的高校团队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学校先后与浙江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30余所国内高校签订了校际合作协议;与八师石河子市、十四师昆玉市、玛纳斯县、沙湾县、和硕县等兵团、自治区30余家单位签订了校地合作协议;与新疆天业、新疆天富、天山铝业、新疆西部牧业等2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乘着振兴中西部高校和新疆兵团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石河子大学正朝着建设西部先进,中亚一流,国际知名的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jwc.shzu.edu.cn - 2020-01-03 - 收藏凯里学院教务处
凯里学院是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的地方综合性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实行省州共建共管、以州为主的管理体制。地理位置:学校坐落在素有森林之州、歌舞之州美誉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历史沿革:学校源于1958年成立的黔东南大学,1959年改为黔东南师范专科学校,之后办学历程艰辛曲折,校名几经更迭。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重建黔东南民族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联合举办贵州师范大学凯里学院,开展本科教育;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以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基础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办学条件:校园占地面积1106087.33平方米(约1659亩);建筑面积265896.34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5652.50平方米,学生公寓面积84781.88平方米;学校馆藏纸质图书103万册,电子图书196万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8958.72万元;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信息化和网络应用系统。学科专业:学校设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等17个教学分院;现有43个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和1个少数民族本科预科;建有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支持学科3个,校级重点(扶持)学科12个;学校有省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1个,省高校创新人才团队4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个;省级特色重点实验室1个,贵州民族古籍研究基地1个;校级产学研合作教育基地12个,校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校属研究所(中心)30个。队伍现状:我校现有教职工91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778,正高88人,副高290人,博士81人,硕士408人,双师型教师123人,州管专家15人,州级拔尖人才13人,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省高校哲社学科带头人5人。另有客座教授54人,外聘教师11人。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比41.40%,硕博学位人员占专任教师比为62.85%。目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教师60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教师10人。人才培养:现有来自19个省(市、自治区)的全日制在校生9989人,折合在校生数为10244人。2006年升本以来,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狠抓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2010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已有29个,本科专业获得学士学位授权点,有七届本科学生毕业,毕业学生10337人,学生毕业率在99.04%以上,毕业生广受欢迎,培养了以贵州省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胡丹丹、杨明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学生,以获得全国特别关注乡村教师称号的刘习聪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四年在83.92%以上。科学研究:2006年以来,学校获得纵向科研课题共758项,其中国家级36项,省部级209项;出版专著、教材154部,发表教学、科研论文4288篇,其中核心期刊及CSSCI收录论文共1175篇,SCI、EI等国际权威学术文献收录92篇;获地厅级科研成果奖77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9项。2011年我校与贵州大学、中山大学同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清水江文书整理与研究》立项,科研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合作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目前与济南大学、宁波大学、天津音乐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语言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北京建筑大学、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佩斯大学、泰国苏南拉里理工大学、泰国丝莎琪皇家大学开展了合作办学项目;此外还与贵州中科汉天下电子有限公司开展了企业合作办学。荣誉称号:学校2007年被教育部、国家语委授予首批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2009年学校在贵州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中获优秀等次;2010年被教育部关工委授予主题教育活动示范学校,被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获得贵州省委教育工委、教育厅、省文明办、共青团贵州省委颁发的优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评选优秀奖,被贵州省教育厅、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授予贵州省年度国家助学贷款先进单位;2011年学校获得教育部管理信息中心颁发的第六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组织奖,被全国高校节能联盟授予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被贵州省教育厅、省综治委授予2011年度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被贵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共青团贵州省委等单位授予第七届全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月先进集体,学校教务处被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评为全省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12年学校荣获省教育厅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稳定综合治理信息报送工作一等奖、2012年安全文明校园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第五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知识大赛组织奖,被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贵州省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获得贵州省教育厅(教育工委)、共青团贵州省委2012年贵州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月活动—高校校歌演唱大赛三等奖,被中共贵州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授予五好基层党组织,获得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贵州省教育厅、共青团贵州省委颁发的春晖行动工作先进集体,荣获贵州省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优秀校园文艺团队称号,被贵州省公安厅、贵州省教育厅授予2012年全省安全文明校园。2013年被省教育厅、省环保局授予贵州省第一批绿色大学,荣获贵州省关工委贵州省‘五好’关工委先进集体,获得贵州省教育工委、贵州省教育厅、省文明办颁发的全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月活动之党的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荣获优秀奖,被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授予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工作先进集体。2014年被贵州省教育厅授予贵州省第一批特色文化学校,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列为贵州省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荣获贵州省总工会颁发贵州省五一巾帼标兵岗。2015年,我校被贵州省教育厅、贵州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授贵州省第五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
tad.kluniv.edu.cn - 2020-01-03 - 收藏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教务处
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面向全国招生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院隶属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华北油田公司,始建于1976年华北石油会战初期,2004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华油职业技术学院基础上更名为渤海石油职业学院。2006年8月中国石油华北技师学院在学院挂牌,主要承担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技师、高级技师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培训任务,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重点扶持的培训基地。 学院位于河北省任丘市华北油田所在地,毗邻华北明珠白洋淀,距北京150公里、距天津140公里,京九铁路、大广高速和京开公路(国道106线)从本市通过,交通十分便利。 学院占地面积771.7亩,总建筑面积10.8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35亿元,图书馆藏书28万册。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361名,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151名。学院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苏义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钻井专家刘钺为客座教授,同时,还聘请一批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行业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才和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 学院现开设钻井技术、城市燃气工程技术、煤层气抽采技术、油气开采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会计电算化、护理等22个专业;建有石油工程、机电、会计、护理等28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其中,2010年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的石油主体专业采、注、输综合性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41万平方米,在石油行业实训基地中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学院分别在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天津、北京等地建有48个固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拥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井控培训中心、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等。其中,井控培训中心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钻井、井下作业人员的培训基地,被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IADC)确认具有甲级井控培训资质和HSE国际认证权。 学院坚持立足油田、面向行业、贴近经济、服务企业的办学指导思想,以创建行业一流培训基地和石油特色高职学院为目标,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原则,培养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学院依托油田企业,突出石油特色,实施产学结合、工学结合,建有22个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与企业开展校企联合育人,完善了学院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密切结合的体制机制,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形成了教学与生产相配合的零距离人才培养模式。学院被教育部等六部委确定为护理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被国家五部委授予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北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等均衡发展,华北油田公司员工培训中心在学院挂牌,华北油田公司实训基地、拓展训练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和安全教育基地坐落于学院,为职业培训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学院年均完成各级各类培训及技能鉴定3万多人次。实训基地被集团公司评为"基层建设千队示范工程"示范单位,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命名为"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建有完善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体系,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多年来,学院先后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20多家企业建立了石油与天然气类主体专业毕业生就业基地,同时,还在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等地建立就业基地60多家,毕业生就业率居全省同等同类院校前列,部分专业就业率在98%以上,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被评为河北省高等院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 学院突出大庆精神办学、铁人精神育人的办学特色,按照夯基础、重品行、强技能的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对学生全面进行素质教育,毕业生王振海在201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采油工技能大赛中获得全能金牌。学院被河北省评为高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并成为国资委企业自主创新人才孵化基地。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并建立了贫困学生帮扶体系,为有志学子成才成长、完成学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30多年来,学院秉承自强、勤奋、求实、创新的校训,为石油行业和社会培养各类人才数万人。毕业生分布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以文化素质高、实践能力强、思想作风硬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jwc.bhsyxy.com - 2020-01-03 - 收藏苏州市职业大学教务处
苏州市职业大学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11年的苏州工业专科学校。自1981年成立以来,秉承勤、勇、忠、信的校训,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成为区域品牌院校。学校以确立一个目标定位、把握两个基本立足点和实现三个全面提升为总体思路,立足成就学生、立足成就教师,全面提升内涵质量水平、全面提升创新发展活力、全面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全力建设一所立足苏州、面向江苏、辐射全国,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学校现有石湖、干将路、潭山和吏舍弄四个校区,占地面积1262亩,校舍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49.11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3亿元。设有12个学院(部),开设了涵盖理工、文史、艺术、师范、体育等科类共64个专业,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2973名。专任教师776名,其中正高职称60名,副高以上职称342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44.07%,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73.20%;有江苏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3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20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3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学校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重点和社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深入推进教学改革,构建打造人才培养特色。有教育部重点专业和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群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 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A类项目1个。省级优秀/精品课程8门次,省级优秀课程群1个,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12部,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9部,省重点教材7部,教师主参编各类教材300余部。学校建有集教学、培训、服务于一体的校内综合实训基地282个,其中教育部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与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阿里巴巴(中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实现了校企深度合作,建有319个校外实训基地。学校致力科研创新突破,坚持科技创新与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紧密结合,坚持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协调推进。建有2个省级工程中心、3个省级研究所(基地),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平台)、25个校级重点实验室(研究所)。近五年来,获国家、省、市科研项目346项,其中承担或合作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个、省部级项目24个;获省市两级科研成果奖101项,其中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一项,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两项;授权发明专利192项,知识产权数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学校在多个领域为地方经济建设、政府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并承担课题研究,为苏州古城墙恢复重建、山塘文化保护、刺绣传承与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学校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围绕地方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积极引进境外优质资源,先后与加拿大乔治布朗学院、新西兰国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启思蒙学院、澳大利亚坎根学院、德国北黑森州职业技术学院、英国博尔顿大学、新加坡沙顿商学院、日本金成学院等国外高校在共建专业、课程合作、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方面开展了有效合作。在校长期外教10名,其中1人获得国家友谊奖,3人获得省市级荣誉。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首批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模范教工之家、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职业教育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先进学校等称号。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是首批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www.jssvc.edu.cn - 2020-01-03 - 收藏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教务处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作为自治区第一所独立学院,是由宁夏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02年3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2004年1月教育部正式予以确认。学院座落于西部塞上历史文化名城银川市,毗邻宁夏大学。学院现占地面积252亩,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近9万余平方米,建有综合体育场2处,室内活动中心2个,大学生生活中心1处,教学用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23个,图书阅览中心2个,馆舍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22大类近40万册。 学院设有文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2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00多名。截止目前,学院已向社会培养输送了8届共计8000余名各类专业毕业生。学院现有教职工490余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人员占65.7%;专职教师350人,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60%;兼职教师10人;双师型教师15人。学院面向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 学院按照宁夏大学党委和学院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组织形式,坚持依托宁大、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突出特色的办学方针;按照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培养人才。在紧紧依托宁夏大学良好的教育教学资源,合理有效地使用母体学校已有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办学的灵活机制,以重视基础、突出应用、强化实践、注重创新、分类培养、提高素质的本科教学原则,探索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形式改革,强化教育教学效果,形成了体制有保证,专业重应用,管理出成效,毕业好就业的办学特色。学院力求与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接轨,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截至目前,已选派三批学生到英国普兹茅斯大学访学深造。从2007年开始,学院每年都有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而且数量逐年攀升,现有80多名学生考取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大学等区内外高校继续深造。从2008年开始,每年在新生中选派5%的学生到宁夏大学各相关专业交流学习。2009学院与上海商学院签订访学交流合作协议。2011年学院与台湾高校开展访学交流活动。2013年学院与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签署免试推荐硕士研究生协议,2013年学院共有14名学生通过免试推荐在澳门科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院自创办以来,改革发展成绩喜人。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2010年度社会满意度十佳独立学院、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宁夏高校党的建设先进集体、宁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宁夏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宁夏大中专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宁夏现代物流协会理事单位等。同时,学院还连续3年被银川市西夏区政府评为平安校园单位。2010年至今,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奖励39项,自治区级奖励44项,校级60项。学院今后的发展目标是:强化内涵建设,凝炼办学特色,完善办学条件,创新管理机制,努力把新华学院建设成为西部地区具有特色鲜明、较高水平的独立学院。
www.hui-rc.com/a/classteach - 2020-01-03 - 收藏上海电机学院教务处
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相关门类或领域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3年,前身为上海电机制造学校。2004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10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学校明确提出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产学研深层次、制度化合作,努力打造符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技术应用型本科内涵实质和行业大学属性特征的特色型高等院校,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的技术理论基础,较强的技术创新与技术实践能力,较强的国际交流能力,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应用、技术管理与技术服务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拥有临港、闵行两大主校区,占地近1180亩,目前设有本科专业31个,现有全日制硕、本、专科在校生12900余名,成人教育本专科生3200余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4年保持在95%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社会声誉。学校与美国、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英国、德国、法国、瑞典、奥地利、荷兰、南非、日本、韩国等国家的6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现有23个国家的留学生在学校学习、交流。学校现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10个,其中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学科2个(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校级重点建设学科8个。上海电机学院大锻件制造技术工程中心被列入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被列入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被列入上海一流学科监测建设学科。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启明星计划、上海市晨光计划等项目上不断取得突破,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等奖项。学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学校下设电气学院、机械学院、电子信息学院、汽车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高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数理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德泰学苑、中德智能制造学院等二级教学机构,并与上海电气共建李斌技师学院。学校拥有1000余名具有良好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优秀教职工,通过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打造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不断优化结构、提升水平,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比例为32.6%,硕士学历以上教师比例为90.0%。拥有东方学者、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上海市模范教师及上海市育才奖教师等一批具有良好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优秀教师。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始终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将致力于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构建开放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jiaowu.sdju.edu.cn - 2020-01-03 - 收藏
推荐资讯
推荐站点
- 爱奥尼亚大学
网站简介:爱奥尼亚大学(IonianUniversity)是希腊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建于1984年,位于克基拉市,1985年开始招生,开设有历史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等科系。
www.ionio.gr - 巴黎高等商学院
网站简介:巴黎高等商业研究学院(HECParis,巴黎HEC商学院,巴黎高等商学院)是法国著名大学,由巴黎工商会创建于1881年,为巴黎高科成员学校,是法国商界领袖的摇篮。
www.hec.edu - 索非亚大学
网站简介:索非亚大学(保加利亚语:Софийскиуниверситет;SofiaUniversity)是保加利亚的一所公立大学,创办于1888年,是保加利亚最古老的高校,位于索菲亚,为欧洲大学协会成员。
www.uni-sofia.bg - 皇家热带学研究院
网站简介:皇家热带学研究院(KIT)荷兰独立的专业知识研究中心,于1910年成立,位于首都阿姆斯特丹,旨在研究国际及跨文化合作,设有硕士学位、短期培训等学习项目,包括卫生发展、国际卫生、公共卫生—艾滋病、卫生行业的变革和融资、中低收入国家卫生质量的改善、社区理性医疗促进等领域。
www.kit.nl - 克拉根福大学
网站简介:克拉根福大学(UniversitätKlagenfurt)奥地利公立师范类大学,于1970年建校,位于克恩顿州,以互动教学著称,主要院系包括文学系、经济学系、技术科学系(包括信息学)以及跨学科研究与进修系等,主要提供学位课程及进修课程。
www.uni-klu.ac.at